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上黨落子的伴奏樂器與伴奏形式

每一種戲曲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伴奏樂器以及伴奏的形式,所以都會有各個樂曲的名字,那麼本期上黨落子,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當時一直到現在,它的伴奏樂器是什麼。而伴奏的形式又是怎樣的。

上黨落子的伴奏樂器與伴奏形式

可能感興趣》》上黨落子郭明娥選段

上黨落子因流行於古代的上黨郡(山西東南部)而得名。俗稱大落子。發源于山西黎城,又稱黎城落子。形成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民間藝人李鎖柱以河北武安落子為基礎,結合本地語言特點,吸收本地民歌、曲藝音調,借鑑上黨梆子和蒲劇的某些板式、曲牌,創造了“尺字調”,即落子腔。

最初只有民間業餘會、社的季節性活動,1861年開始出現職業班社。音樂屬板腔體,為七聲宮調式。上句落音re、la或mi,下句落do調高為C調或D調。男女同腔同調,唯花臉唱腔用下屬調。板式有霸王鞭、清流水、流水板、垛板、散板、哭板等。唱腔激昂、奔放、質樸。

傳統伴奏樂器有三大件:頭把(胡胡)為主奏樂器,定弦為sol、do;二把,定弦與頭把同,後改用二胡,定弦為do、sol;老胡胡(即低音板胡)定弦sol、do,比頭把低兩個八度,只奏旋律的主幹音。劇目有一百五十個左右。代表性劇目有《高平關》、《茶瓶計》等。着名演員有李鎖柱、王三和、上黨梆子楊福錄、郝聘芝等。

TAG標籤:樂器 落子 伴奏 上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