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關於太公故里的認定,姜太公

解讀百家姓姜姓。本文我們要說的人物是姜太公,關於太公故里的認定,關於太公的稱謂等。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姜太公,關於太公故里的認定

太公研究,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課題,長期以來,很多問題,頗有爭議,形成疑問多、結論多、名號多、稱謂多、褒貶多,給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研究及瞭解、宣傳太公帶來許多不便和困惑;有些問題,雖然經過學術爭鳴,已經基本廓清,但在學術、文化、歷史、考古、旅遊、軍事等各個領域,仍然被一些人各言其是,自定是非,致使界定紛紜,思維不清。所以,為了弘揚太公文化,崇尚太公精神,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對姜太公研究中的一些有關內容,作出適當的規範,儘可能形成理念與認識上的共識。

一、關於太公故里的認定

太公故里的認定,基本的指導思想應該是文獻記載、考古出土文物與當地遺蹟和豐富多采的民間傳說相結合而加以確認。首先確立其真實性,其次是已知性,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和舉一反三而斷的立論。

司馬遷認為姜太公是“東海人,《呂氏春秋》說太公是”東夷之士,《戰國策》說太公是“齊之逐夫,等於說均為泛指太公故里在今山東東部一帶。可是,司馬遷又說姜太公是”呂尚處士,隱海濱“的。很可能是避紂逃隱到那裡的遊寓,這在《尚書大傳》和《孟子·離婁》均有記述。

1987年上海《文匯報》”學林論壇主編施宣圓同志,出版了他所主編的《中華文化五千年之謎》一書,首先推出了《姜太公故里今何在》的考辯文章,這是一篇在全國首先提出探索姜太公故里,求其友聲,而發出的召喚。1990年底,閩、粵、贛、陝、豫等省二百多位學者和呂氏後裔彙集廣東潮陽市臚崗鎮呂厝村,召開呂尚學術研討會,經過七天會議的交流、爭鳴,一致形成共識,確認河南衛輝市原汲縣)呂村是姜太公故里。

這裡既有權威性的文獻記載,又有尚存的考古佐證,並有太公故里,太公祠廟及太公墓等文物遺蹟,以及流傳於茅屋村舍和鄉黨里巷間的太公傳說故事,使人無法蘧廢衛輝市作為姜太公故里這一可信結論。

見於史冊文字的如《汲冢竹書》西晉時在汲縣汲城村魏安獒王墓出土的竹簡)記載姜太公為“魏之汲邑人。後漢崔瑗,順帝時公元16年)為汲令,曾撰有《太公碑記》傳世,考證汲邑為太公故居。北魏穆子容,武定年間公元3-8年)官汲郡太守,曾撰有《重修太公碑》,俗稱《呂望碑》,記載”太公為汲縣人。西晉盧無忌,為太公後裔,太康十年公元89年)為汲令,撰有《齊太公呂望表》傳世,文曰:“齊太公呂望者此縣也。其它尚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宋朝羅泌的《路史》,清朝武億的《金石三跋》以及各種地方史志,均記載汲縣為姜太公故里。

1981年在衛輝市原汲縣)呂村出土了北魏武定一年公元3年)《魏故詔假河東太守呂君墓誌》,志文明確記述一千五百年前該村的村名為:”朝陽鄉太公里。墓誌今存衛輝市博物館收藏。

對於歷史上長期以來的學術爭議,需要經過不斷的交流、溝通,去偽存真,才能逐漸形成共同認定的科學結論。目前,國內關於姜太公故里的別說,也有人認為是山東省淄博市或日照市,也有人認為是陝西省戶縣或河北省冀州,還有人認為是東海許昌人等。陝西省寶雞市的學者胥鼎先生,為了澄清這些疑惑,1991年獨自赴有關省市進行實地詳細考察後,寫出了長篇論文《姜太公故里及其後裔探討》,刊登在陝西出版的《姜子牙釣魚臺》一書,文章展示了作者不囿於門戶之見,不拘於某種所需,以平靜的心態,客觀的標準,求實的態度,而作出的科學結論:“姜太公故坦克在河南省衛輝市原汲縣)呂村。我們敬佩陝西省學者這各嚴謹治學的風範和職業道德,他們為廣大學術研究人員樹立了做學問的楷模。

二、關於太公的稱謂

太公的稱謂,各家所論不一。常見於史籍、經傳的,將太公或稱為政治家、軍事家;或稱為思想家、謀略家;或稱為陰謀家、哲學家等。還有人將太公稱為呂姓的始祖,中國釣魚事業的鼻祖,軍事上參謀部的創始人,兵家鼻祖等。這些褒詞,均是人們對太公文治武功的評估而得出的結論。

