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是當今中國少數民族當中的一個民族,是中國一個較為古老的民族。哈尼族現有的人口大約一百六十萬左右,主要聚居在雲南。大家都知道,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民俗文化和傳統節日。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哪些吧!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自然村落的宗姓結構,多為父系血緣紐帶連結成的群體,可稱作父系血緣家族集團,哈尼語謂之“啟波然”,意即同祖的後代或一棵樹發出的分枝。各個啟波然由於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產力不同而盛衰不一。衰弱者僅數十戶,獨居一村,繁盛者可達數千戶,分數村居住。

無論何種型別,都有專屬自己的以下標誌:①祭獻本家族(村寨)神靈的叢林;②苦扎扎節祭獻天神的磨秋樁;③鎮懾危害本家族禽獸的獸神及威力的叢林;④標誌本家族與野鬼分界線的叢林;⑤本家族人飲用的泉水井;⑥本家族特需的一對古樸的芒鼓。每個啟波然內部有若干旨在增強內聚力的禮俗、規約,諸如各戶成員間相互保護、援助的義務以及婚喪禮儀祭祀活動中的共食制度等。(《首屆哈尼族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208頁。)

由於哈尼族多以親情結寨而居,長期養成了尊老愛幼、扶弱濟貧、互助互幫的道德風尚,至今民間還流行著“敬老節”、“祭母節”等民族節日。在與他族的交往中,哈尼族十分講究禮貌,熱情好客。特別有情趣的是他們與傣族之間結成的“牛親家”。早春時節,熱壩河谷地區青草茂盛,氣候溫和,是傣族耕種早稻的大忙季節,耕牛由傣族“牛親家”餵養使用。夏秋兩季,壩區氣候炎熱,山區則風和氣爽,草木青青,是哈尼族栽種水稻,或迎接收割的好時光,耕牛便由哈尼族餵養使用。入冬又把耕牛趕下壩區避寒。雙方世代交往,同舟共濟,彼此親密地互稱“牛親家”。哈尼族在人際交往中,也十分講究待客的禮節。他們認為客人到家來是“格朗”(幸福和吉祥)來臨的徵兆。哈尼族相互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一家有事大家幫,一戶有難眾人擔。“昂交交”是一種換工的互助形式,“巴交交”是輪流借錢用於辦喜事或喪事的一種有效辦法。“昂罷木”是一家蓋房,大家幫忙的傳統互助習俗。事事處處表現了哈尼族平和互濟的人際關係。

“阿糾糾”,哈尼語意為“調節輪換勞動力”,即在生產的緊要關頭,不管哪家缺乏勞動力,一時忙不過來,只要招呼一聲,整個村子的人都會來幫忙。如此迴圈互助、調節互幫,以免延誤生產時節。這是哈尼族社會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傳統風尚,它有力地調節了勞動力,促成了勞動力的合理利用。“阿糾糾”只是一種包羅永珍的說法,它可以具體分為:才梯糾糾(輪換栽秧)、才底糾糾(輪換打穀子)、阿扎黑糾糾(輪換砍柴)、其糾糾(輪換挖田地)等等一切具體生產活動的輪換。

但不管是哪一種具體生產活動的“阿糾糾”,其宗旨都是團結互相、互相調節勞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阿糾糾”風尚也不斷擴大其範圍,且不斷髮展其自身內容。由此出現了“阿高高”(交換勞動力)、“阿安安”(出賣勞動力)、“阿歐歐”(買進勞動力)這些現象。“阿高高”名為“交換勞動力”,其實內容與“阿糾糾”相差無幾,只是形式上打破了民族的界限,範圍擴大到了村寨外、相識人之間。反映了與當地其他民族融洽的關係。而“阿安安”與“阿歐歐”則是當地哈尼族產生商品意識後才出現的,是哈尼族社會的一大進步。

