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說起魚,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關於魚的種類,也吃過很多關於魚做出來的食物。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鯽魚、草魚、三文魚等等非常的多。而在世界上最稀有的這些魚,你是否也知道呢?本期城市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一、冰見寒鰤
  鰤魚,中國也叫黃甘魚,是日本料理中的頂級食材。外觀上最大的特點是黑色眼影和體側貫穿頭尾的黃色條帶。

最為高貴,其中有些鰤魚會沿著日本海沿岸往東海洄游,路途所經過的海域環境十分惡劣,為了抵禦寒冷,寒鰤在身上積累了大量的脂肪,此時的鰤魚最為美味,被稱為“寒鰤魚”,肉質緊實、脂膏豐富,異常甜美。

鰤魚含有豐富的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腦營養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它除了能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預防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外,更重要的是DHA對大腦細胞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佔了人腦脂肪的10%,對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髮育極為有利。實驗表明,DHA攝入充分,人腦中的DHA值升高,就能活化大腦神經細胞,改善大腦功能,提高判斷能力。毫無疑問,DHA具有十分顯著的健腦益智作用,是青少年增進智力、加強記憶、提高學習能力的必需營養品。鰤魚素有“補腦神品”之譽。而科學家研究表明,DHA只存在於魚類及少數貝類中,其他食物如大豆、奶油、植物油、豬油、蔬菜及水果等幾乎都不含有DHA。因此從營養和健腦的角度來說,人們要想獲得足夠的DHA,最簡便有效的理想途徑就是多吃鰤魚。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2張

二、縞鰺
  縞鰺在全世界的暖海中均有分佈,但最會吃這種魚的是日本人。

每年的夏末秋初是縞鰺最美味的季節,此時的它脂肪結實,肉質肥嫩,日本人將之製成生魚片,質地纖細、口感順滑,非常鮮甜,且帶有一種特殊的淡淡的幹稻草香味,是日式生魚片中的極品。

縞鰺屬鰺類魚,因為兩側都有一條鮮黃顏色的帶子而名,和日本的鰤魚Buri的樣子很相像,時常混淆,但是到了壽司鋪,叫師傅來幾片ShimaAji,他總分辨得清楚。老饕一嘗之下,即能比出高低。縞鰺的肉甜得多,纖細得多。多數魚到天寒才肥,縞鰺很特,別天熱也有油,是在夏天吃到最高尚的魚。

分佈很廣,全世界的暖海中都能生存,日本南部尤其量多。歐美人也經常將牠和青花魚Mackerel的鯖魚亂,其實應屬Scad的鰺科,但他們連起來叫為MackerelScad,鯖與鰺更是糾纏不清了。

一般人,最初學會吃金魚Maguro刺身,進步到吃牠的腩部Toro。再學下去,懂得甚麼叫油甘魚Hamachi,一旦認識了縞鰺之後,就知分別,油甘魚再也吃不下去了。到壽司店,夏天叫縞鰺,冬天叫寒螄KANBuri,是錯不了的。

從前,日本人吃魚頭,只限於紅鱲Tai,但自從香港人叫師傅把油甘的頭也拿去鹽燒之後,縞鰺魚頭也同樣炮製,但吃縞鰺,主要還是切成生魚片上桌。

縞鰺起來三尺左右,所以不像其他小一點的鰺魚類,很少劏成兩半日晒當魚乾吃的。能在魚市場看到一尾,應該即刻買來吃,肉質肥嫩,鮮美無比,非常難得。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3張

三、淮王魚
  淮王魚頭較尖,吻特別肥厚,顯著突出。更為奇特的是,這種以王自稱的魚,居然性格極其的剛烈。在普通狀態下,它的通體大多呈現青灰色,但是在缺氧的狀態下,它會全身充血,朝紅色方向變化。缺氧程度越高,充血範圍就越大。甚至鮮血還會從魚鰭處流出來。

淮王魚烹飪之後,味道十分鮮美,肉質非常細嫩鮮甜,素有“淮上筵席之珍”的美譽。由於產量稀少,捕獵過度,再加上生存環境遭到汙染,目前淮王魚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幾近絕跡。目前,水產科技部門正在研究淮王魚的人工繁殖。

