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我們都知道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少數民族壯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廣西並非僅僅只有壯族一個民族居住。在廣西,不僅有壯族,還有漢族,苗族,瑤族等等許多少數民族。眾多的少數民族也形成了眾多的民歌文化,那麼廣西文化中廣西民歌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盤王歌--瑤族祭祀盤王時唱的歌。傳說瑤族先祖因天旱逃荒、飄洋過海謀生,海中遇難,懇求盤王搭救,許下諾言。盤王派天兵神將救瑤民出苦海。瑤民每年還願報恩,歌頌盤王恩德,便產生了盤王歌。最早出現在晉代。內容不斷演變、充實,後來吸取漢族的故事傳說,更加豐富,包括萬物起源、伏羲兄妹結婚、瑤族形成、苦難鬥爭、生產勞動、名人巧匠、談情說愛、瑤山風光等。

是一部反映瑤族歷史文化生活的敘事詩,長達數千行。句式多用七言,也用三言、五言或九言,多以物為喻。結構上分為24路、32路、36路3種。由主歌、附歌、雜歌組成。唱調有黃沙條曲、三逢閒曲、萬段曲、荷葉杯曲、南花子曲、飛江南曲、梅花曲等7種。

唱香哩--流行於金秀瑤族自治縣自稱為“珈”的瑤族的文娛活動。因所唱的歌句中有襯詞“香哩”而得名。句子長短不一,每首句數也無規定。不講押韻,注重句子的抑揚頓挫和排比、對偶,唱時音調和諧。襯詞“香哩”是歌者對對方的稱呼,其含義視對方身份而定。多在交友戀愛中酬唱。

苗族山歌--分獨唱和對唱兩種。在敘事、讚美和迎客時,用獨唱,四句一段,七字一句;男女青年交往,用對唱,由“見面歌”、“問候歌”、“猜謎歌”、“相思歌”、“定情歌”等組成。其特點是採用比興,借物喻意,生動含蓄感情深沉。受漢文化影響而產生,多流行在苗族聚居區與其他民族交接地帶。

侗族大歌--侗族民間多聲部混聲合唱歌曲。侗語稱嗄老、嗄瑪。流行於三江、龍勝等地。分為鼓樓大歌、諧聲大歌、敘事大歌、禮俗大歌、童聲大歌、戲曲大歌等。以長篇居多。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的一種特殊形式。主旋律在低音部,高音部是全曲的派生部分。有二部、三部、四部和聲。和聲的音程有大三度、大小三度,也有純四度,純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的。一般是一領眾和,女唱女和。曲調優美,節奏自然,音調和諧,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侗族琵琶歌--侗族傳說唱藝術。以自制土琵琶伴奏而得名。分為兩大類:一是抒情歌,歌者自自唱,只唱不說。內容多為愛情,侗語稱“嘎彈”。二是敘事歌,侗語稱“嘎錦”。演唱者自彈自唱,邊唱邊說,一人多角。“嘎錦”一般是追述琵琶的起源和祖先開天闢地的功德等。說唱某一故事,唱畢還要對其中的人和事加以評價,並交代故事來歷及作者。琵琶歌內容以婚姻戀愛悲劇居多,情節曲折動人,語言樸實優美,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侗族款詞--侗族朗誦詞或念詞。流行於侗族南部方言區。歷代侗鄉自發成立有民眾自治組織“款”,旨在團結群眾,維護村寨和群眾利益,制定鄉規民約,亦稱款約,為最初的款詞。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款詞內容擴充套件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有族源款、根源款、祭祀款等,其形式也由枯燥的約束條款發展成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款詞常採用鋪陳手法,句式整齊,講究排比,有一定的節奏韻律,易念易記。款詞中保留了大量侗族歷史文化資料,有研究參考價值。

仫佬族山歌--仫佬族傳統民歌。為二聲部,在“走坡”和吉慶場合由男女對唱。主要有三種形式:一“隨口答”。內容由唱者隨編隨唱,體裁自由但需押韻。二“古條”。多取材於民間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歌詞有一的格式,不能隨意編造,在祝賀新婚、新居、壽辰等場合酬唱。

三“口風”分“正口風”和“爛口風”兩種,前者多勸人為善,後者多諷刺嘲罵。屬即興歌體,歌詞字數規定嚴格,措詞謹慎,難編難記,平時少用。山歌多用“土拐話”(漢語的一種方言),也有用仫佬語編唱的。

毛南族歌謠--毛南族民間傳統歌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為引歌、神話歌、禮俗歌、勞動歌、譏諷歌、史歌、苦歌、兒歌、謎歌、敘事長歌、抒懷長歌和情歌等類。體裁有比、歡、排見、耍、朗5種。其中“比”、和“歡”是主體,即抒情,也敘事,為二聲部民歌。“比”帶“羅嗨”襯腔。故稱“羅嗨歌”、有“比條”、“比單”、“比早”、“比三紐”四種。