“牛親家”:居住在紅河縣的哈尼族與當地的傣族人民之間,有一種耕牛結成的親戚關係,叫“牛親家”。雙方共同買一頭母牛,兩家共有並共同管理使用,生了小牛,屬雙方共有,宰殺出賣時互相分成,這種關係定下後不再變更。

婚後婦女一旦懷孕,一般不再出家遠行,但產前始終堅持勞動。嬰兒降生後,要在門頭上懸掛象徵性的避邪物,並在母子床鋪上懸掛用筍葉做成的人像,表示保護嬰兒。嬰兒落地後頭三聲哭啼,被認為具有特別的意義,是向天地、祖先和村落宣告自己已降臨人世間。嬰兒出生後3-11天左右,要為嬰兒舉行隆重的命名禮儀。模擬勞動是命名禮儀的核心內容。若是男嬰,便請來村中一男童,讓他肩扛鋤頭,身穿勞動服,手提糯米飯,在房外母子面前挖地三鋤,象徵男嬰長大後會栽田種地,勤勞勇敢。若是女嬰,則請一女童,左手提糯米飯,右手持小砍刀,肩挎蓑衣背架,在屋外母子面前砍柴三刀,表示嬰兒長大後會砍柴割草,勤勞賢惠。隨即給嬰兒命名。

紅河一帶的哈尼族支系葉車人給嬰兒取名有一套奇妙的禮俗。無論男女,凡五六歲以前的兒童或嬰兒都有數名,少則二三名,多則七八名不等,而且隨時可以更換。但決不能與同宗現時活人,已故哪怕可追溯至數十代以前的任何男性祖先同名。一般到七八歲之後方將真名固定下來,直到老死不再更換。換名原因據說是嬰兒不健康、好哭,或與家裡父母、兄姐“闖”了對頭,使其得病。葉車人的名字一般都是有象徵美好事物,或降生日子(十二屬相)、地點的紀念,或父子連名等幾種含義。父子連名家譜表明,葉車人只有名而無姓氏(多是二字音),近現代姓氏的使用顯然是受漢民族文化影響。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第2張

喪葬
  哈尼族歷史上曾盛行火葬。直到清代中葉以後,火葬習俗才逐漸演變成木棺土葬。哈尼人一般在離寨不遠處選擇一塊向陽的山樑作為同宗的公共墳山。各地喪葬習俗有所不同。

西雙版納一帶的哈尼族,老人死後一般要在家中停棺3-5天,多則7天。在此期間,全村人停止一切生產和娛樂,請“貝瑪”唸咒送鬼,割殺喪牛。出殯之時,全村人排隊送行,並將死者生前的一些生產生活用品一同隨葬。

紅河南岸一帶的哈尼族,凡為死者割殺3頭以上喪牛的人家,即可舉行隆重的"莫搓搓"葬禮,即為死者跳舞送葬之意。舉行“莫搓搓”的人家,靈柩要在家中停置3-5個月。留置靈柩期間,每天早晚飯前要放三響土炮,每12天要舉行一次隆重的宗靈儀式,稱“莫傷”。“莫傷”當天要請村裡長輩男子及眾親友喝酒,唱送葬酒歌。

當晚,青年男女聚集在喪家房前吹拉彈唱跳“莫搓搓”舞,藉以談情說愛,選擇物件。生死達觀的哈尼人認為生老死葬,本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死的人走了,活著的人要照常歡樂。“莫搓搓”出殯儀式極為隆重,歷時2-3天。遠村的親朋好友,抱雞牽羊,相邀成群地至喪家弔喪。

出殯之時,“貝瑪”吟唱娓娓動聽的古歌和憂傷淒涼的送葬歌。全體男女老幼,身著華麗端莊的衣服,邊搖扇子邊吆喝著跳“莫搓搓”舞。土炮聲連綿不絕,大號嗩吶長鳴,敲鑼擊鼓,彩幅飛揚。哭的哭,唱的唱,笑的笑,哀傷伴合著歡樂。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第3張

