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財神節的由來,廣為流傳的民間節日

財神爺,顧名思義是主管財源的神明,在我國民間長期以來有著敬拜祭祀財神的習俗,並由此而形成了財神節,數千年來延綿不絕,體現出人們對好運和財富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那麼就讓傳統節日為你介紹,廣為流傳的財神節的由來。

廣為流傳的民間節日,財神節的由來

民間敬拜的財神都有誰?
  財神何許人也?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

而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舊時財神廟和各家各戶所供的財神,其尊容頗凶,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

傳說這位趙公元帥職掌除瘟翦虐,驅病禳災。凡有冤抑難伸,他會主持公道;人們買賣求財,他可以使之獲利。他原先的職分並不是專職的財神,但能使人獲利,別無他人可以代替,民間便把他看作財神了。

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上述的趙公明和關雲長、鍾馗共被民間認為是武財神,文財神則有范蠡、財帛星君、增福相公李詭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等。

廣為流傳的民間節日,財神節的由來 第2張

財神節的由來
  七月二十二日的財神節,與道教財帛星君、文財神李詭祖有關,據說李詭祖去世後在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為天上星宿中的財神,在天庭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因此漢族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規模巨集大的慶祝活動。後來漢族民間有人說這是財帛星君的生日,實際上是成道日。

文財神多見於漢族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大多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淨,面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堂室張掛。相較於武財神,文財神或是生前鉅富,或是昇仙後奉命管理人間財帛、人世爵位,他們大多並未進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經籍傳世,供奉文財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而正月初五接財神、財神爺巡遊漢族民間送福送財的習俗,據傳則與唐代王元寶有關。王元寶是唐朝開元年間人,靠販運琉璃發家,其富堪可敵國,王元寶的許多生活習慣如正月初五拜財神,吃髮菜等等對於中國民風民俗有深刻的影響,流傳至今。

王元寶發跡之後,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財神爺。家裡供奉的是財神爺,商號裡祭拜的是財神爺。他還在長安捐善款建造了財帛星君廟,聘請國內高道主持,四時供奉,香火旺盛。每年正月初五商號開張這天,他都要早起到財帛星君廟上第一柱香。推薦:盤點民間供奉財神的習俗 

於是人們紛紛效仿,也都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財帛星君廟上香,有時甚至連唐玄宗皇帝都到星君廟上香。初五之後還要出巨資,請財神爺到長安大街小巷巡遊,巡遊路上財神爺由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護衛,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還要給路人分發彩頭或利是,吸引百姓踴躍尾隨,爭搶彩頭、利是。

沿街商鋪則擺上貢品,點上高香,迎接財神爺進門。當財神爺路過家門時,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叩,為財神爺獻上隨喜錢。大的商號還要請財神爺駐足,為財神爺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放鞭鳴炮,迎請財神爺降臨,同時邀請漢族民間劇團為財神爺唱戲。

當時的長安,每到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迎神。各個店鋪聞雞鳴即起,開始接神,放鞭鳴炮,在招幌上掛紅布,慶祝開市大吉,共喝財神酒。王元寶的祭品中喜歡用一條黃河大鯉魚,老百姓以為鯉為“利”的諧音,所以稱鯉魚為“元寶魚”、“活元寶”。

久而久之,長安街頭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賣元寶魚者,各店鋪爭購,用線穿魚脊並掛在房樑上,魚頭朝內,身上貼紅紙元寶,寓意可以“招財進寶”。長此以往,這種風俗傳播到全國各地,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財神和財神爺巡遊漢族民間送福送財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