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一日在遊覽硤山口的美景時,正巧碰上當地的一個姓佟的財主娶小妾。這個財主為了巴解拉攏,準備了一桌的雞魚肉蛋,宴請淮南王。而淮南王吃膩了這些東西,偏偏想嘗那嫩滑清香的“八公山豆腐”。正當眾人焦頭爛額時,忽一白髮蒼蒼的老人獻上一盆香氣撲鼻的濃湯。味似豆腐,但比其更鮮香嫩滑。嘗後,更是拍案叫絕。一問周圍侍從,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用產於此地的一種奇魚所熬製的。淮南王並沒有責怪老頭有欺君之罪,反而待吩咐下人重賞那老頭,可那老頭不求錢財,卻連聲叫冤。

原來那佟財主娶的小妾正是老頭膝下唯一的幼女,正要和一個青梅竹馬的漁夫結為連理,可佟財主色膽包天,強搶走了幼女,並恐嚇其家人。聽完這些,淮南王大怒,要求只要老頭帶他去看這種奇魚,他就給老頭主持公道。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佟財主被關在籠子裡丟進硤山口喂那種奇魚了,而那個女孩子終於和她愛慕已久的小漁夫幸福的生活著。從此,據《壽州志》記載,淮南王經常用這種魚來宴請貴客,並屢屢讚不絕口。所以,民間為了表達對淮南王體恤民眾的感激之情,故將這種魚稱為淮王魚。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4張

四、大理裂腹魚
  大理裂腹魚屬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為雲南大理洱海特產的一種經濟魚類,為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雲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

魚肉厚多脂,營養豐富,肉味腴美;其魚卵無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眾喜食之,向稱為雲南名產。野生大理裂鰒魚已處於瀕危狀態,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大理裂腹魚(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又名大理弓魚,屬於鯉形目鯉科,拉丁學名Schizothoraxtaliensis。大理裂腹魚為雲南大理洱海特產的一種經濟魚類,為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雲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約11屬近100種,中國有10屬62種。體延長,略側扁或近似圓筒形;身被細鱗或裸露,但在肛門和臀鰭的兩側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鱗,在兩列臀鱗之間的腹中線上形成1條裂縫,因而名為裂腹魚。

高原地區,身體裸露的種類分佈於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緩流之中;另一些具須和細鱗、下嚥齒3行的種類則生活於高原周圍的江河急流中。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5張

五、松花江鱖魚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產鱖魚,松花江鱖魚更是我國四大名貴淡水魚之一。由於松花江水質清澈甘冽,水質冷涼,所以出產的鱖魚肉質細白,格外鮮嫩。

東北人把北方特產松子與鱖魚結合,創出一味“鬆籽鰲花”,是很有東北特色的名菜。

肉質優良,為名貴品種,也是垂釣的主要物件。“桃花流水鱖魚肥”,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是鱖魚鮮美的時刻。鱖魚生長快,品質優良。肉嫩無小刺,是分佈很廣的淡水魚,食慾極強,主要以其他小魚為食料。垂釣鱖魚一般選擇在有樹樁、木排或大亂石堆的區域。期間有小魚穿遊其間,成為釣鱖魚的天然魚場。可選用常見的沙裡爬,活泥鰍等小活魚作為魚餌。垂釣時,可選用魚鉤鉤在魚背處,保持魚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動。鱖魚捕食凶猛,上鉤時浮漂反應劇烈,一般不會脫鉤,但要注意它的背鰭,和胸鰭,要是被刺傷是極難受的。

普通稱做“花鯽魚”,即魚販和廚人訛稱的“桂魚”。鱖魚四時皆有,尤以三月最肥。張志和的詞:“桃花流水鱖魚肥”,吳雯的詩:“萬點桃花半尺魚”,可見古今文人對鱖魚的讚許。在沒刺的魚類中,鱖魚是最鮮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飯館裡平日所做的整魚,常用鱖魚,醋溜、紅燒、醬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塊、糟溜、鍋塌魚、蔥椒魚、高麗魚條、抓炒魚等,全和黃魚做法相同,是北京最常用的魚。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6張

