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著本地區特有的節日,大多與傳統習俗或所信奉的宗教有關,也有些是出於對某個人物或事件的紀念而設立,而也不乏國際組織提倡訂立的節日,而隨著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漸興盛,許多原來只是地區性節日的日子,在時間推移之中漸漸成為舉世聞名的世界性節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元旦:1月1日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在這一天都以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著新年的到來。而在我國,元旦是現代的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英國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印度
  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

巴基斯坦
  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根廷
  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汙穢。入水前,人們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 推薦:韓國元旦習俗

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開啟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日本
  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著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麵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2張

新年音樂會:1月1日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人們慶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種各樣,但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不約而同地會有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在輕鬆美妙的音樂中宣告新的一年的開始。新年舉行音樂會的傳統源自維也納。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於每年的1月1日,在維也納樂友協會大樓的金色大廳演奏的定期音樂會。這個音樂會最初宗旨是展示與推廣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作品,至今音樂會的曲目還是以施特勞斯家族成員的作品為主,不過也會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進行曲。

狂歡節:多在每年2、3月份舉行
  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一般在2、3月份舉行。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其前身。狂歡節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係,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齋期裡,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

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裡,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隨著時間推移,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重要節日。

謝肉節:大齋前1周、復活節前7周
  “謝肉節”源於東正教。在東正教為期40天的大齋期裡,人們禁止吃肉和娛樂。因而,在齋期開始前一週,人們縱情歡樂,家家戶戶抓緊機會吃葷,以此彌補即將到來的齋戒期裡苦行僧式的生活。“謝肉節”因此而得名。

“謝肉節”又叫送冬節,中世紀的斯拉夫民族認為,當太陽神雅利拉戰勝了嚴寒和黑夜的時候,就是春天來臨的日子。對農民來說,這意味著春耕勞動即將開始。按照傳統的民間習俗,為期7天的“謝肉節”每天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星期一:迎春日,這一天人們要烹製薄餅,傳統上,第一張薄餅會送給窮人以示對死者的紀念。孩子們一大早就走上街頭堆雪人,富裕人家清晨即開始煎薄餅,人們開始用稻草和布條捆紮象徵冬天的玩偶。

星期二:始歡日,年輕的未婚男女通過滑雪橇、到親友家作客等方式彼此物色自己的意中人,以便復活節過後可以舉行婚禮。

星期三:宴請日,岳母邀請女婿到家中吃薄餅,品嚐各種小美食,故這天也稱為兒童日。

星期四:狂歡日,活動的高潮,人們到街上舉行活動,開懷暢飲。口號是“越豪放這一年會過得越好”,慶祝活動在這一天掀起高潮,人人應開懷吃喝,一直到腸胃實在裝不下為止。

星期五:姑爺上門,新女婿邀請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餅。口號是“女婿,看你如何尊重丈母孃吧”,這一天,岳母要反拜女婿家,併為女婿煎薄餅,準備一場真正的盛宴。

星期六:嫂子需送小姑子禮物,並邀請她和丈夫一家或閨中密友來家作客。

星期日: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拜訪親朋好友,要求他們寬恕自己在過去一年中犯下的過錯。在這一天,人們還要燒掉象徵冬天的稻草人,寓意將冬天送走。有時人們則會將女性打扮成馬斯列尼察,再將她扔向雪堆以示送走冬天。人們已經看到春天的希望。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3張

情人節:2月14日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由來,據說與一位名叫瓦倫丁的羅馬聖教徒有關。

傳說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

但最終,瓦倫丁還是逃不過悲慘的命運,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的深深眷戀。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和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婦女節: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一部分人民穿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婦女節這一天是官方假日,而在喀麥隆、克羅埃西亞、智利、羅馬尼亞等國家,這一天雖然不是公眾假期,但是仍然受到廣泛關注。在這一天,男人們習慣在生活中給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友,女兒,女同事等等鮮花和禮物。

有些國家在婦女節這一天,女人們會從僱主的饋贈中得到禮物。中國小生們經常為自己的女教師帶來禮物。在像葡萄牙和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婦女通常在3月8日的晚上慶祝“女性專用”晚餐和聚會。

胡裡節:每年2月底或3月初
  胡裡節也叫灑紅節、歡悅節、五彩節、胡裡節、荷麗節,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傳統節日,其地位僅次於燈節,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時間是每年的印度歷12月的月圓之夜。通常印度和其他印度國家會舉行慶祝活動,是慶祝冬逝的典型節日,在印度、尼泊爾、蘇利南、蓋亞那、特立尼達、英國、模里西斯和斐濟等地都是重要節日。

胡裡節象徵著冬天結束,萬物復甦的春天已經到來,同時也象徵著正義對邪惡的勝利。現在,胡裡節已演變成人們消除誤解和怨恨,捐棄前嫌,重歸於好的節日。參加慶典活動的人們追逐打鬧,開玩笑的向彼此身上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和粉末。同時,胡裡節的活動還包括點篝火“焚燒胡裡”等等。

