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理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八字命理/列表

“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楊筠鬆生於竇州,是隋朝俚僚渠帥容州刺史楊驃的後裔,楊筠鬆出生前父親楊叔偉早亡,是何姑的遺腹子,而他就是一代風水大師,對於理氣學有很深的造詣。本期的名人風水帶你去了解“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竇州(唐嶺南羈縻州)城外東西二川匯合處,一條巨大橫石鎖江,天生石壩形成的落差,形成瀑布,石壩底處,有一竇洞,貫通壩上游河底,形成羅旋般的大漩渦,叫作羅竇洞。唐朝時期,朝廷就以羅竇洞的“竇”字為州名,其實羅、竇二字,在嶺南古俚僚語中,都是洞的意思,如信宜土語地羅、水竇,就是說地洞、水洞。

楊筠鬆生於竇州,是隋朝俚僚渠帥容州刺史楊驃的後裔,楊筠鬆出生前父親楊叔偉早亡,是何姑的遺腹子。

【趕山鞭】
  傳說楊筠鬆小的時候能預知晴雨。當楊筠鬆還在娘肚子裡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死了,母親還懷著他改嫁不久,便生下了他。有傳說講,當他出生剛脫離母體時,小手中緊緊抓著一段臍帶,民間俗稱為“柴金馬鞭”。

臍帶乃連線胎兒和胎盤之血管,又腥又臭,民間總認為是不潔之物。接生婆輕輕挪開楊筠鬆小手,拿下臍帶,取來一把幹稻草點燃,將臍帶丟入,一齊化為灰燼,然後將之倒入尿桶,潑在屋後的菜地上。誰知過了幾天,菜地裡竟長出一株不知名的小樹,且越來越大。更怪的是樹枝上有一朵鮮花,一年四季,常開不敗。楊筠鬆每天都要圍著這株奇異的樹玩耍。

久而久之,楊筠鬆例對這朵鮮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他發現凡是花瓣綻放,這天便要下雨。花開得越歡則雨下得越大,小開則小雨,若花瓣緊閉則當天烈日晴空。楊筠鬆將之稱為“晴雨花”,憑花開花合來預知天氣。

久旱後的一天,村民抱怨天不作美。楊筠鬆聽到後卻說:“別急,馬上就有雨了。”話剛說完,突然天上烏雲翻滾,雷電大作,一場滂沱大雨即刻傾盆而下,大家頓時喜笑顏開,都說楊筠鬆是“聖旨口”。

原為楊筠鬆看到院子裡一株不知名的樹突然綻放出一朵鮮花,就脫口而出說天要下雨了。

只是後來有一天,楊筠鬆與鄰居小孩外出玩耍嬉戲,竟忘了給家中黃牛喂草。等他記起該回家喂牛時,黃牛飢餓不堪,已掙脫韁繩,將菜地的蔬菜吃個精光,那棵能以花預知天氣的小樹也被吃得只剩一條樹幹了。楊筠鬆見狀號淘大哭,死命用那小樹幹鞭抽打黃牛,黃牛沒有損傷,卻把周圍的石頭抽打得四處滾落,從此楊筠鬆再也不能預知天氣的變化卻意外地得到趕山鞭。

“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第2張

【鐵燈盞】
  話說竇江一直不被水界重視。水族南海龍王隨便派了一個老龜,帶著一條赤皮小蛇沿鑑江而上,到了竇州,看到兩水合在一處,兩邊青年清秀。在竇州城外東西二川匯合處,一條橫石鎖江,天生石壩形成的落差,形成瀑布,石壩底處,有一竇洞,貫通壩上游河底,形成羅旋般的大漩渦,叫作羅竇洞。羅竇洞猛水衝出一大水潭,深不見底,因是兩江匯合處而稱為三叉海,烏龜赤蛇不由大喜,就把水府治地設立在竇江的三叉海石壩下。

三叉海下邊有一個小島嶼,叫小瀛洲,小瀛洲對岸有一座北帝廟,北方五行屬水,南方的水,由北方來,北帝屬於水神,控制水源多寡,因而竇州民眾供奉北帝,以求風調雨順。

楊筠鬆自得了九天玄女的天書後,愛不釋手,因貪圖清靜,常常跑到河邊的北帝廟,找老道人借小船去小瀛洲看書,有時楊筠鬆看得入迷到天黑,覺得還過癮,索性把北帝廟的神臺上的一把鐵燈盞一同借來。老道人看到楊筠鬆如此痴迷,便把鐵燈盞送給了楊筠鬆,並說:“此燈是北帝的神臺燈,在廟中供奉了多年,想也有了靈性,你就隨身帶著它吧,它對你也許有用。”楊筠鬆說:“有了它,我便可晚晚夜讀了。”老道人呵呵大笑。

一晚,楊筠鬆在小瀛洲上參悟天書,忽然聽到小島傍邊一陣水響,楊筠鬆藉著燈光望去,只見水面上兩道波浪,直向羅竇洞石壩潛去,楊筠鬆看得清楚,這是一個大烏龜和一條赤長蛇。一連幾天,都看到這現象,有一天,楊筠鬆終於忍不住了,去問老道人,老道人說道:“果然是這兩孽畜,當年黑帝修煉,不食人間煙火,腸胃總是作亂,黑帝把腸胃取出,不想被它們逃跑到南海,總也尋找不著,不想躲到這裡來了,它們在這裡靜靜修行也罷,連續現身必有異行,筠鬆,今晚隨貧道看看,記得帶上你的燈盞!”

