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起名/列表

端午節名字的由來,紀念屈原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四大重大節日之一:端午節,還有著很多節日習俗。中國節日有著很多,其中大多是來源於民間相傳的紀念日及歡慶日,還有著很多法定節假日

那麼,本期一起來了解端午節名字的由來

紀念屈原?端午節名字的由來

端午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陽、天中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娃娃節、五月節,等等。這些名稱的產生時代不一樣,涵義也不同。在東漢以前,端午節一般直接寫作五月五日。但是,戰國時代的《夏小正》寫做仲夏午日,就是五月第一個午日的意思。原因是:上古時代端午節是在五月的第一個午日。我們所說的“端午”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第一個午日。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人周處的《風土記》。《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意思是端午節要煮鴨子、吃粽子。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端午”的涵義已經通俗化為五月五日,而不是五月午日了。唐代以後,端午一詞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稱為“端午”,後來逐漸專指五月初五。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TAG標籤:紀念 由來 端午節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