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帶上自由行全攻略,國慶去廈門鼓浪嶼

2017年的國慶假期即將到來,在許多人的出遊計劃裡,甫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廈門鼓浪嶼成為一個熱門的選擇,雖然關於這個舉世聞名的小島,“人多擁擠”、“過度商業化”都是隨著她名聲越來越響而逐漸產生的爭議,但這座優雅淡泊的小島本身卻還是值得大家去發掘她的美麗,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2017年國慶節去廈門鼓浪嶼,你需要知道的景點攻略。

國慶去廈門鼓浪嶼 帶上自由行全攻略

陽光順著紅磚牆上的枝枝蔓蔓蜿蜒,淺淺地把明媚掛在了牆頂盛開的三角梅上,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斑駁、跳躍……呼吸著略帶鹹味的海風,在琴聲悠揚中徜徉在韻味十足的小巷裡,暖暖的感覺就這麼悄悄地依附上來……這就是鼓浪嶼,一個冬季最溫暖,夏季最浪漫的小島。

鼓浪嶼如今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自那之後圍繞它的爭議便沒有停止。每天數萬人蜂擁上島所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商業化、以“張三瘋”為代表的一眾被許多人追捧也被許多人詬病的“文藝”小店,還有被迫搬走的原住民,都處在漩渦中心。

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鼓浪嶼上那些風格獨特、歷史悠久的老建築正在逐一被改造為博物館,而它們,才是鼓浪嶼此次申遺成功的靈魂所在,它們與日光巖等自然景觀一起,成為人們來到這裡不可錯過的去處。

日光巖
  日光巖俗稱“晃巖”,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的最高峰。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這裡時,看到這裡的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將它命名為“日光巖”。

景區內有“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的蓮花庵、庵後的“古避暑洞”及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臺遺址等諸勝。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菽莊花園依海建園,海藏園中,傍山為洞,壘石補山,與遠處山光互為襯托,混為一體。

菽莊花園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藏海園有五景: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也有五景: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四十四橋”乃全園主景,因主人建橋時四十四歲而得名。此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藏進去。橋身迂迴曲折,凌波臥海,宛如游龍。橋上有觀魚臺,渡月亭,千波亭,渡月亭有楹聯“長橋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欄”。

四十四橋上的渡月亭,是菽莊觀海賞景的最佳點,每逢中秋,夜深人靜,明月之夜,坐在亭裡,看皓月當空,靜影沉璧,月下濤聲,輕如細語,令人浮想聯翩。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來到菽莊花園一定要去被譽為中國唯一,世界一流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看看。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是目前中國惟一專門展示各國名古鋼琴的專業博物館。

館內鋼琴皆為原籍鼓浪嶼現旅居澳大利亞的鋼琴收藏家胡友義所捐贈,館內每半小時會有用專門的演奏鋼琴進行即興演出,在鋼琴的王國裡,聽著優美的琴音在展廳迴旋,全身心都會置身於鼓浪嶼音樂之島的氣氛之中。

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濱,其名取自鄭成功的詩句“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中的“皓月”二字。為紀念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的歷史功績,在此建造鄭成功紀念園。

紀念園中的鄭成功巨型石像永駐覆鼎巖上,它與海中的劍石、印鬥石鼎足而立,再現鄭成功叱吒風雲英雄氣概。皓月園景色迷人,明代風格的建築與海景山色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圖畫。

風琴博物館
  風琴博物館位於鼓浪嶼風景區鼓新路,一進門大廳中央的就是大型管風琴“諾曼·比爾”,在其餘的展廳也可以看到來自美國、印度、加拿大、英國等七八個國家的30多架黃風琴、手風琴、口風琴及三架大型管風琴藏品,即使不懂音樂的人,都會深深地被莊嚴而低沉的琴聲所震撼。

八卦樓(廈門博物館舊館原址)
  八卦樓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有8道稜線,置於八邊形的平臺上,頂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稱“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原主人為臺灣板橋林家三房林鶴壽。八卦樓原為廈門博物館所在地,2007年新館遷至位於廈門市思明區體育路95號的廈門文化藝術中心。

八卦樓由原鼓浪嶼救世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鬱約翰設計。鬱氏借鑑巴勒斯擔、希臘、義大利和中國一些經典建築風格,設計出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

紅色圓頂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蘭建築巴勒斯坦阿克薩清真寺的石頭房圓頂;82根大圓柱是參照公元5世紀建造的古希臘海拉女神廟的大石柱;柱間平託的石樑和線條,可從希臘雅典廣場的赫夫依斯神廟看到;十字形通道源於希臘,後用於羅馬教堂;古希臘的陶立克式和愛奧尼克式柱頭裝飾和壓條下的青鬥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結合的古典美。

八卦樓建築藝術精美,成為廈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金瓜樓
  金瓜樓位於泉州路,因樓頂有兩個“金瓜”而得名。金瓜樓建於1922年,1924年由旅菲華僑黃賜敏買下作為住宅。該樓是一座用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裝修的別墅洋樓,全部樑柱、簷楣、板角都飾有花卉、禽鳥、植物浮雕,既有鄉土氣息,又有洛可可的韻味。

金瓜樓的窗是歐式的,均裝百葉。內部的廳堂布局又是中西結合的,既有中式的廂房和公用的廳堂,又有歐式壁爐和寬廊。這種用中國傳統工藝裝飾洋樓的手法,反映了廣大華橋的鄉土情結,這也是金瓜樓的獨特風格。

天主堂
  天主堂位於鹿礁路,建於1917年,為哥特式建築,其特點是目光所及均為尖形,拱、門、窗、塔以及女兒牆的鏤空裝飾均呈尖形。室內天花為彩藍色珠網結構,繁縟華麗,這是廈門僅有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萬國建築博覽會”
  鼓浪嶼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中國傳統的飛簷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中完合壁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

鼓浪嶼的近代建築,由美國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匯豐銀行公館舊址、天主堂、三一堂、安獻堂、八卦樓、西林·瞰青別墅、亦足山莊、菽莊花園等10處共13座建築組成,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