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洛神賦圖,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

《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的繪畫作品,被視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更是千百年來我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十大名畫中去欣賞吧。

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洛神賦圖

顧愷之傳世之作《洛陽賦圖》為其觀三國曹魏時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寫《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後有感而畫的。描繪了作者對洛水之神宓妃的愛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悵。

作品將不同情節置於同一畫卷,洛神和曹植在一個完整的畫面的不同場景中反覆出現,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將畫面分隔成不同情節,使畫面既分隔又相聯接。圖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和麵貌。畫面和諧統一,絲毫看不出連環畫式的分段描寫的跡象。

青綠山水是重彩山水畫產生和發展的最早也是最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繼承了早期傳統繪畫的藝術特徵,並直接脫胎於魏晉時期的人物畫傳統,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併為山水畫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創造了兩宋重彩山水畫的巨大成就。大青綠山水產生時的最初狀態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本著歷史承傳的基本規律,它一定保留有早期人物畫的某些藝術特徵,而這正是顧愷之《洛神賦》圖的重要價值之一。

從線色本身來看,《洛神賦》圖中線條細勁有力,線條的表現力內在含蓄,以表現意態為先。線條內部勾勒產生的塊面以青綠填色,色彩變化較少,只在坡腳岸邊施以泥金。山石樹木,結構單調,狀物扁平,但富於裝飾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洛神賦》圖中一些樹、石的表現上,作者以凹凸暈染的方法來增加立體感,這來自於對當時青銅鑄造藝術和帛畫藝術手法的借鑑,來自於那一時代隨著佛教的不斷傳人,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髮展和相互影響。此外,圖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極其成功的,人物雖散落於山水之間,但相互照應,並不孤立,神情的顧盼呼應使人物之間產生了有機的視覺聯絡,這不能不歸功於作者對人物神態的準確刻畫。

畫面採取分段連續形式,概括描繪了幾個重點。通過對洛神神情、動作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無限惆悵情意。直接表現在禮教束縛與封建勢力壓迫之下,男女愛情受到壓抑和苦悶的主題。畫面色彩很柔和,加上畫家對周圍環境生動的描繪,突出了畫面的詩意氣氛。

《洛神賦圖》雖然是人物畫,但以大量的山水為故事展開的背景。顧愷之發揮了高超的藝術想象力,以富有詩意的形式表達了原作的意境,原賦中對洛神以及人物關係的描寫,在畫面中都有生動入神的體現。

TAG標籤:瑰寶 繪畫 古典 洛神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