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來歷20字 作文

潑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特色傳統節日,到了潑水節這一天,大家可以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那麼關於潑水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由老黃曆來為大家解說,一起來看看吧!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來歷20字 作文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1、潑水節源於,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印度,距今有700年曆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2、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人們把潑水節視為最美好,最吉祥,最快樂的日子。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來歷20字 作文 第2張

3、西雙版納傣族傳說: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了。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裡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頭,大火也就熄滅。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汙,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

4、“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禾苗枯死,人畜遭災。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神英達提拉訴說人間的災難。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小夥子,扮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瞭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瞭父親的生死祕訣。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5、從前有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頭髮,勒住他的脖子。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來歷20字 作文 第3張

潑水節的來歷20字
  1、人們為了紀念婻粽布就在每年過年的時候相互潑水,用潔淨的水洗去身上的汙垢,迎來吉祥的新年。

2、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印度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

3、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4、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追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乾淨。以後就演變為了潑水節。

5、潑水節,亦稱宋幹節,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歷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

6、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7、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TAG標籤:潑水節 由來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