婚俗
  一夫一妻的氏族(血緣)外婚是哈尼族基本婚姻制度,嚴禁同姓內婚,忌諱在異性血親和姻親面前流露有關愛情生活方面的議論。男女青年婚前社交、戀愛自由。兩人相愛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干涉,但禁止同胞兄妹、姐弟或堂兄妹、姐弟同時參加一項社交活動。哈尼族的村寨,一般都設有專供未婚男女青年社交的場所,稱為“扭然”(王清華、史超軍著:《雲海中的奇婚女性》,雲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頁。)。

黃昏後,男女青年盛裝一新,由小夥子頭或姑娘頭帶領,聚會在扭然裡、寡婦家,或村邊叢林中幽會對歌,互訴衷情。在紅河南岸大羊街一帶的哈尼族,若應邀找小夥子的姑娘超過五人,便可舉行盛大的酒歌戀愛宴會――“阿巴多”。其場面歡樂,多趣,規矩繁多。經過多次交往,姑娘和小夥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結成“扎哈”關係,即穩定的朋友關係。

若雙方彼此中意,相約百年,併為父母認可之後,男方託媒人向女方提親說合,隨即上聘迎親。當男方接親隊伍到達姑娘村寨時,埋伏在路旁的姑娘以橄欖果襲擊,表示懲罰“搶”走了自己姐妹,並含有先苦後甜,福多兒孫多的寓意。女方搭起迎親棚,美酒佳餚款待男方迎親賓客及女方親友。

老人們唱起牽腸掛肚的《送嫁歌》,此時,“扭然”裡梳妝打扮的新娘不禁淚流滿面,邊哭邊訴說自己命運的不幸,凝結成哀怨悱惻的《哭嫁歌》。有的地區早在三天前就開始哭唱,並有同村眾女友陪同,哭得越傷心越表明對父母的感情深厚。有的地區姑娘出嫁,要由親兄弟或堂兄弟背出村寨,由親朋好友組成送親隊伍,運送嫁妝和禮物。

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龕行埋頭禮,然後吃下新郎親手遞送的一碗夾生飯,表示永不變心。第二天旭日東昇,新娘隨同伴娘,攜帶若干糯米飯回孃家,分送給村裡各戶血親,以示銘記血緣祖根。婚後,雙方均不再參加社交、戀愛活動。

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論誰提出離婚,一般由女方退還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則要履行簡單的離婚儀式。由村裡辦事公正的男性長者主持,在一木片上刻出三道小口,然後將木片劈成兩半,各持一半為憑。

“黑夏夏”:婚俗,意即出嫁女子按期(每輪十二天)分住孃家和夫家兩地,實際是“不落夫家”婚俗的的葉車語別稱。
  “捶新郎”:哈尼族支系卡多人在迎親時,新娘會衝著新郎又哭又捶,新郎則不斷地東躲西閃,毫不還手,這是卡多人婚俗的“捶新郎”。“捶新郎”的本意是為了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貞,不還手就表明:你到了我家,我會好好待你,你看,你打了我這麼久,我都能忍耐,我是實心愛你的。如果一還手,就意味著失敗。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第4張

服飾和頭飾
  哈尼族喜歡用自織自染的小土布做衣物。崇尚黑色,古樸莊嚴。6-7歲以前的兒童基本無性別之分,以護體為本。各地男子服飾髮式也基本統一。上穿青色或藍色有領對襟短衣或無領左衽短衣,袖長及腕而窄,用別緻的布紐或發光的銀幣、銀珠作扣。下穿褲腿肥大的扭襠青色長褲。老年男子頭纏一條青色大“包頭”,或戴舊式瓜皮小帽。

青年男子多改蓄短髮,身著漢裝。女子的服飾和髮式極為豐富多彩,地區、支系差別較大。一般以單或雙辮、垂辮或盤辮、系裙的高低和服飾、圍腰的色調等來區分年齡。大部分女子上穿左衽短衣,以銀珠或布條作鈕釦。下身穿著各地不一,分長褲、短褲和摺裙幾種。

