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諺語有哪些,中秋節起源和寓意

中秋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中秋節有著許多的傳說故事,我們聽的最多的是嫦娥奔月,那麼中秋節起源和寓意是什麼呢?中秋節有哪些諺語和歇後語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起源和寓意 諺語有哪些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裝修吉日一覽

中秋節是什麼意思
  
中秋節釋義: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由來“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和寓意 諺語有哪些 第2張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開工吉日一覽

中秋節寓意什麼

1、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

2、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群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起源和寓意 諺語有哪些 第3張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結婚吉日一覽

 中秋節的諺語
  
七月十五鬼節,八月十五人節(張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滿盤(邢臺)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莊)
  吃亂了月餅死公公(冀縣,冀縣風俗:新媳婦第一年在婆家過中秋,就要連續幾年,在孃家也是如此。否則就算吃亂了月餅)
  五月回港扒龍舟,六月割禾有錢收,七月燒紙盂蘭節,八月賺錢買餅嘗中秋(茂名)
  冬唔飽,夏唔飽,八月十五食餐飽。(廣州,中秋節令,供果豐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節,教學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請教師)
  到中秋,賽摸秋(鄂西·土家)
  八月摸個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習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園掛失果實不視為偷。俗信,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婦女摸秋若不被發現,可早得子。

TAG標籤:諺語 中秋節 起源 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