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延續500多年的元宵行會,前童元宵燈會

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的前童鎮,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和浙江省旅遊城鎮。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已經延續了500多年的前童元宵燈會,又稱前童元宵行會,都會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如期舉辦。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這一延續了百年的前童元宵行會。

前童元宵燈會 延續500多年的元宵行會

寧波前童元宵行會是一種古老的鬧元宵民俗活動,始於明中葉,盛於明末清初。主要以鳴群鑼、抬鼓亭、舞獅子、放銃花等方式來表現。紀念童氏祖先開渠鑿砩,灌溉農田的功德。聚民心修水利,祈願年景豐收。

元宵行會的起因
  前童地處白溪岸邊,但農田灌溉條件很差。年成的豐歉常常取決於天時。明正德年間,有一名叫童濠的人決心自白溪上游引水灌田。於是,他發動全村男女老少,並傾己所有,開渠鑿砩。

砩口要開在一片長滿楊柳林的地方,但這是一片沃土,都屬一些豪門所有。童濠雖經交涉,但他們就是不肯通融。急壞的童濠跑到南嶴村,與孃舅商量。孃舅向外甥授一計:在鹿山頂上放三口大稻桶,裡面填滿沙土,最上面堆放著銀子。陽光下,銀子閃閃發光,方圓四周一目瞭然。

童濠趁勢放出風聲說:能通融就通融;不行,就用這麼多的銀子來打官司。豪門地主一見這陣勢,只得相讓。砩口一開,白溪水汩汩而來,灌溉了前童上千畝良田。

獲得豐收的前童後人不忘先人的功德,於是衍生出獨特的紀念方式——行會。而且定下規矩,年年都要在鬧元宵時一併舉行。前童後人為了記住濠公的恩德,在前童的塔山腳下造了一座廟宇,內塑濠公像,每當歲時節令,童氏後人都要來祭拜。正月是農閒時刻,又時值過年,家家戶戶殷實富足。人們抬出濠公像穿行在前童各村莊間,讓濠公與大家分享豐收的喜悅。

元宵行會的流程
  正月十四下午,準備行會遊行的各房族隊伍全部集中到鼓亭館前的文化廣場上,大旗隊、龍舞隊、獅舞隊、鼓亭隊、抬閣隊、鞦韆隊、樂隊、綵船隊等隊伍等按正月初十會議確定的前後順序排放好。

時間一到,爆竹炸響,鑼鼓喧天,頭牌在前,大旗引導,綵船隊、鼓亭、抬閣、鞦韆與龍舞、獅舞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出發。一路上鼓樂齊鳴,炮聲震天,人聲鼎沸,整個隊伍走街串巷向塔山廟進發。

出遊場面壯觀,整個隊伍足有一二里路長。數人手執長竿作為引導,走在鼓亭抬閣、鞦韆前面的,負責撥開影響行進道路上的樹枝、繩索、拉線等障礙物,保證鼓亭、抬閣、鞦韆順利通過。

在鼓亭、抬閣、鞦韆的後面,簇擁有鑼鼓、嗩吶等民間樂隊,邊行進,邊敲打、吹奏,曲調時而古樸,時而粗獷。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的群眾足有十多萬人,將行會行進的路巷擠得水洩不通。

到了塔山廟,眾人先請出濠公的兩匹駿馬,再抬請出“濠公老爺”,做上官轎。遊行隊伍在前引路,“濠公老爺”打黃羅蓋壓陣在後。眾人一路敲鑼打鼓帶領濠公遊田頭,慶農業豐收。最後隊伍經下葉村回到文化廣場。

前童元宵燈會 延續500多年的元宵行會 第2張

前童元宵行會的整個過程以行進式為主。隊伍要在大街或其他空曠的地帶裡,稍作停留。停留間隙,跟在鼓亭、抬閣、鞦韆後面的樂隊起勁奏響民間音樂,前後槓之間又相互較量,進行“碾后街”表演,眾人抬著鼓亭、抬閣、鞦韆,邁著進三退二的輕鬆舞步,前後左右搖晃著。