盛裝時外披坎肩一件。多系花圍腰,腿纏花青布綁腿。大部分地區的女子喜歡佩帶銀耳環、耳墜和項圈,以銀鏈和成串的銀幣作胸飾。手腕上佩戴銀方鐲、扭鐲和龍鐲。用於裝飾服裝的物品很多,有海貝、羽毛、虎牙、獸骨、項鍊等。刺繡於服飾的圖案大致包括山川、河流、樹木、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圖案,實質是其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射,是對祖先遷徙歷史的記述。

在各地哈尼族豐富多彩的服飾中,紅河南岸大羊街、浪堤一帶哈尼族(葉車支系)婦女的服飾極富於特色。她們的上衣統稱龜式服,共分三種,即外衣、襯衣和內衣。外衣場“雀朗”,為靛青色對襟正擺短衣,無領圓口,袖長及肘而寬,對襟兩邊釘著若干精緻的裝飾排扣。

“雀朗”浸染成靛青色之後,塗上一層清淡的牛皮膠水使其微泛淡紅色,表示手藝高強。襯衣稱“雀巴”,無領、尖口,下襬圓如龜狀,左右兩襟下截稍寬,搭於胸前,並以細棉線將左襟繫於右腋下,交叉成剪刀口狀,內衣稱“雀帕”,實際是貼身對襟內褂,無扣、無領、圓口,在圓口右方前沿綴著一串銀鏈,以系針線筒和口弦筒用。

葉車婦女以多衣為榮,在“雀帕”正擺下釘有數道青藍色相間的假邊,表示多衣。少女的左胸常常被遮掩得嚴嚴實實,右胸卻是半袒露的。它顯示著葉車少女青春的健美。節日期間,姑娘們的腰間緊束著寬若手掌的一條五色彩“帕阿”,它不僅使姑娘全身曲線十分優美,而且表現出幾分女性襲人的英氣。

葉車女子下身是赤足裸腿的,終年僅穿一條緊身貼體青年短褲,頗似水上運動員的游泳褲,起至大腿上端以下全部裸露,視短褲緊勒至現出臀部原形為美。無論暑夏炎天下田栽秧鋤禾,或數九寒天進深山老林破柴割草,從不穿長褲。短褲的剪裁根據自己的身材胖瘦來進行剪裁,原則以能緊束臀部為好,別緻之處是在短褲的前邊,要呈人字形對摺出七道褶子來,一眼看去,就好像有七條短褲穿在身上。

她們頭上戴的那頂潔白“帕常”,是用白布縫製的尖頂軟帽,其狀略似雨衣上的雨帽,不過,後面多了一截好看的燕尾。"帕常"的燕尾邊沿,用綵線繡著各種精美的花紋,裡面用一根白線把“帕常”緊緊拴在髮辮上,以保證它只會迎風飄舞,而不會隨風飛去。“帕常”製作簡單,戴在女子頭上,像一隻只白蝶。

葉車姑娘的銀飾,也為她們別具風采的服飾增添了光彩。除了手腕上戴的銀鐲和腰帶上裝飾的銀泡外,胸前來掛著兩串銀。銀是由許多條銀鏈和銀泡連綴起來的,掛在胸前,把那套樣式別緻的龜式服點綴得光彩照人。此外,在“雀帕”下襬邊緣,還繫著一圈同樣的銀,當姑娘走路時,便會發出一陣陣細小而有節奏怠“叮呤”聲。特別是當姑娘們跳起牛皮大鼓舞的時候,全身的銀飾便發出節奏清脆的銀器聲,為她們優美的舞姿伴奏。

哈尼族服飾既反映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徵,又具有較高的工藝美學價值,有助於對這一民族源流、遷徙及支系變化的認識。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哈尼族風俗習慣及有關故事 第5張

