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

中國著名的古代三大工程除了萬里長城外和京杭大運河外還有就是新疆的坎兒井。坎兒井由古代的吐魯番人民齊心合力,運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所建立的。坎兒井引出了地下的河水然後將水引向沙漠,才能有了綠洲。
  下面的新疆文化為您帶來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

漢代尤其是漢武帝的主要功績之一是開發了廣大的西北地區。當時把移民實邊和修渠屯田作為抗擊匈奴侵擾的組成部分,這時西北地區成為僅次於關中的水利重點地區,水利工程技術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兒井也創始於西漢。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宣帝時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積居廬倉以討之,三國人孟康註解卑鞮侯井說: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湧出,在白龍堆東土山下.可以看出。這個工程有6個豎井,井下通渠引水,顯然是近代的坎兒井。坎兒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

在新疆一些沖積扇地形地區,土壤多為砂礫,滲水性很強,山上雪水溶化後,大部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較深。為了將滲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區灌溉,開挖井渠是比較方便的。而井渠技術已在龍首渠的施工中應用,新疆勞動人民大約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並將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條件下,創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中國新疆漢語稱為“坎兒井”或簡稱“坎”。中國內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陝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肅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稱為“地下渠道。”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擷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據1962年統計資料中國新疆共有坎兒井約1700多條,總流量約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積約50多萬畝。其中大多數坎兒井分佈在吐魯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魯番盆地共有坎兒井約1100多條,總流量達l8立方米/秒,灌溉面積47萬畝,佔該盆地總耕地面積70萬畝的67%,對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和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原因,是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吐魯番雖然酷熱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峰高達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卻低於海平面154米,從天山腳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離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約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就為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是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積水潭)四部分組成。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線,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數十萬畝良田,才孕育了吐魯番各族人民,使沙漠變成了綠洲。

TAG標籤:坎兒井 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