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北平郡、天水郡等,整理田姓郡望大全

解讀百家姓田姓。整理田姓郡望大全,其中有北平郡、天水郡等。田氏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六百四十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4%左右。

整理田姓郡望大全 北平郡、天水郡等

田姓起源之郡望

北平郡:戰國時期燕國始置。秦國滅燕國後沿用,轄地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治所在薊縣,如今北京當時屬廣陽郡,與右北平之間隔著漁陽郡。西漢時期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居右北平”。三國時期北平屬燕國,右北平北部為東鮮卑(後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狹,漁陽不變。西晉時期,燕國並漁陽郡。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東晉十六國時三郡轄地多有變化,燕國時稱燕國時稱燕郡,漁陽時設時撤,北平較穩定。晉、魏時期,北平郡遷新昌(今河北盧龍)屬平州(州治在遼西郡),今地當時為燕郡,為幽州州治所在。漁陽屬幽州。隋朝時期,撤遼西郡,北平郡治不變。漁陽郡治還至現薊縣。今地屬涿郡,轄地廣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長城與突厥相接,郡治時稱薊縣。唐朝時期北平郡改為平州,唐開元二~天寶二年(公元714~743年)為安東都護府,漁陽分為薊州和檀州,北平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樑國時,北京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後唐依舊。晉朝時期割與契丹。

國時期,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為南京析津府,屬平州。金國時期,亦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內蒙古赤峰南、寧城西,稱北京大定府。今北京為中都大興府。“北京”第一次出現。北平未出現,原地為平州。元朝時期,今北京為大都路,轄大約京津兩市。北平未出現,原地為永平路。北京未出現。明朝初期,北京稱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現。明成祖遷都前改北平為北京,實行兩京制,遷都後亦稱京師。“北京”出現,“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關,襲用明朝稱法。清帝遜位,袁世凱竊權,拒絕南下,國民政府被迫遷往北京,北京名稱不變,北平未出現。北洋政府倒臺後,國民政府駐南京,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己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復改北平為北京,定都於此。“北平”至此消失。

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八年級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九年級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平涼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平涼入秦國的版圖,屬北地郡。漢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境),平涼全境改屬安定郡;東漢並涇陽入朝那,平涼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烏氏二縣。三國時期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恢復了涇陽縣。西晉又廢涇陽縣,新置都盧縣,平涼市境東部屬朝那縣,西部屬都盧縣。

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前秦永興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初治高平鎮,後治鶉陰),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以後,前秦苻堅曾以平涼為根本,向後秦反攻:夏赫連定曾即皇帝位於平涼。

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於西北部治平涼縣,屬長城郡。是平涼市建制的開始,距現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時期,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廢郡置州,平涼市屬原州,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又廢州置郡,改屬平涼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唐朝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奠定今平涼市城址,距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憲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於平涼,平涼市廢。

廣明初復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復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貞據鳳翔稱岐王,渭州屬於岐,歷後梁。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滅岐,渭州屬後唐。後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涼市的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市,屬涇州;後晉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屬渭州。宋朝時期,仍為渭州治所,屬涇原路,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駐地,與西夏接壤,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至宋大觀二年,共領涇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會州、德順軍、鎮戎軍、懷德軍等五州三軍,遂代涇州、原州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涼軍,設節度使。金國開六盤道,在金國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涼府,轄五縣,屬鳳翔路。平涼市為府治所。元朝時期仍以平涼為府,轄三縣,屬鞏昌總帥府,並潘原縣入平涼市,平涼市仍為府治所。自此,平涼市的轄境再未有大的變動。明朝時期的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關內道;平涼市仍為府治所。

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屬陝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府,仍設道。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後改為涇原道,設道尹。

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復華亭縣。1964年甲辰1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2002年壬午9月,平涼撤地建市。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幷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地區。

鳳翔郡:亦稱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裡(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幹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TAG標籤:北平 田姓 天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