卻說龜蛇變現方成,水精黑靈(烏龜)、火精赤靈(修蛇),心中總也不安份,看到南海水族龍子龍孫各霸一方,鑑江雖小,也安放了龍孫敖業為江龍王,自己所在三叉海,也只一河灣地盤,不禁有了擴充地盤的打算,只是法力還未到家。龜對蛇說:“竇江雖小,但是我們巡了幾天,發現地勢還可以,加高石壩,可集二川之水。”蛇對龜說:“竇州城低窪,只要我築壩你放水,定會成一個湖泊,我們兄弟也可搞個湖龍王做做。”

說著,不禁得意起來。龜問:“就今晚了?”蛇說:“好!就今晚吧!”等三更半夜龜蛇潛出,見石壩上站著一老一少二人,蛇說:“今晚怎麼了?這麼夜還有人?”龜說:“管他幹什麼?用他們一同祭壩!”蛇念動咒語,只見忽然狂風大作。石壩上空飛來數塊巨石,轟然半天砸下,一陣煙塵水霧間,石壩被堆高了大半。龜也念動咒語,只聽遠方暴雨隆隆,河道上洪水急升,一下淹到了竇州城下。

龜蛇哈哈大笑,只聽旁邊也有人哈哈大笑,把龜蛇嚇了一跳,只見傍邊站著一老一少二人。蛇問:“你們不是壓在石壩下了嗎?”老道說:“誰這麼笨?看到飛沙走石還不快跑?”龜質問:“你們是什麼人?”老道說:“我是你主人!”只見一遍金光,老道變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黑衣黑甲。龜蛇大驚,轉身要跑。老道伸出左腳踩在龜上,跨右腳踏在蛇上,楊筠鬆這才發現那老道是北帝化身。

北帝對楊筠鬆說:“今日機緣巧合,也是風水還回燈找到了主人,附耳上來傳你口訣。”北帝對楊筠鬆耳語了幾句,只見楊筠鬆點亮燈盞,口中念著咒語,一時洪水倒退,石壩還原。原來楊筠鬆手上的鐵燈盞叫“風水還回燈”。

“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第3張

【天書】
  楊筠鬆年少時修煉,在竇江小瀛洲得罪了信義縣令,被官兵追殺,逃到旺將天馬山下,不想山高絕崖眼看無處可逃,情急之下,闖進一座三間破廟。但是廟中無處藏身,只好掀開神帳鑽進神櫥裡。官兵追了進來,舉著火把往神櫥裡照,眼看楊筠鬆性命難保,突然,神櫥裡刮出一陣黑風,吹滅了火把,將官兵颳得哭爹喊娘,狼狽逃竄。楊筠鬆道“多謝神明保佑,楊筠鬆一定重修廟宇,再塑金身。”

這時,忽聽得有人喊:“楊星主,我家娘娘有請。”楊筠鬆探出頭一看,原來是兩個青衣女童,便隨她們往殿後走。卻發現後面別有洞天。

一條石徑,松樹參天,溪邊奇花異草,柳綠桃紅,橋下翠竹茂盛,流水潺潺。楊筠鬆暗自驚異:在竇州這麼久,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麼好的去處?

再往前走,忽見一座大殿,楊筠鬆抬頭,看見殿上金碧輝映,龍燈鳳燭吐焰,異常奢華。兩邊都是青衣女童,玄女娘娘端坐在七寶九龍床上,九天玄女娘娘頭上綰著九龍飛鳳金叉髻,身穿金縷絳綃輕衣。腰繫藍田碧玉帶曳長裙,手持白玉圭璋,舒擎河山水紋彩袖。楊筠鬆趕緊施禮。

九天玄女把楊筠鬆娘娘請到大殿內,命童子獻茶。兩下青衣女童,執著荷花寶瓶,捧過茶來,斟在玉杯內。一個為首的女童,執玉杯遞茶,接過玉杯,一飲而盡,頓覺覺得如飲甘露,滿口生香。推薦其它名人風水:中華風水學史上的開山鼻祖——黃石公

玄女娘娘賜茶三杯,說道:“我奉玉帝之命,傳你兩卷天書,望你輔國安民。”

青衣童子去屏風背後的玉盤中托出黃羅袱子,開啟包著的兩卷天書,遞與楊筠鬆。楊筠鬆看時,一本是《皇帝龍首經》,還有一本《太一遁甲六壬步鬥》疊在下面,楊筠鬆將天書藏於袖中。

