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十大建築有哪些?,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

文化可以去創造,但是要想傳承下來並沒有那麼簡單。歷史上有名的建築有著許多,我大中華的幾千年文化歷史也不是鬧著玩的!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盤點中國最古老的建築。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中國古建築第一國寶:五臺山佛光寺
  五臺山佛光寺屬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現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暨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五臺縣的南禪寺大殿)。

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因此被建築學家樑思成譽為“中國第一國寶”。寺內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857年建成。

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據記載,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時,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僧徒眾多,聲名大振。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

1937年6月,中國當代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和夫人林徽因親赴山西五臺縣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1949年後,政府和人民對佛光寺著意加以保護。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環抱,寺內古木參天,殿堂巍峨。這裡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也是旅遊者們觀光的勝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地勢低下開闊。寺因勢而建,坐東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內現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餘間。其中,東大殿七間,為唐代建築;文殊殿七間,為金代建築,其餘的均為明、清時期的建築。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2張

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家頒佈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闢為“故宮博物院”。

21世紀以來,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2013年8月15日,壽康宮在進行原狀陳列後,也正式展出。而位於慈寧宮的雕塑館在2015年5月31日開館。而按照2015年規模,到2020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達76%。

紫禁城正在進行文物古蹟修繕、環境整治、擴大陳列展覽的開放區域。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10月11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對觀眾開放慈寧宮區域、午門雁翅樓區域、東華門等新的區域,使故宮的開放面積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3張

年代最久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4張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藏文:,藏語拼音:bodala,威利:potala),坐落於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巨集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50元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五世達賴洛桑嘉措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家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布達拉宮是中國首批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集中西藏宗教、政治、歷史和藝術諸方面於一身。可以說,布達拉宮是“西藏曆史的博物館”。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5張

中國第一塔:嵩嶽寺塔
  嵩嶽寺塔,位於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嶽寺內。嵩嶽寺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後改建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閒居寺”,並廣為增建,殿宇達千餘間,僧眾700餘人。隋文帝仁壽二年改名嵩嶽寺,唐朝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嶽寺作為行宮。

當時樓閣相連,亭殿交輝,盛極一時。據李邕《嵩嶽寺碑記》載:“廣大佛剎,殫極國才,濟濟僧徒,彌七百眾。落落堂宇一千間。”現塔院內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中國現存最古的磚塔。

1961午3月4日,國家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包含嵩嶽寺塔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登封嵩嶽寺塔,簡稱“嵩嶽寺塔”,位於鄭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處中嶽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嶽寺內。嵩嶽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改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閒居寺。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嶽寺。

唐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嶽寺改作行宮。現在塔前的山門和塔後的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近代改建。該塔歷經14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嵩嶽寺塔為磚築密簷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簷塔的早期形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天地之中”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和中嶽廟、嵩嶽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臺。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6張

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樑建造的嶄新局面。約1397年(也有些資料為大約700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1961年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榮獲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該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中國現存最早、儲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間將趙州橋與滄州鐵獅子、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菩薩像並稱為“華北四寶”。

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兩端寬9.6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麼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樑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7張

大型寺廟建築典範:曲阜孔廟
  孔廟(本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各種建築總計100餘座,460餘間,佔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

孔廟內的聖蹟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裡儲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是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曲阜孔廟則是祭祀中孔子的本廟,位於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城內,又稱“闕里至聖廟”,與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孔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曲阜孔廟被建築學家樑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廟平面呈長方形,佔地14萬平方米,南北長0.7公里。整個孔廟的建築群以中軸線貫穿,左右對稱,佈局嚴謹,共有九進院落,前有櫺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

從大聖門起,建築分成三路:中路為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蹟殿及兩廡,分別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賢的場所;東路為崇聖門、詩禮堂、故井、魯壁、崇聖詞、家廟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

西路為啟聖門、金絲堂、啟聖王殿、寢殿等建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全廟共有五殿、一祠、一閣、一罈、兩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門坊,共計有殿廡四百六十六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孔廟內最為著名的建築有:櫺星門、二門、奎文閣、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蹟堂、詩禮堂等。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8張

唐陵中的傑作: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

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儲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國家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陵是唐代“依山為陵”紀念性建築工程的傑作,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秦漢以後,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聖”合葬墓獨樹一幟。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發現有雙重城垣的墓葬,內城象徵京城長安的皇城。

外城相當於官員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當時中國古代都城的整體格局。乾陵也是唯一歷經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宮遂道編號刻字砌石已被發現,出土有細腰鐵拴板、錫鐵錠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沒有的獨特價值。

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於北峰之上。樑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乾陵——唐高宗李治乾陵和遼景宗耶律賢乾陵,一個在陝西乾縣,一個在遼寧北寧,兩陵相隔三百年。有趣的是兩陵有許多相似之處——皇帝即位後都曾因長期患病不能上朝,都由皇后代理攝政,皇帝都先去世,皇后都曾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都做了一些有益於人民的事情,都是社會有所發展,都成為女政治家,也都有過豔史,死後都葬於乾陵,這在歷代帝陵中都是少見的巧合。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9張

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儲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裡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佈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儲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中國最古老的建築排名,十大建築有哪些? 第10張

江南名樓: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岳陽樓坐西朝東,構造古樸獨特,岳陽樓臺基以花崗岩圍砌而成,臺基寬度17.24米,進14.54米,高度為0.65米。岳陽樓高度19米,在建築風格上,前人將其歸納為木製、三層、四柱、飛簷、斗拱、盔頂。岳陽樓是純本結構,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四柱”指的是岳陽樓的基本構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稱為“通天柱”從一樓直抵三樓。除四根通天柱外,其餘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數。其中廊柱有12根;簷柱是32根。這些木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既增加了樓的美感,又使整個建築更加堅固。

斗拱是漢族建築中特有的結構,由於古代漢族建築中房簷挑出很長,斗拱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挑出的屋簷進行承託。這種方木塊叫做“鬥”,託著斗的木條叫做“拱”,二者合稱斗拱。岳陽樓的斗拱結構複雜,工藝精美,幾非人力所能為,當地人傳說是魯班親手製造的。斗拱承託的就是岳陽樓的飛簷,岳陽樓三層建築均有飛簷。

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託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古代漢族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這頂就是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盔頂結構。據考證,岳陽樓是中國僅存的盔頂結構的古建築。岳陽樓採用純木結構,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樑柱、構件、裝修具有線條優美的表現力,顯示出中國古建築的獨特的民族風格。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