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纏綿抒情而又清新明快的丁丁腔

丁丁腔的流傳已有兩百多年,丁丁腔歷史悠久,它是當地村民自娛自樂創造出來的戲曲,後來在不斷的完善中變得更加的特別和更加的有韻味。隨著時間的推移,丁丁腔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下面的江蘇文化為您帶來更多丁丁腔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纏綿抒情而又清新明快的丁丁腔

200多年前,江蘇北部徐州市銅山縣境內的利國鎮厲灣村、寄堡村一帶,就流行了“丁丁腔”這一古老劇種。後來流傳到蘇、魯、豫、皖接壤一帶,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但由於唱腔較難學,又無專業藝人,所以教帶徒弟較困難,當時只有以村莊分散組成小戲班,逢年過節演出,。清朝後期,由於統治者對內殘酷剝削,農村貧窮,民不聊生,藝人們大都走散在外,演戲的人逐漸減少。因此,在解放前的三十多年裡,幾乎沒有正式演出過,瀕於失傳狀態。

解放後,此劇種在當地逐漸演唱起來,有的還成立了小戲班,重新登上舞臺。一九五八年,銅山縣利國公社組團參加了省文藝匯演,獲得了獎勵。一九六零年春節期間,在徐州市舉行的文藝匯演中,利國公社寄堡大隊演出的地方小戲“挑福”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丁丁腔唱腔優美、高亢、委婉,猶如山間流水自然流暢,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間氣息。

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徐州師範學院藝術專科的師生們為了使這一深受群眾喜愛的古老劇種不至失傳,經過多次深入農村、走訪藝人,記下了“丁丁腔”所有的曲調、弦牌子和曾經演唱的民間小調、傳統劇目。

在蒐集整理中,得到了當地黨政領導及文化館、站同志的大力支援,得到了楊天印、孟紹祥、楊天雲、丁子健、厲建海、楊德清幾位“丁丁腔”老藝人大力協助,致使此項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一九六零年五月,用此劇種排練的現代小戲曲“花香萬家”及其傳統劇目“梁祝十八相送”,參加了江蘇省第一屆大學生文藝

此後,該劇種在當地每到逢年過節尚有少數藝人相聚一起進行演唱,對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始終未能建立有效機制,形成規模,致使該劇種沒能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丁丁腔”的初級階段又叫“兩人戲”、“對子戲”,即一生一旦對唱,以唱為主,道白採用方言,唱詞多采用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變化靈活。在演出過程中,又受梆子、花鼓戲等劇種的影響,增加了嗩吶、笙等民間樂器的伴奏,豐富了音樂內涵,並逐漸向戲劇發展,唱腔優美。

1680年前後興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厲灣、季堡、西李一帶,以後在徐州廣泛流行。丁丁腔在初始階段“拉綾子”擺地攤,又叫兩人戲或對子戲,一生一旦,生為“外角”,旦為“裡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裝扮,腳踩墊子,頭戴額飾,腰繫裙子,兩鬢插花,手持彩扇或羅帕。生角手持扇子,衣著簡樸,二人邊舞邊唱。後因受京劇、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戲曲藝術的影響,丁丁腔亦發展成為戲劇形式。

20世紀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劇團,但民間仍多有藝人保留曲藝的地攤形式。唱腔纏綿抒情,清新明快,頗具水鄉特色。丁丁腔戲劇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玩丁腔”之稱,音樂唱腔有發腔、掃腔、陰韻、花韻等,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娛自樂的歌謠,後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由獨唱而對唱、合唱,發展為戲劇形式。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以其聲“丁丁冬冬”清脆悅耳,遂以“丁丁腔”名之。

丁丁腔在初始階段“拉綾子”擺地攤,又叫兩人戲或對子戲,一生一旦,生為“外角”,旦為“裡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裝扮,腳踩墊子,頭戴額飾,腰繫裙子,兩鬢插花,手持彩扇或羅帕。生角手持扇子,衣著簡樸,二人邊舞邊唱。後因受京劇、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戲曲藝術的影響,丁丁腔亦發展成為戲劇形式。

“丁丁腔”在交流演出過程中,受梆子、花鼓戲等劇種的影響,增加了嗩吶、笙等民間樂器的伴奏,豐富了音樂內涵,並逐漸向戲劇發展。同時,脫離了以敘事為主體的曲藝特色,形成了唱腔優美的“丁丁腔”戲劇。

TAG標籤:纏綿 明快 丁丁 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