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姓氏名人/列表

鄭國與澤惠後人鄭國渠的故事,功在千秋

鄭姓已有歷史三千多年,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鄭姓在歷史上也曾輝煌過,並且也出過不少名人。今天為您講述戰國時期韓國卓越的水利專家鄭國與澤惠後人的鄭國渠之間的故事。

功在千秋!鄭國與澤惠後人鄭國渠的故事

鄭國,戰國時期韓國卓越的水利專家,韓國水工(官名),出生於韓國都城新鄭(現河南省新鄭市),生卒不祥。參與過治理滎澤水患以及整修鴻溝之渠等水利工程。後來被韓王派去秦國修建水利工事,從而“疲秦”,而鄭國渠修建之後,關中成為天下糧倉,贏得了“天府之國”的美名。雖然鄭國作為間諜不成功,但是作為一名卓越的水利專家,治理水患,改變了關中農業區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為富饒之鄉。鄭國渠和都江堰、靈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記者 楊宜錦 新鄭播報 巴明星 文/圖

臨危受命 謀劃“疲秦之計”
周赧王59年(前256年),強大的秦國攻佔了韓國陽城(今河南登封市東南)、負黍(登封市西南),斬首4萬。秦昭襄王53年(公元前254年)因害怕秦國滅亡韓國,秦昭襄王便親自入秦求和。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秦國又大舉伐韓,攻佔了韓國的成皋(今滎陽西北)、滎陽(今滎陽東北),將侵佔的土地合建為三川郡(治所滎陽)。韓國危在旦夕,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當時,韓桓惠王聽說秦國喜歡興辦大型土木工役奇事,便派水利專家鄭國去秦,遊說秦王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興辦水利,想以此消耗秦國的財力和兵力,以至精疲力竭,自動放棄吞併六國計劃。

公元前246年,鄭國奉命來到秦國,拜見秦王嬴政,講述了韓王求和之意,又勸說秦王大辦水利工程,灌溉農田,增加農業收入,以此富國強兵,統一諸侯。秦王久有吞併諸侯之心,很支援鄭國興辦水利的意見,並讓他主持興辦秦國的水利工程。

鄭國帶領一班秦國官吏,跋山涉水,觀測地形,訪問百姓,制訂方案,徵得秦王嬴政同意,調動數十萬工匠,動工興建。鄭國選定在中山西麓水流湍急、地勢較好的瓠口,築一條攔河大壩,抬高涇水水位,並開鑿涇陽縣船頭村西北的瓠口,引涇水沿山腰東流,經過三原北地會合濁水,利用濁水和石川河的水道,再引水東流到富平縣、蒲城縣南,在晉城村流入洛水。

“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點,利用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讓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為保證灌溉用的水源,鄭國渠採用了獨特的‘橫絕’技術,就是通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濁峪河等河,讓河水流入鄭國渠,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了灌溉。就是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也可謂巧奪天工。”新鄭市市志辦靳錄說。

計謀敗露 秦王釋出《逐客令》
由於沿途地形十分複雜,工程量巨大,修了近十個春秋尚未完工。在水利工程進行中,秦國已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弄得人疲財空。同時,秦國內議論紛紛,認為鄭國大興水利,勞民傷財,牽制秦國東征,是別有用心的,一些大臣也勸秦王停止這項工程。秦王嬴政似乎認清了鄭國的目的,大怒,立即釋出了《逐客令》,要將各諸侯國來秦的人全部趕出秦國,並將鄭國抓起來,等待了解事實真相後再殺死他。

這時,也在《逐客令》之列的楚國人李斯上書《諫逐客書》,勸說秦王為了統一諸侯大業,要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秦王非常明辨是非,當即將《逐客令》撤回,升李斯為廷尉。又聽從魏國大梁人尉繚的建議,大量收買六國權臣。鄭國也向秦王坦誠相告:“始,臣為間,然渠成,變秦之利也。”秦王要殺鄭國,鄭國辯解說,修此渠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秦始皇於是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

逐客事件平息之後,鄭國再度被委任主持修建渠堰工程。整個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歷時10餘年,渠首設在瓠口(今王橋鎮上然村附近),從渠首到注入洛河處,全長300公里,灌溉田地4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渠成後,畝收一鍾(合今100餘公斤),關中之地成為沃野,大大增強了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隨著這項大型灌溉渠道和相應的配套工程勝利竣工,乾旱多鹼的渭北大地從此得到了河水自流澆灌。涇水東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富平和蒲城等縣,注入洛水。為紀念鄭國的功績,時人遂稱該渠為鄭國渠,以紀念鄭國的功績。

引涇灌溉 鄭國渠澤惠後人
鄭國渠投入灌溉不幾年,它的經濟效益就充分顯示出來。史書記載:“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可見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關中生產的基本條件;在改良當時關中大面積的鹽鹼地方面,更有預想不到的效果:灌水對土壤的鹽分有溶解、洗滌的作用;而涇水所含大量泥沙流入農田後,沉積在地表,又有淤地壓鹼的效果;泥沙中夾帶有豐富的有機質,又可起到肥田的作用。因此,灌區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田於何方,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插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秦國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發展,有了雄厚的經濟力量。

在鄭國渠通水後不幾年,秦國就首先滅掉了韓國,從而戲劇性地結束了圍繞鄭國渠工程所展開的這場驚心動魄的鬥爭。接著在以後10年間,兵強馬壯的秦國便先後吞滅了趙、魏、楚、燕、齊諸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我國社會長期分裂混戰的局面。 司馬遷在《史記》中,把關中水利的開發視為秦國能兼併六國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鄭國修水利對於統一中國是有貢獻的。

同時,鄭國渠開歷代引涇灌溉之先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作為主持此項工程的籌劃設計者,鄭國在施工中表現出傑出的智慧和才能。他創造的“橫絕”技術,使渠道跨過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攔入渠中,增加了水源。他利用橫向環流,巧妙地解決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問題,表明他擁有較高的河流水文知識。據現代測量,鄭國渠平均坡降為0。64%,也反映出他具有很高的測量技術水平,他是中國古代卓越的水利科學家,其科學技術成就得到後世的一致公認,涇陽縣群眾用“鄭國千秋業,百世功在農”的詩句稱頌他。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它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有著深遠影響。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