九天玄女娘娘說:“這兩卷天書,只可你一人觀看,因而只有你能看到上面的內容。”楊筠鬆拜退出。走到橋上,女童說:“你看橋下有兩條龍。”楊筠鬆探頭往橋下看,果然看到有二龍戲水。女童猛地將楊筠鬆往橋下一推,楊筠鬆驚叫一聲醒來,發現還坐在神櫥子裡,原來是做了一個夢。可是嘴裡卻有淡淡的茶香,再摸摸袖中,果然有兩卷天書。

傳說楊筠鬆先生三件寶物,正是他得以成為風水堪輿大宗師的神物,在信宜石狗嶺的風窖與雨窖據說是風水祖師楊筠鬆少年時所發現。他用三件寶物求來了甘露,為民眾所讚頌。

“救貧仙人”楊筠鬆的風水故事精選 第4張

【楊筠鬆與石狗嶺】
  傳說楊筠鬆少年之時,就喜歡行山看勢,尋龍點穴,有一次他登臨縣城東遙望的石狗嶺。只見此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與黑石嶺相對,如蹲獅踞象如門。上石狗嶺山頂豁然闊廣,山間怪石棋門據守,山溪泉流如湧,遠處群山湧現,山脈來龍氣勢磅礴,丘延翰《天機素書》注:“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石狗嶺正是雲霧山脈聚氣之地,納整個山系的龍氣,楊筠鬆深有心得。面對如此藏風得水、龍盤虎踞的佳地,楊筠鬆喜出望外。

登高尋去,發現有大石似乎是龍的嘴臉,筠鬆發現了其中的妙趣,爬到石上觀看,見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窖口寬數尺,窖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怪石嶙峋,將雨則潤,銀珠欲滴,稱為雨窖。

楊筠鬆曾得到過異人傳授的三件寶:趕山鞭、無字天書、鐵燈盞,他發現石狗嶺有龍伏此甜睡,只是這次遊歷,未曾帶寶在身,故未作打算。

過了一年,粵西天旱未雨,每天天空都是湛蘭湛蘭的,連一絲雲彩都沒有,太陽毒毒地燒烤著大地,地頭山坡的野草晒得枯黃,田裡的土乾裂得一塊一塊,禾苗耷拉著腦袋,眼看就要顆粒無收。推薦文章:風水名家手筆——伍子胥與蘇州古城風水

農民天天抬頭望著天,期盼天天老爺老善心,下一瓢潑大雨,拯救萬物生靈,他們用民間各種辦法祭天求雨,請蒼天不要殃及子民。有人堆集乾柴,點火燃燒,祈禱管水之神河伯見火賜雨救之。有人在雷神廟前焚香跪拜,求雷神爺催雲助雨,對付旱災之神。但是這些都不靈驗。

楊筠鬆此時正在生病,躺在床上。聽到外邊的鄉廟鞭炮斷斷續續,連忙支撐虛弱的身體,帶上三件寶貝,牽著一匹小馬向石狗嶺方向馳去,由於出行匆匆忙忙,加上帶病在身,楊筠鬆竟然在馬背上暈倒了,被一個老農救起,老農把家中留種的白豆熬了一鍋粥喂灌下,楊筠鬆才甦醒,楊筠鬆感謝老農施食之恩,此後這地方被叫作“飯豆坡”。

楊筠鬆來到石狗嶺下,在山間的一處出水窿尋到半盞積水,用鐵燈盞裝上,支撐虛弱的身體爬上了龍頭大石,把鐵燈盞的水灌下雨窖,念動無字天書咒語,一時天空黑沉了下來,楊筠鬆揮動趕山鞭,一陣地動山搖,向南招來風,向北召喚雨,山中的睡龍被楊筠鬆的法術驚醒,沿山勢下衝,在山崖壁盡頭一躍而起,一時甘霖盡布,竇州百姓歡呼相告慶賀,石狗嶺飛龍騰飛,因而官府地方誌記稱為“龍山”。

巨石如龍露出山體的龍腦袋,又稱“龍窖”,而粵西唐朝還是俚人的領地,對狗崇拜,以狗為圖騰,認為狗是上天安排下的靈物,看到巨石如蒼狗哮天,因而稱呼該嶺為“石狗嶺”。

對楊筠鬆呼風喚雨救百姓這件事,古代當地百姓曾在山下建有楊公詞,明朝漢族移民增多,楊公詞被改變為管水的北帝了。

【石狗嶺風水說】
  石狗嶺風水說:龍山起祖向南行,行度冉冉,石狀雄據,屯起石人撐天,大開雲錦帳,披髮羅猴,木火仙橋而仙帶飄,真龍漂渺轉水轉金,開屏列帳左纏右扶,帶倉帶庫,如大鵬展翅,龍勢美若吞山河。

再看主星,星端而嚴,穴位低沉,再看前面,眾星拱照,群情激盪,如萬國朝皇庭,左有旗右有鼓,前有案後有屏賬,左右有龍虎砂環抱,邊處有官星朝服,前面文星作案,一重重的如七星屯兵,後可看到石狗拖著尾巴,遠遠地打鼓相送,肘下帶劍帶印,一定蔭出內閣之臣,內堂有寶劍現於前,一定蔭出公侯平步青雲,案外萬峰屯聚如螞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