行會時,每一槓鼓亭、抬閣、鞦韆都擁有一支樂隊,由各房族中喜好音樂的人組成,吹奏《紫竹調》、《梅倚闌干》、《將軍令》等當地民間工尺譜音樂,將熱鬧的氣氛烘托到最高點。

凡行會隊伍所到之處的街角巷尾,童氏後人搭建祭祀棚,按規定擺上供品(豬頭、家雞、豬肋條肉、麻餈、豆腐等葷素菜餚)供請祖先濠公的到來,沿路隨處有村民無償供應水果、茶點給遊人享用。

晚上,遊行隊伍先在文化廣場看放煙花。童氏各房族人在本房的鼓亭、抬閣、鞦韆掛上紅燈籠,家家戶戶也掛燈結綵。行會隊伍沿著原路線遊行,到南面大溪時踅轉,送濠公老爺到附近的南宮廟,拜謁濠公的舅公老爺,並將濠公像落座在此過夜。

正月十五日下午,眾人又到南宮廟迎接濠公老爺,以同樣的規模和形式穿過田阪及街巷,晚上眾人一起看放煙花後再送濠公回塔山廟。期間,好客的前童人,家家戶戶還裹湯包和麥餃筒、烙麥餅招待來自各地的客人,無論陌生或熟悉的,隨便走進哪家,主人都會盛情邀請大家品嚐。

前童元宵行會以十八槓鼓亭、抬閣、鞦韆唱主角。代表前童童氏十八房的鼓亭、抬閣、鞦韆,是前童元宵行會中的重要觀賞專案。這些形式各異的鼓亭、抬閣、鞦韆一律採用朱金木雕工藝精雕細刻,外表流光溢彩。

鼓亭,是置放大鼓的架子。前童鼓亭的形狀設計獨具匠心,高一般有五至七米,其形似一座翹簷的寶塔,層層相疊,有三層的,有五層的、也有七層的,最高的有九層,以底下的那層為最寬曠,向上逐層按比例收小,至最高處形成塔尖狀。

一般塔尖頂上放置或綵球、或燈籠、或鮮花。其立面形式有四面狀的、六面狀的、八面狀的。每層都設有飛簷和翹角。每層亭臺的立面都飾有木雕花板。花板上雕刻各種歷史傳統故事、歷史人物、花鳥蟲草等圖案。其雕工精湛,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在每層立面的花板視窗處,都裝飾有寄寓人們美好心願的諸如“福、祿、壽、喜”等大幅字樣。每層翹角上都掛有紅紅的小燈籠,給人以喜慶、熱烈、祥和的之感。

抬閣,是一個活動的小舞臺,高約3米,寬約2米,也是單數成層,下部做成船型,兩旁用車輪運轉,周身雕龍刻鳳畫獅子。每槓抬閣由三五個男孩裝扮成戲曲人物,或男或女,在臺上或坐或立。每一槓都演繹一個歷史故事。

鞦韆是在抬閣的基礎上內建轉盤,可轉動。古裝扮演的小孩兒一蹬一跳上下翻動,鞦韆也就隨之上下翻動。隨著轉盤的滾動,人物交替出現。

舊時,鼓亭、抬閣、鞦韆等一般要由八個身強力壯的男性扛抬,有五十至八十個人負責接力運轉,現在則改為在鼓亭、抬閣、鞦韆底部裝置上輪胎,推著前進,節省體力。

參加鼓亭、抬閣、鞦韆活動的兒童還要經過本房族人選拔,小孩的年齡、相貌、體重都要過關。各房族的人們都以自家小孩能上抬閣、鞦韆而自豪,他們紛紛爭取。人多的情況下,再通過抓鬮的方式來決定,得到的方可參加。

前童的十八房鼓亭、抬閣和鞦韆都有它的名稱和內涵,有以當地的名人命名,也有的以典故命名,共同表達了童氏族人對先人、名人或典型事件的一種歷史記憶和追尋,寓意深刻。前童的先人以亭命名,以亭示文,傳承宗族文化,增強宗族凝聚力,其崇尚的忠孝禮義,儒家耕讀思想體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