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朱家峪——與皇帝同宗的齊魯第一古村

  解讀百家姓朱姓。走進與皇帝同宗的齊魯第一古村,朱家峪。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 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朱家峪——與皇帝同宗的齊魯第一古村
  據傳,戰國時期便有廬於此,原名城角峪,朱氏於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與皇帝朱元璋同 宗,復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雖歷經六百年滄桑鉅變,仍完整的儲存了原來的建築格局, 古風古貌。古村為梯形居落,上下盤道,高底參差,錯落有致。三面環山,南接胡山,西連胡 山森林公園,北臨齊魯世博精品園;域內面積七千畝,有祠廟、樓閣、石橋、故道、古泉等大 小景點八十餘處,系休閒、旅遊、度假的一方寶地。

  章丘自古多寶貝,人傑地靈。說遠的,距今四五千年,以黑陶文化為代表的龍山文化的發 祥地就在城西城子崖。說近的,中國近現代工商業發展史上蜚聲全國的“祥”字商號創始人孟 洛川及其家族就在城北舊軍村。因而,朱家峪這座頗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便像大樹下的無名草一 般,被罩了個嚴嚴實實,無人知無人曉。雖然村子緊靠309國道,西距山東省會濟南僅45公里, 但多少來往的人卻總與其失之交臂。也正因如此,村子的古老風貌,也可以說是“原生態”才 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儲存下來,而沒有像其他一些古村鎮一般變得面目全非。

  據《章丘地名志》,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後改稱富山峪。明洪武初年,朱氏家族自河北 棗強遷到該村。因“朱”為國姓,據考該村朱氏確與朱元璋同一脈系,便攀上高枝改村名為朱 家峪,遂認朱良盛為本村朱氏一世開基祖。算起來,距今有600多年了。

  朱家峪村被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第一標本”,至今仍完整的儲存了原來的建築格局 ,古風古貌。古村為梯形居落,上下盤道,高底參差,錯落有致。古村域內面積七千畝,有祠 廟、樓閣、石橋、故道、古泉等大小景點八十餘處。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豐厚,系休閒、 旅遊、度假的一方寶地。

  朱家峪東南西三面青山環抱,北面是廣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師椅上。村口在北 ,一進村便像打開了一部史書。村裡人少,外來人更是稀罕,一派寂靜。陣陣蟬嗚外,偶爾傳 來幾聲犬吠雞叫。很遠就可聽到收工下坡的人與老槐樹下納涼的老人打招呼的聲音。

  穿過已是斷牆殘垣的圩門、哨門,在泛著幽光的山石古道、石橋的引導下,走過一座座房 簷上長滿衰草的石砌老屋,推開一扇扇斑駁的黑漆大門,都會找到些久遠的故事。房前屋後那 沉睡已久的石碾、石磨、石臼、石缸、古井和鑲在牆上的拴馬石,也都會成為那首古老鄉謠的 美麗音符。

  與江、浙、皖、贛那些富豪雲集、雕粱畫棟的古鎮迥然不同,朱家峪樸素而天成,絕無奢 華與氣派,少了許多脂粉氣。由於是典型的北方山鄉,村民自古生活簡樸,男耕女織,民居、 橋樑和古道也就地取材,靠山吃山,以石築造。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門望族、書香世家也不 追求排場,院井根據地勢巧妙安排佈局,在質樸中多了些書卷氣。可見村裡人始終遵循《朱子 治家格言》中“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和“耕讀傳家”的古訓。那些祠堂、樓閣、圩門等也都 體量不大,巧妙地躲藏在綠樹、山石中,給人一派與世無爭的逍遙景象。

  與江北平原的村莊也有不同,朱家峪房舍佈局不是傳統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橫平 豎直,排列有序,而是順山就勢,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那一條條山徑古道,蜿蜒起伏,幽深 靜謐,撲朔迷離,常常會令初來乍到者找不著北,使這座村子多了幾分神祕。

