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化煞

當前位置 /首頁/風水/開運化煞/列表

布達拉宮故宮風水比較,歷史名跡

布達拉宮和故宮都是中國有名的氣勢恢巨集的建築,是東西的建築代表,也是道教與佛教建築的代表,布達拉宮與故宮在當地都是有其獨特的地位的,因此經常會把二者拿來對比,本期的建築風水就讓我們從風水的角度來對比哪個的風水好。

歷史名跡:布達拉宮故宮風水比較

還想要了解》》明十三陵風水圖解

布達拉宮的風水特點
  布達拉宮是聞名全球的著名宮殿,俗稱“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1961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當松贊干布率部佔領拉薩,並決定定居這裡的時候,當時的建築專家和風水大師經過近一月的觀察分析,終於選準了這個紅山之上,坐北向南的精準位置。紅山,拉薩市一個很小的山,說它是山,倒不如說它是個丘,因為它高不過百米,佔地面積也只夠建一個宮殿的。但是,它的名字叫紅山,藏族、藏傳佛教崇尚紅色和白色,他們認為紅色代表永恆和勇敢,白色代表聖潔。所以紅山之上建築宮殿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江山永固的風水理念和吉祥寓意就全部融於一體了。另外,紅山的北部是老孃山,形成一個懷抱形狀,把紅山攬在了“懷裡”,紅山像一個得寵的孩子幸福快樂的依偎在“娘”的懷抱。布達拉宮就是這個“孩子”的桂冠和靈魂。布達拉宮的建成,使紅山富有了生命和靈氣。

當我們站在布達拉宮之上,遠望前方(南方),又是一座綿延的山巒,這座山名字叫託日山,山呈彎月狀,環顧著紅山,山下就是拉薩河,河水順著山的走向緩緩由東向西流去,山水相依,有情有意。她們遠遠地呵護著布達拉宮,形成風水學上的朝山和眠水。我們進一步觀察發現,以布達拉宮的中軸線為中心從朝山分支而來的三座拱山,分別對著布達拉宮的中宮(紅宮),東面的白宮,和西邊的白塔。三座朝拱之山其形狀象三位大臣跪伏在朝堂之上,這個皇帝當然就是布達拉宮。如果我們站在布達拉宮的正中間,從中軸線上看去,還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西藏解放紀念碑、西藏自治區政府、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和中間的拱山正好在一條直線上。真是天作之合,美不可言,這既是上天的恩賜,也是松贊干布及西藏人民的造化。

布達拉宮得天獨厚的風水條件,使它千年不衰,流芳萬代。但是,沒有十全十美的風水,風水是這樣,任何人任何事也都是如此,因此它人為地也做了最佳的補充。例如:為了使它的右側山勢連線不斷,建造了一座白塔以呼應之。左側山勢尚遠,乾脆把門建在了這一側,以動補缺。另外在離它大約500米處的東南方向建造了大昭寺,二者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布達拉宮伴隨著紅山在山的懷抱裡,在水的洗禮中,構成了一個“日”字,難怪它的朝山名字叫託日山,白宮的最頂層叫日光殿呢。

山環水抱眾人朝、貴子有護口中丹,這就是布達拉宮的風水特點。

歷史名跡:布達拉宮故宮風水比較 第2張

還想要了解》》建築風水十大新要素

故宮的風水特點
  外朝為陽區,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前面有太和門,左右兩側分列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內延宮為陰區,進中路乾清門,便是後三宮裡。分別為,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

故宮佈局的理念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過景運門、乾清門、隆宗門的一條東西中軸線將宮殿分為前後陰陽兩區,外朝屬陽區,其中太和殿的建築形式在封建社會後期是最為尊貴的,屬於“陽中之陽(太陽)”,保和殿位於前三殿最後,謂“陽中之陰(少陽)”,中和殿位於太和殿和保和殿中間,可謂“中陽(陽明),三大殿均有”和字,是寓意天地陰陽和諧,萬物有序,國泰民安。

慈寧宮所在區域是故宮的外西路,當年的太后宮區。慈寧宮是明朝嘉靖皇帝為其母蔣太后所建。歷時兩年建成,可惜蔣太后住了沒幾個月就去世了。此後這裡便成了太后宮,明朝後期幾位太后、太妃曾住於此。到了清代,慈寧宮出現了一幕有趣的景象,成了太后不敢住的太后宮。原來,清代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孝莊皇太后曾在慈寧宮居住至去世。此後的太后、太妃們都覺得自己的身份有點“壓”不住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宮

故宮設計建造嚴格遵循“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法則。所謂前朝,是指宮殿的前面是百官議政的朝堂;後市,是指皇宮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交易市場,以滿足宮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宮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右社,指皇宮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穀物神的社稷壇。

故宮的建築都嚴格遵循對稱規則,沿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而這條中軸線上的建築,更以故宮為重心,這些建築都坐北朝南,體現著皇帝的至尊。中軸兩端的建築陰陽對稱。中軸即是中央子午線,是規劃故宮全部宮殿及北京城的基準線。故宮內的朝政三大殿,即奉天殿、即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後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後寢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均位於中軸線上。其他宮殿若不建在中軸線上。也是嚴格按照對稱規則進行佈局,分佈在中軸線兩端。

故宮的規劃與建築佈局運用了五行學說的觀念。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男性為陽,女性為陰;方位的前為陽,後為陰;數字中的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等等。在故宮,屬於陽性的帝王執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將皇帝、皇后生活的寢宮放在後方,這不僅適應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陰陽之說。

據說,故宮由當時的地理大師廖均卿規劃。廖均卿在奏章中自謂“世授揚師之術”,他設計的故宮定位、來龍把捉自然依照楊公之術。

北京故宮,西北乾龍由沱山至八達嶺至妙峰山,落脈香山,東北艮龍由霧靈山至懷柔山至盤山,落脈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