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評彈是什麼,古老、優美的漢族說唱藝術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漢族說唱藝術。評話通常一人登臺開講,那麼呀評彈的是什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發展的評彈要爲我們講述的是什麼內容吧。

古老、優美的漢族說唱藝術:評彈是什麼

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爲小三絃和琵琶。唱腔音樂爲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爲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書調〕是各種流派唱腔發展的基礎,它透過不同藝人演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

蘇州彈詞又稱“小書”,是一種散韻文體結合,以敘事爲主,代言爲輔,蘇州方言的漢族說唱藝術。發源並流行於以蘇州爲中心的江蘇東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吳語方言區,大約形成於明末清初。由於和蘇州評話同屬說書行業,曾經擁有共同的行會組織,民間即習慣性地將其與蘇州評話合稱之爲“蘇州評彈”。

蘇州彈詞的表演通常以說爲主,說中夾唱。唱時多用三絃或琵琶伴奏,說時也有采用醒木作爲道具擊節攏神的情形。演唱採用的音樂曲調爲板腔體的說書調,即所謂“書調”。因流傳中形成了諸多的音樂流派,故“書調”又被稱之爲“基本調”。早期演出多爲一個男藝人彈撥三絃“單檔”說唱,後來出現了兩個人搭檔的“雙檔”和三人搭檔的“三個檔”表演。

蘇州彈詞的漢族藝術傳統非常深厚,技藝十分發達。講究“說噱彈唱”。“說”指敘說。“噱”指“放噱”即逗人發笑。“彈”指使用三絃或琵琶進行伴奏,既可自彈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說”的手段非常豐富,有敘述,有代言,也有說明與議論。

藝人在長期的說唱表演中形成了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襯白、託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說表手法與技巧,既可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內心獨白和相互間的對話,又可以說書人的口吻進行敘述、解釋和評議。藝人還借鑑崑曲和京劇等的科白手法,運用嗓音變化和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等來“說法中現身”,表情達意並塑造人物。

在審美追求上,蘇州彈詞講求“理、味、趣、細、技”。“理者,貫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頤也。細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蘇州彈詞的節目以長篇爲主,傳統的代表性節目有《三笑》、《倭袍傳》、《描金鳳》、《白蛇傳》、《玉蜻蜓》、《珍珠塔》等幾十部。

早期的着名藝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姚豫章、馬如飛、趙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現了大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着廣播電臺的興起,蘇州彈詞進入鼎盛期,節目豐富,流派紛呈,以演唱的音樂風格區分,就有“沈(儉安)調”、“薛(筱卿)調”、“魏(鈺卿)調”、“夏(荷生)調”、“周(玉泉)調”、“徐(雲志)調”、“蔣(月泉)調”等十多種。

蘇州彈詞的書目十分豐富,有目可稽的傳統長篇有65部,新編歷史題材172部,還有一些現代題材的新長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記錄了大量的演出本,並作錄音、錄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彈詞選》。

【結束語】有關歷史藝術資料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第展開,出版了《蘇州彈詞舊聞鈔》、《評彈藝人談藝錄》。然20世紀末期以來,蘇州彈詞聽衆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亟待搶救和扶持

TAG標籤:說唱 評彈 漢族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