六、野生石蚌
  石蚌,又名星點笛鯛,因魚鰭為黃色,又叫“黃翅仔”,魚類中的高逼格食材代表。廣泛分佈於日本南部至香港附近海域,野生石蚌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高階食用魚類。售價每市斤在千元以上,此魚肉嫩味鮮,清蒸即可。

中國林蛙肉質細嫩,易為人體消化吸收,適合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食體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補價值。經烹調能釋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濃。

石蚌為蛙類之一種,生長在深山等溝的溪流石縫之中,體大如蟾蜍,四肢肥胖,肉質較牛蛙為優,為雲南貴州山箐中之水產品,墨江產量較多,拿來用作清燉,配以蔥花、食鹽、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中國林蛙肉質細嫩,易為人體消化吸收,適合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食體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補價值。經烹調能釋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濃。

石蚌是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主要食鞘翅目(佔食物總數的39.9%),鱗翅目(佔食物總數的22.2%)和直翅目(佔食物總數的14.1%)的昆蟲。昆蟲食物中,以蝗蟲、金黽子、松毛蟲、葉甲蟲等農林害蟲為主,佔有益係數47%。故它們是農林中對人類有益的蛙類。石蛙有重要的食用、保健和藥用價值,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可實行產業化開發經營。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7張

七、松江鱸魚
  一般在與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區域生長育肥,性成熟後,降河入海產卵,幼魚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黃、渤海和東海均有分佈,為名貴的食用魚類。

松江鱸魚肉色潔白、肥美細嫩、少刺無腥,食後鮮香滿口,回味無窮。連愛吃肉不愛吃魚的毛爺爺也對它讚不絕口。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釐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於上頷,上頜伸達眼後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

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後角下緣有3個大刺,後鰓蓋骨後端具1個刺。

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背鰭兩個,僅在基部相連,第1背鰭為12根硬刺,第2背鰭為1根硬刺和11-13根軟鰭條。

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9枚,背鰭、臀鰭鰭條及尾鰭邊緣為灰黑色。

鱸魚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
  種群:
  分為兩個類群:一個種群生活於沿岸淺水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較小,生長也慢;另一個種群棲居於深水區,以小型魚類為食,個體大些,生長較快,三冬齡可達成熟,最大個體可達500mm。

食性:
  凶猛肉食性魚類,習慣在黃昏及清晨覓食,以襲擊方式捕食小魚、小蝦。仔魚以浮游動物為食,體長達40毫米時,則開始捕食小型魚類,有時亦食些水生昆蟲和甲殼類。河鱸在夏季攝食比冬季為旺,產卵時期通常停止攝食。
  性成熟的親魚平均為5冬齡,早春解凍後,水溫達7~8℃時,即在水勢平穩的場所進行繁殖,繁殖前會作短暫洄游。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8張

八、抗浪魚
  抗浪魚是雲南撫仙湖的特產。個體雖小,但肉味鮮美,一直是撫仙湖的主要漁業物件。七十年代後,由於過量捕撈和入侵物種銀魚的引入,野生抗浪魚幾乎絕跡。

非繁殖期時,抗浪魚生活在遠離湖岸的區域,以浮游生物為食。抗浪魚體積雖小,味道卻十分鮮美,以肉細、刺軟、味香而馳名。

抗浪魚是撫仙湖的特產魚類,人工馴養繁殖抗浪魚是雲南省科技廳的農業科技攻關專案,經專案單位和技術人員兩年的探索和精心飼養管理,在海口抗浪魚養殖場人工飼養的5000尾抗浪魚,通過激素處理和人工模擬抗浪魚的自然產卵習性,於2002年5月6、7日第一批產卵,10日孵化出魚苗,5月14、15日第二批產卵,兩批共孵化出魚苗5萬多尾。

2002年7月24日,海口抗浪魚養殖場有6-8釐米2齡抗浪魚40萬尾,1--1.5釐米1齡抗浪魚20萬尾。標誌著抗浪魚人工馴養繁殖取得成功。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研究,專案組科技人員已初步掌握了抗浪魚的整個生活週期和生活習性、人工飼養管理技術、疾病防治措施,為下一步繼續研究,恢復抗浪魚種群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大概由於魚類喜歡逆流而上的特性在抗浪魚身上體現得比較明顯--所以才被稱之為“抗浪魚”。就是巧妙利用了抗浪魚這一顯著特性及其產卵期“來三去七”的特性,當地漁民發明了一種特有的捕魚方法:車水捕魚法。用水車把水抽向引水渠,抗浪魚便自動遊入漁民特製的魚簍中。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9張