在文王被殷紂囚於羊久裡期間,以及文王被釋以後,姜太公在剪商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史稱文王”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文王末年,“敗黎國殷畿內,司馬遷指出:當時”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謀計居多。《史記·齊太公世家》)周公東征後,姜太公被封於齊,將齊國治理得民富國強。這些活動,表明太公直接參與治國,是當之無愧的政治家、陰謀家。孟津觀兵舉行代紂的總演習,以及孟津觀兵二年後的武王正式起兵伐紂,太公既是全軍的統帥,又是作戰的主將。太公封齊後,又南征北戰,東討西伐,“並國三十五,”啟地三千里,擊退萊夷的侵擾,這一系列活動,表明太公直接參與了治軍,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謀略家。太公著述很多,《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曾有著錄曰:“《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漢書疏證》解釋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而《隋書·經籍志》又分載太公之書十種,計二十卷,今存者唯有《六韜》一種。綜觀太公的這些著書內容和實踐活動,表現了太公文武並舉,法教統一,義利雙修的豐富內容,不愧為傑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其它的一些稱謂,本文從略敘述,另文再作評論。這裡須要指出一點:太公是否是我國古代的兵家鼻祖?我以為,當予商榷。相傳軒轅之臣風后,著兵書《握奇經》,與太公《六韜》有先後之別。當在太公之先千餘年之久。因此,風后《握奇經》應屬最古老的兵書,距今四千多年。當時,文明初開,由符號、圖形而演變成文字不久,似乎不可能寫出這樣兵書,觀其文句和內容,為後人假託很有可能。其成書時間應該稍早於《六韜》。宋代高似孫說:”人稱《握奇經》總有三本,其一本三百六十字,一本三百八十字,蓋呂尚增字以發明之。其一行間有公孫巨集等語,或雲武帝令霍光等習之於平樂館,以輔少主備課天下之不虞。說呂尚增加了二十字來字來闡述《握奇經》,這說明呂尚之前已有《握奇經》的最古版本,不然呂尚怎能增加二十字呢。《六韜》和《握奇經》在內容和成書風格方面,明顯有一些共同特點。比如《握奇經》用天地風雲,飛龍翔鳥,虎翼蛇蟠,加以形象化。而《六韜》一書各篇用動物龍、虎、豹、犬將韜略形象化。這說明後者是受前者一些影響的。當然,確立一個人是否為兵家之祖,不能只限於一部兵書,而是還必須有豐富的治軍指揮實踐。因此,對我國古代兵家鼻祖冠以誰人,尚需作深入探討而進行規範。

三、關於對太公《六韜》的看法

《六韜》是呂尚所撰存世的唯一的一部軍事著作,史學界因受宋代“疑古之風的影響,一般認為它成書於戰國時期,偽託呂尚之作。宋代疑古成癖,將《六韜》《孫子兵法》《李靖問對》等古代兵書,均疑為偽託之作。比如,《李靖問對》的真偽之爭,在宋朝就有何《春渚紀聞》)、邵博《聞見後錄》)等人首先提出疑問,認為這部世傳乃是幫助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的大將李靖所撰的兵收,並非李靖原作,而是宋代人阮逸所撰的一部贗品。對《兵子兵法》,司馬遷所著《史記·孫武列傳》指出:《孫子》十三篇,為孫武著,以此兵法進謁吳王。而宋朝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和葉適《習學紀言》首先提出《孫子》為偽書。呂尚所撰的《六韜》與上述兩部兵收一樣,也是宋朝的武經博士何去非首先懷疑其為偽託之作的,何去非的兒子何所著《春渚紀聞》一書,記載了其父曾懷疑《六韜》一書的偽託之嫌。

宋代出現的這種疑古爭鳴,我認為並不完全是壞事,它表明了當時的一批學者,對古書並不泥古盡信,而是深入研究,獨立思考。附合《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見解。他們的懷疑,也並非毫無道理。比如《六韜》,根據其文句、文法和思想內容,很象是成書於太公之後五、六百年的著作,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太公言論的追記,如“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像是太公的原話。又如,文王與太公的其它對話,則可能是文王與太公當時的討論內容,其文句後來可能有所潤飾。當時,成書並不十分注重智慧財產權的個人署名,而是注重流傳久遠。

