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穆姓的由來及得姓始祖,尋根溯源

解讀百家姓穆姓。尋根溯源!看穆姓的由來及得姓始祖。穆姓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歷史上名人輩出。在宋朝人編的《百家姓》中排98位,在當今人口統計中排第230位。穆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尋根溯源!穆姓的由來及得姓始祖

穆姓起源

我國的穆姓,是商湯的後裔。這一點,有《姓纂》上的記載足資證明:“宋穆公之後支孫氏焉,漢楚元王友有穆生,或作繆,亦音穆,河南。”換言之,穆姓是由“以王父字為氏”而來,推溯起來後世的宋氏,實際上誼屬兄弟。實際上,我國的穆姓人士,歷來雖不多見,但姓氏來源的頭緒卻不少,除了源自商湯的漢族後裔之外,還有南北朝時有北魏王朝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代族丘目陵氏,以及300年前清入主中原以後,許多滿族旗人的改姓為穆。關於1500年前代族改姓為穆的情形,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記述:“代人,本姓丘目陵氏,代為部落大人,為北人八族之首,孝文遷洛陽改為穆氏。”所謂“北人八族之首”的代族,實際上就是北魏的前身,也屬於鮮卑族。唐代的肅宗時期,“楊、穆、許、李”被目為4個大的世家,其中穆家的光輝,是由當時的侍御史穆寧所創,而由他的4個兒子發揚光大。據傳,穆寧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家法,他嚴撰家令,訓諭諸子,結果4個兒子都德性和粹,每一個都在朝廷上出人頭地,分別高官為御史丞、監察御史等,顯見穆氏家法的成功。

數量排行

穆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百三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三。

穆姓字義“穆”的本義

是嚴肅、壯美、淳和,常見於古代書籍中,如《詩·周頌·大雅》中的“於穆清廟”,《詩·周頌·烝民》中的“穆如清風”等。由“穆”字組成的詞同樣具有嚴肅、壯美、淳和的意思,如“穆穆”意為端莊盛美的樣子,“穆若”意為和美的樣子,“穆靜”意為安靖,“穆遠”意為淳和深遠,“穆耀”意為祥和光明,“穆清”意為和睦清明……

穆姓遺蹟

微子墓墓地原來建有廟宇,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原來的墓冢也被夷平,1984年,當地重新堆起幕冢,在墓前立有一通《殷微子之墓》碑,碑刻於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年)十一月。穆氏四合院一座一宅三院的清代民居。穆碩墓誌全稱“唐故處士廣平穆君墓誌銘並序”。洛陽出土,現存新安縣鐵門鎮千唐志齋博物館。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造像龕在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側。造像記高100釐米,寬34釐米,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後改“尉”姓)為死去的兒子牛橛所造。造像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託舉狀,形象生動逼真。碑文字型端莊整肅。

尋根溯源

穆姓來源有五:1、出自子姓,以諡號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宋宣公之弟名和。繼承兄位,在位九年,死前將爵位傳給宣文公之子夷,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居住,為褒獎其品德,死後諡號為“穆”,其支庶子孫遂有穆氏。2、北魏時改丘穆陵氏為穆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北魏鮮卑大人、宜都王,姓穆名崇。3、出自炎帝之後。《姓氏考略》注引《路史》雲:“穆,炎帝之後。”則此當系出姜姓。4、出自姬姓。魯穆公之後,以諡為氏。5、賜姓或其他民族改姓而來。如明時賜元人阿爾特穆爾姓穆名義,滿洲烏雅氏、穆爾察氏、穆佳氏改姓穆;宋時有猶太人定居河南開封一帶,改漢姓穆;其他如彝、納西、蒙古、保安、東鄉、回、臺灣土著等少數民族有此姓。北方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代北八族”之首為丘穆陵氏,隋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定居中原以後,改為漢字單姓穆氏。

得姓始祖

宋穆公。宋穆公是宋宣公的胞弟,宣公去世時舍太子與夷不立而欲立穆,宋穆公三讓而受之。為感兄恩,穆臨死時遺命,將君位還給宣公之子與夷而不傳己子公子馮,並讓公子馮出居鄭國。不久宋穆公薨,與夷繼位為宋殤公。殤公繼位不久即被華督所殺,公子馮乘機回國並爭到君位,即宋莊公。此後,宋國統治權皆由宋穆公的後人掌握。傳到宋文公時,宋國發生了以昭公之子為首的反對宋文公的叛亂,宋穆公與宋武公的宗族也被捲了進去。事後,昭公之子等人被族誅,穆公、武公的後裔被逐出宋國。被逐的宋穆公支孫一族為懷念宋穆公的豁達大度、兄弟友善,而以穆公諡號為姓,尊宋穆公為穆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宋國兄弟鬩於牆,穆姓因為政治鬥爭牽連而開始了流亡生涯,他們流亡的方向主要是宋國以南的楚國,以北的魯國及周都所在的中原地區,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穆姓人已播遷於今山東、河南、湖北等省一帶。秦漢之交時,在魯國有一位穆的學者,史稱穆生(宋穆公後裔),他曾在西漢屬國楚國任中大夫,一直活動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其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其後裔緩慢地向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省播遷,有的尊穆生為其始祖。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穆公的後裔被迫南遷,其播遷方向為江南各省和湖南、四川一帶,但人口繁衍受到壓制,而作為丘穆林氏改穆姓的鮮卑人卻在今陝、甘、青、晉、豫興盛起來,穆崇和穆醜善為其傑出代表,時稱穆姓家族“勳著當世,位盡王公”。後形成穆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南郡。穆崇後裔發展到第五代,名載史冊者有十五人,可見其家族之顯赫。穆姓人經過北魏時期的輝煌以後,在北朝後期及隋唐時代都有進一步的發展,隨著仕宦周遷等原因,隋唐時有一支穆姓由洛陽徙居河內(亦屬河南),並昌盛為穆姓歷史上第二大郡望——河內郡。北宋時期,河內穆衍因仕宦遷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死後葬於河中,子孫留居於此。元時,蒙古騎兵南下,有湘川一帶穆姓遷貴州。清時,滿人改穆姓者甚多,並在當朝顯貴。如今居北京之穆姓多為滿清後裔,而世居瀋陽的滿人改穆姓者,有向黑龍江、吉林等地遷徙者。當今中國之穆姓,分佈地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之尚義、景縣,山東之平邑、龍口、平度、昌樂,山西之太原,內蒙古之烏海,湖南之芷江,廣東之新會,雲南之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

郡望堂號

穆姓在長期的繁衍過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1、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3、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堂號:穆姓以“明經”、“河南”等做為堂號。

宗族特徵

1、穆姓是一個來源較為複雜的姓氏,其中的一些相傳出自炎帝,另外一些尊奉宋穆公為祖先,還有一些自稱是魯穆公之後,更有一些標榜是北魏時期鮮卑大姓丘穆陵的後代。不過,無論出自何一系統的穆姓人,如今都是天下穆姓的一部分,都以河南為郡望。2、家規嚴,子孫賢。唐肅宗時期,“楊、穆、許、李”被視為四大家族,其中穆家的光輝,是由侍御史穆寧發揚的,其四子光大的。據說,穆寧嚴撰家令,訓諭諸子,結果四子都德性高尚,居官均有美聲。穆寧和同時代的韓休都以家教嚴格出名,故留有成語形容那些有家教的人家稱“韓穆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