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山東財神節簡介,流傳已久的民間信仰

中國的漢族民間習俗是在正月初五拜財神爺,而在七月二十二,又是祭祀財神的日子,因此,我們稱這一天爲財神節,這樣的習俗已經遍及了中國,本期的財神節帶你去了解流傳已久的民間信仰,山東財神節簡介。

流傳已久的民間信仰,山東財神節簡介

山東財神節的簡介
  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民間自古有信仰武財神趙公明和關公的古老傳統。建國以後,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民間農曆七月過財神節的習俗被迫中斷。改革開放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財神節已在山東半島地區得以恢復並日益興盛,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俗文化空間。

改革開放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財神節在山東半島興起並迅速向周邊地區傳播。財神節一大早鞭炮就開始響起,祭祀財神是這一天活動的中心。這一天,紅燭高燒,燃香,燒紙,放鞭炮,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等。供品除了酒水、點心、時令水果之外,以葷素菜餚爲主。財神節傳統的飲食是吃水餃,水餃出鍋後,首先要供財神,水餃謂之?元寶?,意味招財進寶。財神節這一天大小酒店爆滿,宴請親朋好友,預祝這一年大家都發財。許多經商、開工廠的老闆與員工聚餐、聯歡,還有的在這一天向員工發放紅包。不少商家張燈結綵,對店面添加新的裝飾,還做一些優惠酬賓活動。夜幕降臨,全城鞭炮齊鳴,禮花綻放,祝福發財的短信滿天飛,一直持續到深夜,其隆重熱鬧程度堪比春節。

在山東,農曆七月的財神節過去只是存在於某些地方的民間習俗,主要流行於經商做買賣的人羣中間,一般家庭並不過這個節。說它是一個節日,也只能算一個很小的地方性節日。當代山東財神節已覆蓋了整個山東半島地區並向周邊地區傳播。雖然依然是經商做買賣的最爲熱衷,但已經不再限於這一社會羣體,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並融入這個節日。過節的活動趨於多樣化,並且是公開的,在城鄉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俗文化空間。

財神節在山東民間各地的時間不一,主要是農曆七月過的財神節。這一節日在山東各地有財神節、財神誕、財神會、財神生日等不同的叫法。改革開放後,山東半島各地的財神節大多定於農曆七月二十二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如高密是二十一到二十三),人們已經普遍稱之爲財神節。

流傳已久的民間信仰,山東財神節簡介 第2張

山東青島財神節
  農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島民間的財神節了,這一天,所有經商的、開公司的、做生意的、出海的以及普通老百姓,都大放鞭炮,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大吉大利、熱熱鬧鬧一整天。通常是到下午四時城區鄉村的人們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時許各單位、商鋪開始燃放鞭炮,人人臉上喜氣洋洋,互相祝福着:“發財、發財,恭禧發財。”財神節過去第二天一早,只見滿街滿巷堆着高高的紅的香紙炮屑。

中國古代以商朝比干爲文財神,以三國關雲長爲武財神。財神節從何而起,已不可考,據說從清康熙年間始,這節日是越過越紅火,其熱鬧氣氛超過春節、中秋節、元宵節。尤以山東省爲甚,山東尤以膠東半島、青島地區爲甚,2002年青島市舉辦了第一屆青島市財神民俗旅遊節,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各大商會都會參加。民間對於財神節的慶祝比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會選個吉時放幾掛鞭炮,預示着自己的生意紅紅火火。

市場經濟大潮下,信財神,求發財,是衆之心理。這一天鞭炮花炮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整個城區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氣氛中;下午六時,鞭炮聲密集起來,城鄉家家產戶便在財神像前紅燭高燒、供品佳餚、上香磕頭祈禱,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有些人家還會供蒸魚整羊。

供奉祈禱完畢,全家人再煮水餃擺宴席,慶賀一番。財神節講究吃“菜”,因爲諧音“財”,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供祭慶賀儀式通常持續到很晚。這一天,幾乎沒人搭理政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條文,從上午8點多就聽到鞭炮聲,晚上更是鞭炮齊鳴,禮花齊放,不是除夕,勝似春節,畢竟有誰跟財神爺過不去呢?

膠東地區地屬齊國,自古商業很發達,財神節日成爲青島一項極具特色的民俗,這應和經濟發展,青島的商業氛圍分不開的,財神節其實就是商業節,是人們求財祈福的好日子。財神爺,也稱“增福財神爺”,五路財神,即爲福、祿、壽、財、喜。財神手捧一個寶盆,“財神到”、“招財進寶”也由此而來。

“財神老爺對你笑,笑得鬍子往上翹,問你發財要不要。”可以說,古今的人們雖異時而同心,在追求財富,謀求幸福的希望面前,人們都表現出了共同的興趣和期盼,因而,財神節也被塗上輕鬆、喜慶的色彩,這是很自然的。就個人的感覺而言,財神節在青島,還算剛剛開始,正處於方興未艾的發展態勢中。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們一定會更加重視這個喜慶的節日,這一節日必定還會放出更加絢爛的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