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牽牛織女星”,七夕節傳說

作為我國的民間風俗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的愛意,是最代表感情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的情人節是最浪漫的一天,而七夕到底是什麼日子,牛郎織女的傳說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七夕之後又是什麼日子?都值得我們去了解。

七夕節傳說 “牽牛織女星”

七夕節的傳說

七夕節又可以叫做七巧節、女兒節,其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比如拜七姐、乞求巧藝、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等。牛郎織女的故事發生在西周時代,織女在下凡的時候遇到了牛郎,兩者相生愛意,在老牛的幫助下結成了夫妻。不料被玉皇大帝所知道,並下令強行拆散他們,並設下了天河。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便為他們搭起了鵲橋,讓他們在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來源

“七夕”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後一天是什麼日子

七夕的後一天是中元節。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被稱為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風俗關鍵有拜祖、放河燈、祀亡者、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物大豐收秋嘗拜祖演化而成。七月半是民俗秋初祝賀大豐收、酬勞地面的傳統節日,有多個糧食作物完善,民俗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先祖彙報秋成,是追懷先祖的一種文化藝術傳統民族節日,其文化藝術關鍵是敬祖行孝。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統稱“三元”。

TAG標籤:牽牛織女 七夕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