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以色列“天天都是植樹節”,上善若樹

我國有句古話說“上善若水”,而在以色列,這句話或許要改為“上善若樹”,因為以色列人對樹木充滿敬意,種樹甚至如同一種信仰,可以說在該國,不僅每年公曆2月左右的傳統植樹節要種樹,其餘的每一天人們都願意植樹。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以色列這種“天天都是植樹節”的盛況。

上善若樹 以色列“天天都是植樹節”

以色列人是根據猶太曆來設立他們的植樹節的,換算為公曆,大約是在2月上旬。他們還稱植樹節為“樹的新年”,實際上植樹節就是為千千萬萬株樹木過新年。而以色列人逢植樹節,也確實比其他國家的植樹節更要熱鬧、隆重,除了種樹,還有不少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

按照傳統,以色列人(大多系猶太人)在植樹節也要聚餐:先是分別喝白酒,白酒混紅酒和紅酒;接著食用以色列的7種主要作物——小麥、大麥、葡萄、無花果、石榴、橄欖和椰棗或其製品;最後擺上15種以色列盛產的水果。其間人們以吟詩、誦經或歌唱的方式高聲讚美上蒼和大自然,感謝樹木對以色列的“福佑”,使百姓富足康樂、百年不衰。

這一天,以色列的學校通常會放假一天用來植樹,此後,孩子們還會給樹木除蟲、施肥、澆水,甚至張開雙臂擁抱、親吻路邊或公園裡的大樹,以表示感恩之情。

由於植樹節意味著春之蒞臨,不少以色列的機關、公司、企業紛紛將這一天定為“開業紀念日”。比如1918年的植樹節,是以色列著名學府希伯萊大學建校日,1925年的植樹節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建校日,而以色列議會是在1949年的植樹節宣佈成立的。

如果說中國人認定“上善若水”,那麼與之相映成趣的是,以色列人認定“上善若樹”。以色列人對樹的熱愛是眾所周知的。實際上逢植樹節這一天,以色列人不分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在種樹,藝術家們紛紛登臺演出為樹木評功擺好,歌舞的主題多是“頌樹”或“謝樹”。

以色列的環保主義者還將“樹的新年”這一概念提升到“環保可以決定國家命運”的高度。以色列自然資源相對貧乏、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舉世矚目的現代農業日趨成熟,每年冬季這片荒漠竟然能奇蹟般地向歐洲供應大量花卉和新鮮水果——實際上以色列在向“富國”邁進的過程中,樹木堪稱“第一功臣”。

此外,以色列人並不滿足於“地球上最熱衷植樹的民族”之譽,而提出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口號:天天都應是我們的植樹節!

其實在歷史上,以色列早就在實行“天天都是植樹節”:陽光明媚的初春他們在植樹,寒風呼嘯的冬日也在植樹;安居樂業時他們在植樹,戰火紛飛時他們也在植樹;平頭百姓為愛國在植樹,政客們為親民也在植樹;本地人為美化家園在植樹,前來定居或即將離去的移民按照相關法規也在植樹……來以色列旅遊的外國人不禁感嘆:以色列人為植樹,可以忘卻隆隆炮火,可以忘卻飢餓乾渴,可以忘卻異國人的譏笑嘲諷。

以色列的植樹熱顯然還激發了一些來訪外國政要的靈感——在國內遭到一片噓聲、口碑不佳的義大利領導貝盧斯科尼當年在訪問以色列時靈機一動,曾作秀般地一口氣種下了10株橄欖樹,結果在以色列贏得了巨大聲譽,一時被尊為“植樹英雄”。這是因為在以色列人眼裡,外人只要在以色列這片土地上植樹,就都是善人,都是以色列人的朋友。

對以色列人而言,植樹不僅僅是一種美好的“理念”,而且還是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們植樹,還種下了夢想和希冀。他們植樹,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免遭越來越強悍的沙漠的蠶食,就像古代中國人一代接一代地修築、加固長城,以抵禦外敵侵襲。

以色列水資源異常稀缺,南部內蓋夫地區更是完全被大沙漠覆蓋,面積約佔整個國土面積的一半,年降水量僅區區180毫米。因此以色列特別重視種樹以涵養水源,而在一代代以色列人全民植樹的努力下,也確實起到了一定效果。

數十年來,以色列的植樹造林,還一直受到法律的保護。無論是成片造林,還是家庭門前屋後零星種樹,依法都只許種不許砍,哪怕是砍伐私有樹林也要經過批准,否則就要受到重罰甚至制裁。

以色列能夠成為如今全世界為數不多的幾個森林覆蓋率高於100年前的國家之一,或許原因就在於此。目前以色列的森林覆蓋率達5%—6%,而且均是“人造林”,這在沙漠國家是極為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