所以,上古之書,或出於名人偽託,或集中其學派許多人的思想,經其弟子或再傳弟子整理成書。《六韜》一書的成書方式屬於後一種形式。《六韜》各篇,是太公答周武王問的討論式行文結構,這和《武經七書》中其它各部兵書的常用問答體載是一樣的。可以加強讀者的真實感,可以避免繁冗的的敘述,可以流暢地同時羅列出若干互不聯屬的論題而毫無起承轉合之苦,這對於內容寵雜的兵書,是很適合的一種表達形式。這些行文方式,均體現了戰國時期成書的特點。所以,宋代元豐十三年1080年)宋神宗正式下詔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並且,雕版刊行,號稱《武經七書》。自此,《武經七書》被定為官書,頒之武學,並列不官,設定武經博士。《六韜》的價值被固定下來。現存最早的宋刊本《武經七書》,即南宋孝宗、光宗年間刊本,將《六韜》提到了《武經七書》的首位。197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初年一號墓出土的《六韜》竹簡,使我們第一次見到了西漢初期的《六韜》竹簡兵書,填補了《漢書·藝文志》無載的空缺。也證明了《六韜》的真實存世價值。從此,更無人以偽託”而遽廢。後人評價《六韜》一言九鼎,一字千鈞。如同《論語》為孔子弟子所記孔子語錄一樣,《六韜》也是根據呂尚原始的《六韜》思想,經歷代兵家不斷闡述、補充,到戰國成書,是我國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

四、關於呂尚見文王之說

呂尚見文王,我國的史料記載頗有自相矛盾之嫌,為我們讀史評史帶來諸多困惑。

一種說法是,呂尚一就文王。是呂尚晚年在渭水垂釣與西叢姬昌相遇。《路史·太公舟人說》記載,呂尚“辭棘津汲縣),西入渭,其亦知文王之所以興矣。《水經注·渭水》也說,呂尚”自海濱來歸,垂釣於渭水之右,以見文王,二人一見如故。

第二種說法是,呂尚二就文王。呂尚年輕時,便與西叢姬昌見過面。晚年在渭水相遇,是第二次相會。屈原在《離騷》中說:“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天問》也說:”師望在肆昌何識,鼓刀揚聲後何喜?指的是呂尚年輕時做屠戶,西叢姬昌便見到他,問他為什麼要殺豬牛,呂尚回答:“下屠屠國。西伯知其有大志,便與他同車歸周。

第三種說法是,呂尚三就文王。他們二人曾有三次相見。《鬼谷子·卷中》說:”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

第四種說法是,呂尚四就文王。呂尚與西伯姬昌早已認識,前後有四次相會。第一次朝歌今淇縣)相見,是在呂尚年輕時。他先在棘津“賣食《韓詩外傳》卷七),或者”求售與人為庸《戰國策·秦策》鮑彪注),有時在旅店中當一名“迎客之舍人《說苑·尊賢》),即招待員。為了維持生計,到殷都朝歌販賣貨物。《鹽鐵論·論賢說:”太公之窮困,負販於朝歌也,蓬頭相聚而笑。不久,他又在朝歌屠宰牲口的市場上當了屠夫。屈原為之感嘆:“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第二次仍是朝歌相見。《史記·殷本記》記載:文王西伯昌)曾經和九侯、鄂侯一起為殷朝的”三公,文王任三公期間,常到朝歌的市肆中去察訪。呂望當屠夫時的“鼓刀場聲,言語舉止異常,早已引起文王的注意。第三次湯陰羊久裡相見。西伯姬昌被囚於羊久裡時河南湯陰縣北),呂尚與散宜生、閎夭、南宮适一把到羊久裡探視西伯。

《尚書大傳》記載:”散宜生、閎夭、南宮适三子學乎太公,太公見三子,知為賢人,遂酌切脯,除為師學之視,約為朋友。後來,文王被殷紂囚於羊久裡,散宜生第三人來與太公商量對策。姜太公為結交西方周國的君主,便與三人一起到羊久裡探監,並獻計讓三人去求取美女、奇物,向殷紂獻寶以赦免文王。《帝王世紀》《史記·齊太公世家》中也多有記述。文王在羊久裡前後被關了七年,《新書·君道》說:“文王桎梏囚於羊久裡,七年而後得免。在這個時期內,太公幫助散宜生等,為文王解脫而奔走營救。第四次在渭水相會。呂尚晚年時,”辭棘津,西入渭,到西歧投奔文王。渭濱相見,二人高興得“眉頰之微,而形於色,聲音之妙,而動於心。北齊劉晝:《劉子·知人》)《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說,文王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週週以興。子其是耶,吾太公望之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經過重重挫折之後,呂尚終於找到了有作為的西伯明主,有了施展自己治國安邦的用武之地。