聖帕特里克節:3月17日
  聖帕特里克節是每年的3月17日,是為了紀念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這一節日5世紀末期起源於愛爾蘭,如今已成為愛爾蘭的國慶節。隨著愛爾蘭後裔遍佈世界各地,現在,聖帕特里克節已經漸漸在一些國家成為節日。美國從1737年3月17日開始慶祝。聖帕特里克節的傳統顏色為綠色。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4張

法雅節:每年3月15日至3月19日
  法雅節在每年3月15日至3月19日舉行,歷時近一週,有煙花爆竹秀、遊行、向聖母獻花等活動,最後以午夜焚偶引發高潮。所以這個節日又因以焚燒人偶的方式迎接春天而被稱為火節,因此每年都有大批的遊客前往參與節日。

法雅,就是華麗的紙製玩偶,身為遊戲的主角,這些法雅的造型真是千奇百怪,可是終究脫離不了批評、嘲諷的意味。法雅節並不是宗教節慶,而是百姓為了反抗教堂的權威,政府的重稅,以及其它一些可以批評的因素,用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作的抒發。所以,隨處可見某些法雅以政府官員或是名人的造型作為主題,在這裡可是司空見慣。

愚人節:4月1日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情侶之間互相愚弄欺騙來娛樂。

而愚人節的起源,較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通用的陽曆),以一月一日為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為新年開端的歷法。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沿襲舊曆,拒絕更新。

於是他們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派贈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之魚”。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為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該節在十八世紀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覆活的日子。基督徒認為,這個節日象徵著重生與希望。

在大多數西方國家裡,復活節一般要舉行盛大的宗教遊行。遊行者身穿長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進。他們打扮成基督教歷史人物,唱著頌歌歡慶耶穌復活。如今節日遊行已失去往日濃厚的宗教色彩,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具有濃烈的民間特色和地方特色。

在美國,復活節的遊行隊伍中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蹺的小丑,也有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國,遊行多以介紹當地的歷史和風土人情為主,遊行者化裝成為蘇格蘭風笛樂隊以及皇宮衛士,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復活節的到來還使人們紛紛換上新衣。過去基督教教徒會在節前去教堂行洗禮,然後穿上自己的新袍,慶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習俗保留至今,因為人們認為節日裡不穿新衣是要倒運的。復活節期間,人們還喜歡徹底打掃自己的住處,表示新生活從此開始。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5張

聞風節:4月9日
  聞風節是埃及人的傳統節日,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傳說是慈善神戰勝凶惡神的日子。經過約5000年的歷史演變,人們在“聞風節”裡祈祝人間祥和太平和春光永駐的習俗歷久不衰,該節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聞風節當天,從清晨起,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全國各地數以百萬計的男女老幼潮水般地擁向公園、海濱、尼羅河畔等地,共同歡慶這一傳統佳節。對埃及人來說,一年一度的聞風節是家人團聚和外出春遊的日子。從早至晚,全埃及的郊遊景點遊人如織,到處歡歌笑語。而除了飽覽春意盎然的自然風光之外,遊人還可欣賞民間藝術團體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演出。

吃特定的傳統食品是聞風節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聞風節期間,許多人自帶煮雞蛋、生菜、蔥及鹹魚等食品,在踏青處尋一合適地點席地野餐。古埃及人認為大蔥可以治病驅邪,生菜和生鹹魚可以健身強體,尤其能夠增強生育能力。不過聞風節最為流行的,還是吃煮雞蛋,古埃及人把雞蛋視為生命的起源,認為是太陽神給予雞蛋和地球生命,因此,雞蛋孵化成小雞,大地產生生靈。

古埃及人不僅把雞蛋作為節日餐桌上必備的神聖食品,而且藉助雞蛋祈求好運。他們在夜間用彩色顏料在煮熟的雞蛋上描繪種種祝願,然後將這些彩蛋裝入筐籃,或擺放於房前屋後,或掛於附近的樹叉上,等待太陽神顯靈。在節日中互致問候時手持彩蛋相互碰撞,也是埃及人祈求好運的一種方式,誰的雞蛋沒有破裂,就意味太陽神將滿足他的祝願。

勞動節:5月1日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五一勞動節這天,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那些同過“五一”的國家,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將“五一”確定為勞動節,不少國家都放假一天,還有的國家則根據情況將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而在美國,則是將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定為勞動節,人們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眾一般都會舉行遊行、集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以示對勞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們在遊行之後還要舉辦野餐會,熱鬧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焰火。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6張

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要求總統釋出宣言,號召政府官員在所有的公共建築物上懸掛國旗。緊接著,威爾遜總統昭告全國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掛國旗以表達人們對美利堅合眾國全體母親的熱愛和尊敬。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這一天,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兒童節:6月1日
  國際兒童節定於每年的6月1日,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

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奔牛節: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
  奔牛節又名聖費爾明節,原為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市的一項傳統慶祝活動,因為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過其中的奔牛活動,而開始由一個地區性節日變為聞名於世的世界性節日。

