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汪姓人口由古至今的遷徙傳播情況

解讀百家姓汪姓。看汪姓人口由古至今的遷徙傳播情況。汪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二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3%左右。

汪姓人口由古至今的遷徙傳播情況

汪姓起源之遷徙傳播

遷入臺灣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臺灣島,《臺灣通志·人民志》關於臺灣開發的一節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時,所轄領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今澎湖)”,經常被周圍島上的夷人上岸來搶掠東西,殺擄人口。為防止騷擾,起初,每年遇有南風起時,汪大猷便派兵守衛防備,但是反覆如此兵士疲憊,耗費軍資,還是防不勝防。於是親自登島,造屋200間,派遣將領兵士分別駐守,夷人不敢再來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傳》中也有記載,汪大猷當是汪姓入臺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淵也曾自泉州渡海峽登島,在其《島夷志略》一書中,對澎湖(臺灣)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態作了詳細的記述。而汪姓定居臺灣在清代,始遷者多為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廣東人。臺北三垂鎮《汪氏族譜》稱其來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縣),後自歙縣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寧(今安徽休寧縣),而後入閩,居泉州之天馬山”。後由閩入臺。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汪仰瞻入墾竹北——堡苦令腳(今新竹市古賢裡);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潤居臺灣府,是年中武舉;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東文開墾於翠竹北——堡舊港莊(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廣東人汪淇楚開墾於竹北二堡紅毛港(今新竹縣紅毛鄉);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廣東人汪復隆開墾於今苗栗縣卓蘭鄉;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臺南市,時年中舉人。

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發展成為臺灣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臺灣文獻委員會對臺灣姓氏進行了一次調查,在當時臺灣的737種姓氏、828804、戶居民中,汪姓有1259戶,按戶數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在分縣統計資料中,汪姓人在臺北有205戶,新竹5l戶,苗栗8戶,臺中l戶,南投79戶,彰化176戶,嘉義171戶,臺南76戶,屏東5戶,花蓮6戶。以城市統計臺北市104戶,基隆市160戶,陽明市38戶,臺中89戶,臺南80戶。其中以臺北縣和基隆市為最集中地。

遷入港澳

香港、澳門與內地地緣鄰近,為內地居民的遷入提供了方便,這兩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還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如香港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貫上海,公司主要經營、產銷各種微型發動機,是世界三大微型發動機製造商之一,1996年擁有財富3億美元。香港太平協和集團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汪世忠,祖籍廣東東莞,生於臺灣,與兄長汪世昌、汪世華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協和公司及美國協和集團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協和公司,經營液晶體顯示錶及手錶元件貿易。後又到深圳設廠,其生產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陸十分暢銷。另外,還經營零售百華、物業發展和電訊服務,其中零售百貨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寧波等地均設有商場,估計資產約3億美元。

徒居海外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內戰不斷,水旱頻仍,廣大人民在水深火熱中度日,而在此時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和開發,資本主義市場對於勞動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人民紛紛遷往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地謀生,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當地紮下了根,有的還做出了較大成績,如泰國的汪東發,祖籍廣東揭陽縣,為泰國兩儀糖業集團董事長。兩儀集團是泰國最大的糖業集團之一,約佔市場的15%—20%。除了糖業之外,兩儀集團還經營金融業、房地產業、製造業及採礦業等,1996年時家族財富已達10億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