九、長江刀魚
  長江刀魚是典型的洄游魚種之一。生殖季節從河口區進入淡水區,沿幹流上溯至長江中游產場作生殖洄游。產卵後親魚分散在淡水中攝食,並陸續緩慢地順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繼續肥育。

長江刀魚的幼魚也順水洄游至河口區肥育。正宗的長江刀魚是小眼睛、黃背、鱗片白亮,光澤度高,且魚身圓潤、有肚,整體白裡透亮。

長江刀魚是典型的洄游魚種之一。生殖季節從河口區進入淡水區,沿幹流上溯至長江中游產場作生殖洄游。產卵後親魚分散在淡水中攝食,並陸續緩慢地順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繼續肥育。長江刀魚的幼魚也順水洄游至河口區肥育。

平時生活在海里,部分長江中下游的淡水湖中也有,每年2~3月份親魚由海入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每年春季3、4月進入生殖季節後,產卵群體沿長江進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長江干流進行產卵活動。長頜鱭的幼魚也順水洄游至河口區肥育,肥育生長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冬季,刀魚不作遠距離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處越冬。刀魚和鰣魚、河魨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

刀鱭的性腺在洄游途中逐漸發育成熟,繁殖期為4~10月。該魚對產卵場要求不嚴,多在泥質或砂質的S形或腰鼓形江段產卵,通常是刀鱭魚汛集中的地段。1~2齡達性成熟,屬一次性產卵魚,絕對懷卵量一般在3萬~4萬粒。成熟卵粒具有油球,受精卵粒漂浮於上層水體孵化發育,幼魚育肥至秋後或翌年入海。

產量少又珍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魚 第10張

十、蘇眉魚
  蘇眉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魚類,成年後通體鐵藍色並長出突出的嘴脣。蘇眉魚主要產於東南亞、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珊瑚礁中,其身長可超過兩米,體重可達190公斤,壽命超過30歲。

它的肉質鮮嫩,不管清蒸、紅燒還是煲湯,都非常鮮美嫩滑。海產蘇眉魚的產量稀少,近年來又被過度捕撈,種群密度大幅降低,有些地區甚至已經滅絕了。

蘇眉魚食譜很廣,除魚類外,還以眾多種類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包括許多有毒和有棘刺的動物,如海膽、棘冠海星、硬鱗魚、海兔。蘇眉魚吃了這些有毒動物後並不會中毒,但毒素會在蘇眉魚體內積聚起來,消費者如果吃了未清理乾淨毒素的蘇眉魚後就會中毒。

蘇眉魚有一整套對付獵物的技巧。如果獵物躲進珊瑚礁縫裡,它會伸長自己的顎將獵物緊緊夾住並拖出來。對於隱蔽型的獵物,它會咬掉獵物所藏身的珊瑚枝,或者通過噴射強勁的水流將泥沙等覆蓋物吹走從而捉住獵物。要是獵物鑽到石頭下面,蘇眉魚會用強有力的顎將石頭翻過來,它還會用堅硬的咽頭齒來壓碎有殼類動物的硬殼。

蘇眉魚天敵很少,自然死亡率較低,曾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但為什麼在過去的30年中種群數量中竟減少了至少50%,而且還有加速減少的趨勢。

蘇眉魚長期以來一直被當作經濟魚類進行交易,蘇眉魚肉質鮮嫩,是很有名的美味,但由於數量少,價格昂貴,一公斤蘇眉魚可賣到200美元,一盤魚脣更可賣到300美元。正是昂貴的價格刺激著一些人不斷冒險去捕捉蘇眉魚。蘇眉魚的種群密度本來就不高,在未遭受捕撈和輕度捕撈的區域,平均每公頃珊瑚礁內有成年蘇眉魚2到20條(很少多於10條),遠達不到經濟魚類所要求的最低密度,在重度捕撈區域,種群密度會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有些地區甚至已經滅絕了。

TAG標籤:稀有 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