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晉侯穌鍾

據說上海博物館是一座極具現代化的博物館,先進的消防設施,先進的自動化文物圖書與樓房的自動化管理。那麼,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晉侯穌鍾。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晉侯穌鍾

晉侯穌鍾
  晉侯穌編鐘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因隨葬于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編鐘的14件,由上海博物館從境外收回入藏,其餘兩件在清理髮掘晉侯墓地8號墓時出土。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大小相次,排編成兩列音階與音律相諧和的編鐘。

編鐘有銘文355字,首尾相連刻鑿在16件鐘上,這種在鑄造好的青銅器上刻鑿銘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見。銘文敘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親征東國、南國的事蹟。晉侯穌鍾銘文記載的這場戰爭,史籍中無從查考,因此對研究西周歷史和晉國曆史極為重要。此外,銘文中多種記時日曆,對西周的斷代研究也有重要價值。

全套鍾共十六件,可分為兩組,每組八件。第一組為大鐘,紋飾淺而細,第二組為中小型鐘,紋飾深而闊。從造型上來講,兩組編鐘也有細微的差異,研究者認為它們雖並非同時鑄造,但音律卻非常和諧。鐘上銘文為利器刻鑿而成,筆畫轉折處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連刻鑿,筆道才能連起來,刀痕至今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經過除鏽處理後,刻鑿在這16枚鐘上的文字竟然可以連讀。355個字的銘文,完整地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兵隨周王巡視東土、征討叛亂部落,並立功受賞的事。而這是我國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沒有記載的,因此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晉侯穌編鐘的銘文,是現今第一次發現將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所刻的銘文。編鐘發現之後,專家們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銅利器,在青銅上刻鑿文字,都以失敗告終。這說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時期,山西人已經制造出了像鋼鐵一樣堅硬的工具在青銅器上刻字,晉侯穌編鐘銘文,也成為改寫中國冶金史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