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列表

歷史故事之打草驚蛇的典故

有人說:“心中有愛、有力量的人,就會沉靜、內斂、不張揚,因為他分分秒秒都在體味豐富潤澤的生之美;心底荒蕪、脆弱的人,就會喧譁、浮躁、四處打草驚蛇,因為他在滿世界尋找自己匱乏的東西。”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講訴打草驚蛇的典故。

歷史故事之打草驚蛇的典故

成語】:打草驚蛇

【解釋】:打草驚了草裡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著狀紙,一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裡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後來,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為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TAG標籤:打草驚蛇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