奔牛節的高潮是被稱為“恩希羅”的奔牛活動。節日期間,每天清晨施放煙火後,都要把訓練好的鬥牛從畜欄放到鬥牛場。位於潘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街,全長848.6米。奔牛時,上萬名奔牛愛好者擠滿了街道,重約500公斤的公牛從牛棚衝出後,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從畜欄奔向一個鬥牛場,下午在那裡與鬥牛士決一死戰。

這些牛非常凶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一觸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發它的野性。鬥牛因人群圍觀和喧鬧而受驚狂跑。不論是當地人還是觀光客,需冒著被牛撞擊、踩踏的危險,在牛群前奔跑,一直跑到賽牛場才停止。沿途觀者如潮,歡聲震耳欲聾。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儘量接近牛,挑逗它,結果有的被刺傷,甚至被踩死。

西紅柿節:每年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
  西班牙西紅柿節又稱番茄節,始於1945年,每年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進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相當高。據傳說,有一天,該城裡一個小樂隊從市中心吹著喇叭招搖過市,領頭者更是將喇叭翹到了天上。這時,一夥年輕人突發奇想,隨手抓起西紅柿向那喇叭筒裡扔,並且互相比試,看看誰能把西紅柿扔進去,這據說就是“番茄大戰”的由來。

關於西紅柿節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在1945年8月最後一個週三時,小鎮舉行遊行活動,有一名年輕人在人群中被推倒,起身後順手拿起路邊菜攤上的西紅柿,砸向周圍的人,結果大家打成一團。次年,一群年輕人帶著西紅柿到廣場,又打了一場“西紅柿大戰”。此後,“西紅柿大戰”逐漸成為小鎮居民一場約定俗成的活動,更成為聞名世界的傳統節日。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7張

排燈節:每年10月或11月
  排燈節,又稱萬燈節、印度燈節或者屠妖節,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於每年10月或11月中舉行,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其影響力之強大,甚至蓋過了其它印度節日。

在每年印度舊曆的最後一天(相當於公曆10月前後的某一天),煙火和各種節日的燈會照亮黑暗的夜晚。為了迎接排燈節,印度的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因為它們象徵著光明、繁榮和幸福。排燈節在印度教中屬於最友愛,最愉快的慶典之一,就連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靠近世仇巴基斯坦的邊境都充滿愛的氣氛,雙方的邊境守軍難得卸下武裝,握手擁抱還交換甜點。

不過排燈節的重頭戲還是在晚上。無論在印度或巴基斯坦,甚至在杜拜,只要是印度教的廟宇,都大排長龍,善男信女都來點燈祈福,交換禮物,到處施放煙火,氣氛熱鬧,就算不是印度教信徒,也以開放的心胸參加這場盛會。

東印度的孟加拉人與西印度的古吉拉特人,都會在這一天祭祀代表繁榮與富裕的女神拉希米。排燈節期間,印度所有公司行號暫停營業,但股市會有一天進行一小時的特別交易,作為呈給拉希米的獻禮。而多數印度家庭會在排燈節期間穿新衣、戴珠寶,拜訪家庭成員與公司同事,致贈甜食、乾果、禮物。

萬聖節:10月31日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為“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節日之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萬聖節原本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之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節日間他們會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

萬聖節的活動原來非常簡單,大部分是在教堂裡進行。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讚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ortreat”,意即“不給糖就搗蛋”。還有一個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同時人們還會穿戴各種服飾和麵具參加萬聖夜舞會。

感恩節: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這是美國人定下的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美國人閤家歡聚的節日。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佈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節日期間,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

感恩節的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乾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等。

感恩節美食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和南瓜餡餅,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中最富於傳統和最受人喜愛的食品。其中,火雞在烘烤時要以麵包作填料,以吸收從中流出來的美味汁液,但因家庭和地區的不同,烹飪技術和選用的填料也就很難求得一致。

最全的世界節日大全及時間一覽表 第8張

聖誕節:12月25日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是西方社會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日,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聖誕節時都有休假。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

在英國,人們過聖誕節最注重吃,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在美國,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複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在自家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緻的佈置則是一樣的。

在法國,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在這個集會中,眾人一起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節禮日:12月26日
  節禮日為每年的12月26日,是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這是在英聯邦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聖誕節禮物。

追溯節禮日起源,原本稱為聖司提反節,是為了紀念聖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的節日。大英國協旗下國家,包括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加拿大,都把這天定為節日並舉行紀念慶典。

節禮日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中世紀,當時聖誕節前教堂門口放置捐款箱,聖誕節過後工作人員開啟箱子,將募得款項捐給窮人因此稱為節禮日。節禮日其後曾一度銷聲匿跡,直到十九世紀才再度風行,英國皇宮貴族及貴婦,習慣將賜予僕人的禮物用盒子包起來,到12月26日那一天送給他們,作為聖誕節前辛勤工作的獎勵。

TAG標籤:節日 時間 一覽表 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