建築
  哈尼族一般選擇在半山向陽、開闊的山樑上建寨立業,最大的村寨不過200多戶,小的則數戶,其中以數十戶的村寨居多。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錯,相隔一兩裡或三五里路程為其村落分佈特點,並以崎嶇山路和林中小徑相通連,呈現星羅棋佈的村落格局。村寨後面多為鬱鬱蔥蔥的灌木或喬木叢林,房前屋后辟作菜園,或種植棕櫚、竹、梨、李、桃、柿、藍靛、核桃等樹木。

村寨兩側和整個下半山佈滿層層梯田,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穿插其間,風光旎麗,景象萬千。寨址的選擇,要請“貝瑪”用雞卦占卜來確定,一般把雞爪、米粒等食品,埋在看中的地方,數日後,如食物完好,即可以定為寨址。寨址選定之後,即舉行莊嚴神聖的“艾口勒”(意即驅逐鬼神清掃新寨基)儀式。

儀式之後,開始修井、建蓋碓房和公房,建豎"磨秋樁",製作牛皮大鼓等哈尼村寨不可缺少的公共設施和氏族標誌物。哈尼寨門,也叫“龍巴門”,是哈尼社神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寨門分為正門和左右側門,上掛木刀和驅邪逐鬼的器物。居住在西雙版納勐海縣南糯山和瀾滄縣惠民鄉等地的哈尼族,寨門成為一道神奇的人文景觀。有些寨門外還豎立著木雕和男女生殖神,象徵人口繁衍、民族興旺,實際是祖先崇拜的古風遺俗在民族精神中的延伸。

哈尼族地區的房屋建築風格大致可分為:東瓦房、北土掌、南幹欄、邊境地區茅草房四種形態,也有少量受其他交叉文化影響的建築型別。外觀造型主要為正三間瓦房、三間兩耳土掌房、封火房、幹欄房、閃片房、茅草房等形式。因多雨潮溼,為便於收晒食物和防止野獸襲擊,大多建蓋成樓房。

主要結構是以石塊砌基、土牆木柱、屋脊兩頭或山尖上刻畫著各自隱祕的圖騰崇拜或家庭徽記。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住房以竹木結構、平板瓦或茅草頂的地面建築和幹欄型居多。哀牢山上、中段地區哈尼族為典型的全平頂土掌房,有一部分屬於茅草頂兼土掌房型別。哈尼族房屋建築的共同特點是下層飼養牲禽,上層住人以及就地取材蓋頂。相異點為北部為土基築牆,兼有泥敷籬笆牆多種形式作為過渡,南部則以竹籬笆編牆,體現了哈尼族遷徙史上文化變遷的痕跡。

“擁熬”是一種地棚式的建築,這種住房大多建築在斜坡上。蓋房時要在斜坡上方挖出一個臺階,下方栽上樹叉,在樹丫叉與土臺間架上木材,用竹笆鋪成一個距地幾尺(一般是二三市尺)的“樓臺”,再在“樓臺”之上搭房架、蓋草頂,這種草屋雖塔有“樓臺”,但決非樓室。它低矮,上方的屋簷緊扣著土臺階,屋內黑暗。

“擁戈”是一種“幹欄”式樓房,它的模樣與傣族竹樓相似,但又沒有傣家竹樓那麼別緻漂亮。“擁戈”一般都建在挖成平臺的宅基上,一樓一底,底室不築圍牆,四周設有竹木柵欄,多用於關豬雞牛馬,安放舂米的腳碓和堆放雜物。樓室則建架在四排木之間,房頂有蓋草、蓋竹片的,有蓋瓦的。四周或柵竹板或柵竹笆,把樓室圍得嚴嚴實實,風雨不透。

除了“擁熬”、“擁戈”這兩種建築形式之外,v伲住室還有母房與小房之分。母房是家長或當家的兄長居住的房屋,這種母房v伲語稱為“擁瑪”。子房是小夥子尋偶和建立小家庭後的住房,稱“擁扎”。

TAG標籤:風俗習慣 哈尼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