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穀雨公祭倉頡儀式,穀雨節氣習俗

穀雨時節,我國民間各地有著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習俗,如祭海、禁殺五毒、走穀雨、喝穀雨茶等,而在我國陝西地區,在穀雨時節則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民間祭祀活動——穀雨公祭倉頡儀式,那麼今天的二十四節氣就為你介紹這一地方節氣民俗。

穀雨節氣習俗:穀雨公祭倉頡儀式

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象形文字的創始人,世代遵為文字初祖。據《山海經》、《水經注》、《策海·六書》、《河圖玉版》、《淳化閣帖》、《陝西金石志》、《洛南縣誌》等古籍和洛南當地民間傳說,倉頡隨黃帝南巡時來到洛南保安陽虛山下,他“登陽虛之山,臨玄扈洛汭之水”,承神仙託夢,得靈龜負書,“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公元前2800年左右,黃帝史官倉頡在洛河旁受“元扈鳳圖”、“陽虛鳥跡”的啟示,創造了鳥跡圖形字元,並將其中二十八字手書刻於元扈山峭壁之上,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洛南人民為了紀念造字始祖,傳承民族文明,便在造字之地——洛南保安許廟村為倉聖立廟,並於每年穀雨之時,舉行祭祀活動。

洛南穀雨祭祀倉頡,大約在春秋時期就已有之。起初以民祭為主,地方團體組織,區域涉及洛南、商州、藍田、渭南、華陰等方圓幾百裡之地。每年穀雨時,香客們手持香表,提著供品,從四鄉八鎮來到許廟,祭拜上供。

供品多以麵食蒸制,上盤花鳥蟲魚,栩栩如生。這種形式延續幾千年。清光緒三年(1877),洛南縣令伊允楨於縣城東街倉聖祠,首開穀雨公祭倉頡典禮。從此,祭祀活動由民祭上升為官祭,不僅規模擴大,規格提高,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祭祀程式。後歷任縣令均有公祭。

洛南祭祀倉頡有一整套隆重的祭祀儀式。據調查瞭解,早年祭祀時用八抬大轎抬倉頡牌位繞城遊行,牌位要用專門製作的旗、鑼、傘、扇護威,音樂以地方民間嗩吶演奏,曲牌有《迎客曲》、《雁落沙灘》、《百鳥朝鳳》等。要求遊行隊伍衣冠肅整,緩步前行。遊行結束後,於倉聖祠內貢獻品,縣官作主祭人並作祭辭。隨後是群眾祭拜、獻禮等。全城舉力、三天慶賀活動,演出戲劇、社火等。

2001年,洛南縣人民政府在縣城首辦倉頡文化藝術節,2008年穀雨前夕,縣政府又在縣城南坡新建倉頡園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將這一民俗文化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現今的祭祀儀式,繼承了傳統祭祀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又根據社會發展,賦予了新的時代元素和表現形式,更加姿重熱烈,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對弘揚倉頡精神,促進文化建沒,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倉頡造字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傳統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愈來愈引起了國內外華人和專家學者的關注,“穀雨公祭倉頡典禮”這一民俗形式,不僅有效的繼承、弘揚和傳播了中華漢字文明這一主題文化,而且起到了激勵人民群眾發揚先祖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保持社會穩定和諧、不斷追求社會進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