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春分到底分了什麼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明天就是3月21日,2018年的春分節氣了,在我國,春分日是古代帝王祭祀太陽的日子,也是民間春耕的時節,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時令,那麼春分究竟是“分”了什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

春分到底分了什麼

驚蟄的雷雨還沒有走遠,一轉眼就要到春分。春分,甫一念出彷彿就有種春雨紛飛的朦朧感覺。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其中有關於春分的句子:“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說的就是這煙雨濛濛的景緻,順帶將“電影”這麼個時髦的現代詞,穿過時間傳送到我們面前——當然,詩裡說的和如今說的絕不是一回事。

春分的特別之處,也並不全是和“雨處行”相關。學過地理,我們都知道,春分最大的特點在於一個“分”字,而且還是平分。如一句民諺道,“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這天裡,物候陰陽相半,晝夜平均,寒暑相平。

然而,按照中國自有的歷法,“春分”的“平分”之意,還不只是指晝夜。在中國最早的物候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還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也就是說,到了這一天,便代表著整個春天已經過了一半了。

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卻只有春分、秋分從名字上標明瞭“平均”之意,所以中國古代向來對這兩個日子也格外重視。一直到清代,還有文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所謂國典,就是隻有帝王才能操持,平民百姓不能僭越。日月分別掌管一天的晝與夜,帝王選擇在這一天祭拜日月,是一種虔誠莊重的國家儀式。

不過摒去人間的儀式性,從節令本身看,二分日也是極有趣味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中國最早的物候曆法,裡面寫道:“初候,元鳥至。”元鳥就是燕子,古人認為這種鳥“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禽鳥特意挑選一年中如此特別的兩天往來,頗具性靈味道。

春分是春天最“正中”的一天,如唐末宋初徐鉉的詩《春分日》雲:“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有人認為,春分和秋分對古人之所以如此特別,恐怕也和它這“正中”的地位有關。

我國自古貴和尚中,國家是“中”國,民族是“中”華民族,別看“中”字寫法簡單,在浩如煙海的漢字中,這個字可稱獨特。宋儒朱熹在他的《近思錄》中記錄過這麼一則對話:“‘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為中;一家則廳中非中,而堂為中;言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為中。’”在不同的場合,“中”都是不同的,只能心中意會,不可言傳道明,可見其中深奧的講究。

在為人處世的引申義上,則可舉四書裡的《中庸》為例。“中庸”之道被古人稱為“中道”,長期以來,都被中國人奉為修身做人的基本準則。“中庸”二字解釋起來,最通俗的解釋就是“掐頭去尾只取中間”,在人,就是為人處世“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在物,就是中軸線;而在節氣上,便該是春分和秋分了。

進入春分時節,春天裡的一切景緻,窗外青色的濃度,也到了恰好“居中”的時節。宋代蘇軾寫過一首《癸丑春分後雪》的詩,曰:“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蘇軾觀察細緻入微,詩句的確最能涵蓋我國各地春分時節的模樣:雪漸見稀,桃李半開,梅花未腐,柳絮漫飛,時而乍暖,旋即又寒。所謂“造物難料”,意思是,大家還是備著“倒春寒”時穿的衣服吧!

可見在古人看來,春分時節很靈活,很通融,可上可下,冷熱忽忽都在一線間,的確很“正中”、很“中庸”。

TAG標籤: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