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姓氏名人/列表

奪嫡之爭下犧牲的衛氏良妃,滿清祕史

解讀百家姓衛姓。良妃衛氏,是康熙朝前中期的后妃,當時能獲得妃位的后妃僅僅五人,而良妃就佔其中一席位。燕北老人曾說她:“美豔冠一宮,寵幸無比”。那麼在奪嫡之爭下衛氏良妃是怎麼犧牲的呢?

滿清祕史:奪嫡之爭下犧牲的衛氏良妃

良妃(?-1711年)衛氏,滿洲正黃旗人,內管領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嬪。入侍宮中,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冊為良嬪,未幾晉為良妃。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享年應當在40歲以上。五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奉安於景陵妃園寢。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獲封妃位的五妃之一,並且是這五位后妃中,資歷最淺、生皇子最晚的一人。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祕史》裡說她:“美豔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氣”。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皇宮中,良妃成為后妃是根據正常的途徑,絕不可能是什麼有心計主動勾搭上皇帝。皇帝近身也沒有宮女服侍,出自康熙皇帝的《庭訓格言》:“明時宮女至數千,脂粉錢至百萬。今朕宮中計使女三百,況朕未近使之宮女,年近三十者,即出與其父母,令婚配。”這說明康熙帝身邊無近侍之宮女,都是太監服侍。

《宮女談往錄》中提到,清朝後宮制度十分嚴格,宮女不準隨便離開工作的宮殿,要離開宮殿,行走必須二個人一起。另外,皇帝除了去皇后宮中,也不會去後妃宮裡。皇帝要和后妃見面,都是由皇帝召后妃去皇帝的寢宮相見。在規章制度嚴格的清朝,那些宮女能隨便勾搭上皇帝的說法基本只是現代人的臆測。況且內務府選秀的秀女,本身也要經過皇帝的“御覽閱看”,說明內務府選拔秀女也是后妃選拔途徑之一。

另外,皇帝對良妃也是很有情義。良妃生前一直有晉升,康熙朝前中期的后妃中,生前獲得妃位的后妃僅僅五人,其中良妃就佔一席位。再看康熙朝薨逝的妃嬪,除良妃外,尚未見到有二篇祭祀祭文(皇后、貴妃等高級別后妃除外;其他薨逝於康熙朝的妃位有慧妃,平妃,敏妃等,敏妃只有一篇祭文,慧妃、平妃祭文未見。)而去世後由皇帝親自奠酒紀念並記錄在康熙朝起居注冊上的妃嬪(除皇后貴妃等高級別后妃外),也尚只見慧妃、良妃。

一般皇后、皇太后、太妃等的祭祀禮儀皇帝會親自出席,妃嬪大臣等的祭祀禮儀皇帝很少參加。而良妃能得到康熙帝親自出席其祭祀典禮,不得不說是莫大殊榮。良妃“辛者庫賤婦”的說法,出自雍正朝編纂的《清聖祖實錄》,康熙帝本人親筆所寫的未見。所以究竟康熙帝罵沒罵,尚且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