綜觀以上呂尚見文王各說,我以為體現了歷史史料的融會貫通及互補性,體現了歷史史料增刪、糾謬、辯疑及逐步完善的過程,這是歷史的進步,也是史學的進步。呂尚從青年、壯年到老年,馳聘四方,逆境奮鬥,最後賢臣投明君,有了一個完善的人生歸宿,應該說這不是人為的主觀安排,而是歷史的必然饋贈。

五、關於太公思想特點

太公思想文化,是我們民優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有知古通鑑的先進性。今天,我們雖然無法窺見太公著作的全貌,但通過有關記載和評述,可以知道太公思想是綜合性的,相容工包了後來分為不同學派的各種思想傾向。包括:

1、道家思想。《漢書·藝文志》把它列入道家類,並說他是“本有道者,肯定了他的主要傾向。賈誼《新書》曾引證太公論天下為”有道者之有的斷言:“故守天下者非以道則弗得而長也。故夫道者萬世之寶也。《說苑》也記載:”武王伐紂,召太公望而問之曰:‘吾欲不戰而知勝,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為之,有道乎?’太公曰:‘有道’。於是講:“王得眾人之心以圖不道”的理論。《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載:“呂尚處士,隱海濱。以上史料可見,太公思想包含有明顯的道家思想和道家遺風。

2、兵家思想。《漢書·藝術志》《隋書·經籍志》均有其兵書著錄。《孫子·用間篇》說:”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指出其“以上智為間的謀略。《齊太公世家》說他曾與周文王共同”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書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言太公為本謀。“又說:”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後來武王又尊他為”師尚父,其觀兵孟津誓師牧野,也均多賴太公之謀。封齊建國之初,擊退萊夷的侵擾,更是太公親自指揮的。所以,歷史上人們曾公認太公為兵家之首。

3、法家思想。主要表現在他的“尊賢而尚功、”尊賢智、賞有功的思想路線上。《說苑》載,武王曾向太公提出有關治國之道的一系列問題。太公特別細調以法治國,指出要“不公私善害公法,”賞賜不加於無功,刑罰不施於無罪等。《韓非子》還談到太公殺齊人華士的故事。罪名是華士“不臣天子,不友誼諸侯,如果效其為,在下則亂,國家失治。所以,”以為首誅。這些均表現了太公的法治思想。

4、儒家思想。太公兵書《六韜·文韜》文王與太公對話中。太公向文王講了得天下要奉行仁義道德:“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仁同愛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其中對仁義道德的看法基本上與儒家的仁義道德觀相似。

綜上所言,可以說太公思想是介於黃老之間,又容納了各派有用之思想,成為綜合性的文化思想。《史記·齊太公世家》說:”或曰:太公博聞“。指出了太公思想包含了兵、法、儒、道等學派的思想觀點或因素,正是他貫通”博聞所致。太公的這些思想文化內容,其突出特點就是法教統一,義利雙修和文武並舉等方面。

我們知道,先秦儒、法兩家在“法”教二者關係問題上曾各執一端,爭論不休。儒家把道德教研室經與刑政手段對立起來而強調教化。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耳且格。《論語·為證》)法家則相反,主張以法治國,強調嚴罰重賞而抹殺道德教化的作用。太公的”尊賢智本身就起著教化作用,而“賞有功則是法治的一個方面。《說苑》曾引《太公兵法》說:”致悲愛之心,立威武之戰,以卑其眾,練其精銳,砥礪其節,以高其氣,這主要指道德教化作用。又說:“連其什伍,以禁淫非,”軍之法令,賞罰之權,使士赴火蹈刃,隱陣取將……,這主要指刑法治的作用。從治國到治軍,都是強調法、教統一的。

對於義、利的看法,儒家重義而輕利,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又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而法家重利輕燕京飯店。韓非認為:”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他堅信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韓非子·奸劫弒臣》)太公則在義、利關係上注意雙修兼顧。他對武王說:“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風州綱鑑會篡》)。從維護周禮出發,太公重禮義,但並不輕利。他治理齊國,”通商工業,便魚鹽之利,注重發展經濟,改善國貧民窮。《說苑》記載太公回答文王“為天下若何的提問時說:‘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著眼點均不離其“富”。

對於文、武的態度,太公是文武並舉的典範。他既有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滅商興周的雄才大略,即“文韜;又具有指揮若定、機智、果斷、英勇善戰的軍事才能,即”武韜。在建立齊國的過程中,他也是既有文治,又有武功,文武兼備。太公的這一特點,被他的後繼者傳承下來。例如,管仲相齊四十年,對內政實行綜合治理的“一體之治,對邊患又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屢建奇功。成為著名的經濟家、思想家和軍事家。《管子》一書,整理和發揮了太公的這些思想文化特點。

TAG標籤:太公 故里 姜太公 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