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獨具特色的布依族曲藝“削肖貫”

削肖貫是我們當今中國清代流傳於布依族聚居地區的一種說唱形式,在布依族的民族文化當中屬於說唱藝術的民族曲藝。上世紀九十年代,貴州的民族曲藝在貴州被發現,也被藝術感染力所陶醉。那麼,大家對於削肖貫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獨具特色的布依族曲藝“削肖貫”

“削肖貫”的三種表演方式
  望謨縣布依人稱“削肖貫”為“削羞棍”,布依語意思是擺談說唱古時侯的故事。“削肖貫”為敘述體的說唱口頭文學,有敘述性強等特點。在說唱中,布依民間藝人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現,用三種方式和布依語言向觀眾說唱表演“削肖貫”。

說故事。這是在民間講述故事的基礎上形成的,一般以評書、評話的形式來表演,所述故事有短小精幹的,也有中篇和長篇的,表演者根據故事發展的情節和要求,模仿故事中各種人物的語言、性格和動作,並不時運用一些引人緊張的懸念和耐人尋味的誇張表達方式、藝術表演,讓觀眾有越聽越有味,越看越想看的意境。

唱故事。以民間各種說書的韻文形式和山歌為表達手段,配上二胡、琴書等樂器,又說又唱。唱詞多以七個字為主,表演者在說唱中還恰當運用一些襯詞、襯句,模仿不同人物的表現,應對不同的情景,既豐富了故事的內容,又展示了民間音樂形象,形成“削肖貫”的獨特風格和特點。

說笑話。主要以諷刺舊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來反映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表演者把事前要說的笑話背得滾瓜爛熟,在表演中加上模擬聲音、誇張的吹牛和滑稽的模仿,達到以諷刺的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活潑、幽默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的目的,讓觀眾在的笑聲裡快樂輕鬆。

“削肖貫”的音樂與傳統曲目
  “削肖貫”的音樂是從布依族民歌、山歌中的大調、小調演變過來的,常用的伴奏樂器有:四弦胡、月琴、二胡、木葉、勒尤、竹笛、嗩吶、簫筒等,打擊樂有牛皮鼓、小釵、鼓、木魚、罄;“削肖貫”說唱的傳統曲目有30來個,分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愛情敘事詩、宗教經典,加上音樂特色上的曲調變化,使敘事抒情融為一體,表達鮮明的主題。布依藝人根據故事情節或和說唱中感情表達的需要,在節奏、旋律、聲調長短的變化上進行藝術潤色,有的曲目很長,但很吸引聽眾,藝人唱上幾天幾夜,形成唱的人有“唱不完,停不下”的意境,聽的人有“聽不完,不願走”的心態。

“削肖貫”的說唱方式靈活,不需要很多的演員和複雜的道具,化妝、佈景也不講究,在村頭路口、大街小巷,有無戲臺都可以說唱。在說唱曲目的段子裡,藝人表演引用的比喻貼近生活,褒貶明朗,感情純真,不僅表現了布依族人民質樸善良和誠實的美德,也反映出布依人民看重感情友誼,憎惡虛偽狡猾的品格。因此,作為布依族曲藝的“削肖貫”在群眾中有著十分深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