  從進村的第一道門——禮門開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鋪就的古道中央 ,嵌有兩溜大塊青石,形似鐵路,村民們形象地稱其為“雙軌”古道。“雙軌”不為好看,而 有其獨特的用途。早年村裡就規定,走路必須靠右行,兩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這與今天 的交通規則不謀而合。古道的盡頭便是連線各家各戶的小徑,為了防滑,斜坡上的道心用的是 沙石而不是青石。有趣的是,在村的中央,還有兩座清康熙年間修建的青石拱橋,上下皆可行 人走車馬,大雨時,橋下亦可行洪。橋身青石壘砌,不用灰漿,雖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依然堅 固如初。有專家說這是現代立交橋的雛形。看得出這小小的山村從始建之初就經過高人指點, 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懷。

  如果說山是骨架,那麼眾多的泉水和古井便是這村子的血脈了。據襯裡人講,全村共有聖 水靈泉、長流泉和半井龍泉等大小泉眼、古井20餘處,雨水豐沛時泉湧成溪、成河,順勢而下 ,向北穿過整個村子,也給這村子帶來了靈性。如今朱家峪雖已連續四年大旱,但村民飲水尚 未出現危機。

  有水便有橋。奇怪的是這小小山鄉還曾大興修橋之風,擁有大小橋樑30餘座。 除了那兩座 古立交橋外,村裡八大景之一“壇井七橋”便成為石橋最為集中的地方。在村東南山下有一口 小肚子大的古井,故名壇井,井畔小河之上東南北三面建有七座小橋,而且拱橋、板橋形態各 異。水盛時橋畔村婦洗衣、孩子嬉鬧,宛若江南。

  為了保護好美麗的家園,1 9世紀中葉村民們在村西北雁落山和村東北的東山之間築起一 道長一公里高約三至五米不等的石圩,中間築了東西兩個圩門,門樓上有了望臺和箭垛口,下 為拱形門洞可行人通車。石圩內還有第二道防線,設東、中、西三座哨門,可謂戒備森嚴。如 今石圩已坍塌損毀,僅剩殘牆,但圩門(禮門)和東西兩哨門保留下來,成為獨特的景觀。

  如今,在朱家峪還保留著一座完整的私塾,是一個緊湊的四合院,右邊是廚房,左邊是書房, 正對著主人的居室的則是一座兩層的藏書樓,它的主人朱逢寅,因為教出了兩個有名的舉人, 被皇帝賜予了明經進士的榮譽稱號。

  村內有一座朱氏家祠,則體現了朱氏家族重視文化的傳統。“光緒年間,1893年,朱 家朱鳳皋考取了五品舉人,因此立這個旗杆座,自古以來這個建築就叫旗杆座,這是做官的一 種標誌。再看上面那個七星圖,這裡也有一個故事,就是宋代理學家、哲學家、東方文化的傑 出代表朱熹,他也是儒家學派正宗繼承人,他下生的時候,臉上右臉部有七個黑點,像天上的 那個北斗星,這是朱氏家族文運圖騰,以此激勵朱氏後人要刻苦讀書,以求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

  學堂介紹摺疊編輯本段

  鴉片戰爭以後,盜賊蜂起,在朱家峪這個封閉的山溝裡,村民們的安全和財富受到了威脅 ,於是他們在周邊的山上修建了一道防禦性的圍牆。成功地阻止了盜賊們的搶劫和掠奪,但堅 固的山牆卻擋不住時代發展的腳步,在這個封閉的山村,也出現了遙遠的德國的染料桶。隨著 中國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朱家峪也不能再繼續往日的舊夢。20世紀初,朱家峪開始有 了新式教育。

  1932年,開明人士朱連拔、朱連弟創辦了朱家峪女子學校,這是中國農村地區較早 的女子學堂,在此基礎上,幾年後,朱家峪開辦了山蔭國小,校門是仿照當時培養革命軍官的 黃埔軍校校門所建。

  今天,從山腳下的新村穿過那古老的門洞,便會如時光倒流一般,將你帶回那舊日的年代 ,朱家峪的水井、房屋、道路和橋樑,是中國北方山區村落建築的典型,它濃縮了中國古代農 民一段艱苦創業的歷史,凝聚了中國北方農村一縷濃郁的鄉情。

  景觀介紹摺疊編輯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