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來歷和變化,上巳節是情人節嗎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節日的時間都有所不同,而每個節日背後的故事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上巳節情人節嗎?上巳節的來歷和變化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上巳節是情人節嗎 來歷和變化

上巳節是什麼節日 傳統習俗

上巳節是情人節嗎:是的,是中國情人節
  這是中國的情人節,記載於《詩經》中,比西方情人節早了1000年。先秦以後,三月三情人節在各代延傳開來。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自宋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三月三裡浪漫的情愛、美好的願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鄭風·溱洧》有云:‘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上巳節是個風情搖曳的美麗節日,在神話中,制定它的是女媧,她分陰陽,定姻緣,制定了自由戀愛的上巳節.。中國原本有自己的情人節,它不在秋天,而是在春天。情感豐富的華夏先民在《詩經》時代就曾舉辦過自己的情人節--“上巳節”,也有表達愛意的花朵--“芍藥”。

上巳節是情人節嗎 來歷和變化 第2張

你可能感興趣:上巳節是中國情人節 中國有幾個情人節

上巳節的來歷和變化
  在先秦時,這個日子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主要活動是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據文獻記載,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用香薰的草藥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總之,早期的河濱祓禊禮俗與蘭湯辟邪術屬於同一,因其皆以蘭草可闢不祥的觀念為基礎的,區別僅在於蘭湯沐浴是個人行為,多在室內,並可隨時實施,祓禊則是集體活動,必在河濱,並須定時舉行。先秦時代,通過沐浴洗濯而以祈達到消災去病目的的風俗就已相當盛行;而在周朝時,在規定的時間裡行“祓除釁浴”之禮已成為一種制度,並有專門的女巫掌管此事。春秋時代,《詩·鄭風·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漢代學者應劭對上巳節的起源和意義作過闡述,大意是:這種活動遠在殷周時就已經形成,政府還專門設定女巫之職進行主持。因為此時正當季節交換,陰氣尚未退盡而陽氣“蠢蠢搖動”,人容易患病,所以應到水邊洗滌一番。所謂“禊”,即“潔”,故“祓禊”就是通過自潔而消彌致病因素的儀式。為什麼要選在巳日呢?應劭解釋說,“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臨(《風俗通義·祀典·禊》)。這種看法為許多學者贊同,如現代學者烏丙安認為該節日的原初意義是“古人春季驅邪祛瘟的衛生保健古俗”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稱曲水宴)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著酒的觴置於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魏明帝曾專門建了一個流杯亭,東晉海西公也在建康鐘山立流杯曲水。樑劉孝綽《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曰:“羽觴環階轉,清瀾傍席疏”。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4]此節在中國流傳時間甚長,不少地區至今尚有餘韻可尋,當然在節日性質和內容上已發生了不少變化;此外,一般多認為當前南方許多少數民族中盛行的各種以三月九年級為期的節日活動,也與古代的上巳節有淵源關係。為此,對上巳節的起源及其原初涵義的探索,成為民俗學研究的熱門課題。

上巳節是情人節嗎 來歷和變化 第3張

你可能感興趣:上巳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有什麼關聯

唐代時,上巳節已成為全年的三大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據宋代吳自牧《夢樑錄》“三月”條載,唐朝時,皇帝在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禮:“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杜甫的《麗人行》 對此盛況亦有描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中唐詩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謝恩曲江宴會狀》一文中也詳細記載了盛會的情況。
  宋朝以後,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微,但一些習俗仍在流傳。明初時,朱元璋皇帝為示太平盛世、與民同樂,三月三攜大臣們一道春遊,這天“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民國時期,中國各地還留有三月三消災除凶的風俗,如北京一帶“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江蘇吳中地區“(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安徽壽春地區“三月九年級日,士女多攜酒飲於水濱,以禊祓不祥。婦女小孩,頭插薺菜花,俗謂可免一歲頭暈之病……”
  元朝時又改回三月上巳日。白樸的雜劇《牆頭馬上》第一折寫道:“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節令。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言下之意,平時養在深閨美女都在上巳節這天出門了,可以盡情獵豔了。
  傳說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應為附會,因上古不慶生,遭人厭勝,真實誕辰絕不洩露。[2]由於上巳日和軒轅黃帝誕辰是同一天,近年來不少專家積極倡議將三月三日同時設為“中華聖誕節”,以擴大黃帝文化和上巳節的影響。
  傳統節日大多會被安上一個傳說作為“起源”,比如“七夕節”的牛郎織女、“端午節”的屈原等,但實際考察,這些說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建構出來的。時至今日,三月九年級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從雲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依稀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節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TAG標籤:上巳節 情人節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