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雲南十八怪分別是什麼?,猜猜看

既然可以被譽為“植物王國”,那麼肯定是在植物資源方面有著極為豐富的一面。雲南有著十八怪。具體十八怪是哪十八怪,版本有點多,本期小編就將最新的這一版介紹給大家,本期雲南文化就將帶你去認識認識雲南十八怪都是些什麼。

猜猜看:雲南十八怪分別是什麼?

第一怪:竹筒當菸袋
  雲南十八怪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竹資源極為豐富,人們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蓆,甚至還用竹筒來背水、當鍋燒飯、燒菜,尤其以竹做菸袋令人稱奇叫絕。竹煙筒水中過濾過的煙氣既保持了旱菸的醇香,又消除了煙氣中的焦辣,滋潤了喉嚨,而且還有咕嚕嚕的聲音,用它吸菸,可謂聲、色、味俱全。

第二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山高路險,商品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當地人用稻草把雞蛋紮成串來賣,既解決了運輸途中雞蛋容易破損的難題,又便於買賣雙方公平計價,童叟無欺,極為便當。

第三怪:草帽當鍋蓋
  雲南各地草木茂盛,人們就用這些原料編織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種造型別致的工藝品。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往往將外形相似的草帽與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用草帽當鍋蓋。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因為吸溼,沒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透氣功能,既給蒸出來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極為實用。

第四怪:豆腐長毛才出賣
  雲南天氣較熱,不易儲存新鮮的食物,許多雲南人愛吃臭豆腐,乾脆就將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用稻草捂上幾天,直到長毛變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賣。據說清朝時康熙皇帝品嚐了雲南臭豆腐後,龍顏大悅,賜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燒豆腐攤遍佈城鄉。臭豆腐還可以煎、炸、蒸或醃製成腐乳,是雲南別具風味的地方佳餚。

第五怪:青菜叫苦菜
  滇中、滇南一帶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綠色菜類全年不斷,品種繁多,所以在內地被人稱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識別的特徵,而以口味為識別標準。因此,略帶苦味的青菜都被稱作苦菜。

第六怪:米飯粑粑叫餌塊
  雲南盛產稻穀,為便於外出攜帶乾糧,雲南人將蒸出來的米飯糰舂揉成餅,稱之為:“餌塊”。可以炒、煮、煎、炸。

第七怪:蠶豆數堆賣
  舊時代雲南商品經濟落後,市場交易不多,散佈在全省各地的鄉村市場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很少用秤,農產品都是以堆、以捆為單位出賣,花生、蠶豆等農產品亦不例外,也是數堆賣。

第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人食物來源極為豐富,人們不僅吃各種不同動物的肉和種類繁多的各種野菜,而且還吃苔蘚、竹蟲、蜂蛹和眾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螞蚱更是餐中常見的下酒好菜。由於雲南螞蚱個大,不多的幾個就可堆成一盤,所以說"三個螞蚱一盤菜"。

第九怪:草繩當腰帶
  過去雲南經濟落後,群眾生活貧困,在鄉村地帶草繩當腰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現在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草繩當腰帶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猜猜看:雲南十八怪分別是什麼? 第2張

第十怪:腳趾露在鞋子外
  雲南群山連綿,山高路險,而且氣候溫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腳汗。因而,露出腳趾的草鞋和布做的涼鞋由於涼爽方便曾經是雲南人普遍喜愛的鞋履。

第十一怪:松毛扭著賣
  在雲南眾多的樹木中,雲南鬆最為多見,森林中鋪滿了它的落葉。人們將這些落葉摟來扭成松毛鬏,用來生火燒飯,也用來燒烤鴨,別有一番風味。所以,舊時的雲南城鄉市場上隨處可見松毛扭著賣的景象,直到現在個別縣鄉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這邊下雨那邊晒
  在雲南奇異的山川地貌、多樣複雜的氣候環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後豔陽天”是十分常見的自然景象。特別在秋季,這邊下雨那邊日頭晒也就成了山區的一大自然景觀。

第十三怪:姑娘叫老太
  雲南民族眾多,風俗各異,內地人稱妻妹為小姨,在雲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揹著娃娃談戀愛
  過去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婚俗異彩紛呈,除阿注婚、搶婚外,有的民族盛行過婚後回孃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習俗,"揹著娃娃談戀愛"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風景了。

第十五怪:鞋子後邊多一塊
  雲南婦女擅長繡花做鞋,為了方便穿鞋和脫鞋,常在布鞋後做一個"鞋拔",並在鞋拔上精心地繡上一朵花,雲南人稱之為"鞋挹拔"。它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觀別緻。

第十六怪: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許多地方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稱,其年均溫度15℃,月均最高溫度和月均最低溫度分別為21℃和10℃,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頭隨處可見男女老少身著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裝,"四季亂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與北方人的服裝四季分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第十七怪: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在準軌(軌距1.435米)火車出現前,早在1910年就開通了米軌(軌距1米)火車,但由於高山大川、峰壑溝洞的阻隔,道路崎嶇難行,火車時速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無法與內地的火車時速相比。此外,雲南還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軌(軌距0.72米)火車,在上坡時,連人都跑不過。相比之下,滇境內的汽車速度則比火車快,加上汽車路要比火車路少繞一些道,因此人們出門趕時間辦事,汽車便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邊陲山高谷深路難行,雖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就修築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國人又在滇境內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雲南仍沒有一條與內地相通的鐵路,所以過去進出雲南,多繞道越南而行。就連顯赫一時的雲南都督蔡鍔將軍,1915年為了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也只能乘火車由滇越鐵路從越南潛回雲南。因而,早年的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也就被人稱之為一怪了。

TAG標籤:十八怪 雲南 猜猜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