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冬天河北旅遊景點大全之野狐嶺

北方的冬天總是伴隨著大雪的洗禮,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紛紛飄落人間,彷彿給大地穿上了一件白色衣裳。當然說到雪肯定不能缺少了孩子們在白皚皚的大雪裡打雪仗,這也使得在這寒冷的冬天卻又顯得是那樣的溫暖。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冬天河北旅遊景點大全之野狐嶺。

冬天河北旅遊景點大全之野狐嶺

野狐嶺
  野狐嶺是進入草原天路的路障,換句話說,張北縣野狐嶺就是“草原天路”的入口。這是一座海拔超過1600米的山樑,由於古時野狐成群,故被稱為野狐嶺。野狐嶺是壩上與壩下的分界點,也是農耕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這裡自然生態環境極美,交通便利,歷史上發生過野狐嶺大戰,頗具歷史文化風情。

野狐嶺簡介:
  野狐嶺,山嶺名,在河北萬全西北。山勢高峻,風力猛烈,雁飛過此,遇風輒墮,為軍事要隘。《遼史·興宗紀一》:“夏四月,獵野狐嶺。”《元史·木華黎傳》:“金兵號四十萬,陣野狐嶺北。”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李文忠北出野狐嶺,敗元兵察罕腦兒;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英宗自瓦剌部南歸,也先遣兵送至野狐嶺,皆即此地。從河北萬全北行,約30公里到達一座山樑。這座海拔超過1600米的山樑是萬全與張北縣的交界處,也是壩上與壩下的分界點,同時也是農耕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

長城依山就勢修築在這道山樑上,在崇山峻嶺中綿延起伏。由於古時這裡野狐成群,故此這座樑被稱為野狐嶺。公路從樑上穿過,在狹長的山谷中穿行。此山谷地勢險峻,林高草茂,過去野獸出沒,行路艱難,如同入狼窩虎穴,因此被稱為“狼窩溝”,而此山口是張家口通向壩上的咽喉地段,風力猛烈,老百姓稱“黑風口”。

野狐嶺何以成名?隨著北宋都城的東移及北方遊牧民族的崛起,位於蒙古高原與中原結合部的“野狐嶺”成為草原民族與中原政治、經濟、軍事交往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關隘。遼、金、元、明四朝天子的足跡將它寫入歷史。一場以少勝多的野狐嶺戰爭,使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鐵蹄踏進中原。

野狐嶺自古為軍事要塞,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被稱為“極衝”。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10萬蒙古鐵騎奔襲壩上草原,劍指金朝統治的中原地區。野狐嶺會戰是蒙金戰爭初期起關鍵作用,決定“蒙起金衰”的會戰。它發生於1211年八月(金國衛紹王大安三年,成吉思汗在位第六年),地點在野狐嶺(今河北省萬全縣)。在這場大型會戰及之後1213年懷來戰役中,金國連連挫敗,導致金國內部發生弒君政變,加速了金國的滅亡。野狐嶺會戰也是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金兵40餘萬,蒙軍9萬)典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