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重陽節賞花詩詞,冷露無聲溼桂花

古代中國是詩的國度,歷代浪漫的文人雅士作詩飲酒,飲酒觀花,興之所至又能妙筆生花,可以說賞花、飲酒是古代中國的詩詞中少不了的內容,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整理。古人在金秋重陽時節留下的那些關於欣賞桂花的詩詞。

冷露無聲溼桂花 重陽節賞花詩詞

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寫道:“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曾經在初夏季節,寫出過“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的詩句;而不論四季如何轉換,王建的目光始終聚焦在一個地方——中庭。

中庭是中式建築的標配。一個可能並不大的四合院落,勾心鬥角(沒錯,這個詞的本意是形容建築)的簷廊,包圍著一塊“留白”的空地,這就是“中庭”。中庭四角的常綠灌木是梔子,中央是鏤空磚砌的四方圍欄,種著一顆常綠小喬木——桂樹。

桂花是一種原產中國的物種。在古代,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木犀。事實上,植物學上的分類,桂花就是木犀科木犀屬下的一個物種。你知道桂花的“桂”字是怎麼來的麼?請仔細觀察木犀科植物的葉子,它的葉脈就呈現出一個“圭”字形狀,中國人再給它加上一個“木”旁,就成了“桂”。

原生桂花,主要分佈在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和嶺南都有產。中國盛產桂花的地方不少,其中還有一個城市就以“桂”來命名——桂林。長三角一帶的桂花也相當有名堂,南京、蘇州、上海的桂花都不錯,而最出名的,要數杭州。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就寫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曾在杭州當刺史,既是地方官,就要做地方的“代言人”和“首席形象大使”,“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就是在說農曆八月的杭州要看兩樣東西:山裡的桂花,錢塘的潮水。

到了宋朝,詞人柳永在《望海潮》裡依然大書特書,“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杭州的人們不僅懂得賞桂花,還懂得吃桂花,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藕和桂花藕粉,精美雅緻。

同樣是宋朝的詩人楊萬里,還仔細觀察過桂花的樣子,他在《凝露堂木犀》中寫道:“夢騎白鳳上青宮,徑度銀河入月宮。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雪花四出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

“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前文已經講過,木犀就是桂花。“雪花四出剪鵝黃”,這句詩告訴讀者,原來桂花是四瓣兒的。“雪花”和“鵝黃”,都是桂花的顏色。

到了現代,園藝專家已經總結好了,秋桂主要分三大品種:銀桂是白色;金桂是黃色;丹桂是紅色。“金粟千麩糝露囊”,金粟,是古人經常用來形容桂花的詞兒,形容它花朵兒小,就像一顆顆金黃色的粟米,或者許多聚攏在一起的麥麩。

宋朝人都是觀察“小世界”的高手。形容起桂花來也是“無一字不妥帖”的,還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在《鷓鴣天·桂花》中寫道:“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暗淡輕黃體性柔”,李清照的這一句把桂花的品性說到了根子上。桂花初看其貌不揚,久處宜人芬芳,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第二眼美女”,“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這些花兒不是不美麗,也不是不芳香,但在李清照眼裡,只有桂花敢稱“自是花中第一流”,對它的喜愛洋溢在字裡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