“歡”帶“羅威”襯腔,故又稱“羅威歌”,有“歡條”、“歡早”兩種。“排見”屬於敘事長歌體,以獨唱為主,格律嚴整,近似漢族“排律”。“耍”是一種輕鬆小調,曲調近乎“比”類者,稱“比耍”;近乎“歡”類者,稱“歡耍”,一般為五言四句,也夾雜七言句,形式自由活潑,多用於兒歌。“朗”也是一種小調,五言四句體,內容多是猥褻話,一般人不興唱。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第2張

彝族銅鼓歌--那坡縣彝族祭銅鼓唱的歌。近似一般的經詞,有固定的內容和曲調。當地彝族以銅鼓為本民族的標誌,重大節日以酒肉飯菜祭銅鼓魂,師公、長老念唱銅鼓歌。內容敘述銅鼓來歷及與本民族的利害關係,藉以頌揚祖先業績,反映遷徙生活的艱難,抒發後人對歷代先人緬懷之情。

彝族酒歌--那坡縣彝族聚眾飲酒唱的歌。在酒席間大都以歌代言。有“開腔”、“表情”和“展望”31個調。“開腔”調用於開頭部分,敘唱當餐酒席性質、起因,主人家譜等,以“哈喂”為主要襯詞。“表情”調用於中間階段,賓主雙方互相敬賀,表達相依相助之情,以“吶吧”(感謝)為主要襯詞。

“展望”調用於結尾部分,賓主雙方頌揚現實美好生活,憧憬未來前程,包含依依辭別的話語。開頭聲調平緩,如數家珍,一人領唱,眾人附和。中間聲調激昂,氣氛熱烈,伴之敬酒,時而重唱、對唱、輪唱或合唱。最後以輕快、柔和的唱調宣告酒宴結束。

壯族山歌--流行最廣的壯族民間詠唱歌式。各地壯語有不同的稱謂,北部方言稱為歡、比,南部方言稱為西、加、倫。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形式獨特,風格各異。曲調有數百種,多為二樂句和四樂句的樂段結構。其中有單聲部、二聲部和三聲部,又以百餘種的二聲部山歌最為普遍和富有特色。

按內容題材分類,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敘事歌、問答歌等。其體裁有長歌、散歌、套歌、勒腳歌、排歌等。歌詞結構北部為五言體,南部為七言體,每首歌分別由2行、4行、6行、12行組成,敘事長歌則依此按樂段循序連線詠唱。韻律形式有腰腳韻,即下句的中間一個字(五言為第三個字,七言為第四個字)與上句的末字押韻;頭腳韻,即下句的首字與上句的末字押韻;腳韻,即上下句末字押韻。其中尤以腰腳韻勒腳歌形式獨具特色。

以12句勒腳歌為例:1~4句順唱為第一節,5、6句與復唱1、2句為第二節,7、8句與復唱3、4句為第三節,形成以第一節為歌句根基和詠唱主題,第三四節與之迴環相扣,使之生髮昇華,增強藝術感染力。壯族山歌語言樸實生動,寓意深切動人,富於音樂美感。

歌圩--壯族傳統的聯歡會歌唱活動。崇左、寧明一帶叫窩坡,意即出坡地聚會;靖西、德保一帶叫航端,意即峒場圩市;來賓、橫縣一帶叫圩篷,意為歡樂的集市。此種風尚,自唐宋以來屢有記載。宋代《太平寰宇記》載:“男女盛裝,聚會作歌”。其起源,民間有褥祝豐年、唱歌求偶、紀念歌仙劉三姐等各種傳說;學術界主要有祭祀樂神和對偶婚二說;後逐步發展成為群眾的自娛歌會。

按舉行的時機特徵有3種類型:節日性歌圩,在特定的節期和地點舉行,帶有節慶、紀念和祭祀的性質,多在春秋二季,以農曆三月九年級、四月初八和八月十五為最盛;臨場性歌圩,如遇群體勞動、集市、婚娶聚慶等場合會唱;競賽性歌圩,有組織的山歌比賽,散場後自由酬謝唱。

歌圩活動主要內容:一是以歌交情,即男女青年唱歌求偶,所唱有見面歌、求歌、接歌、對歌、交情歌、定情歌、誓盟歌、思戀歌、離別歌、相約歌等歌式。二是賽歌賞歌,歌手們比智慧賽歌藝,有盤歌、猜歌、對子歌、故事歌和鬥歌、搶歌、和歌等歌式,眾人以賞歌為樂。三是遊藝自娛。有拋繡球、鬥蛋等活動,還有壯戲、師公戲、唱採茶和其他歌舞表演。

信歌--流傳於自稱為“勉”和“金門”的瑤族中的一種歌體。又名寄歌、放歌、傳歌。因以歌代信而得名。每首數十行,長的上百行,不分章節,意盡歌止。基本形式為七言體,也有三言,五言的句子。以民族遷徙、尋找親族、求援救急、訴說苦情、傳遞愛情思念等作為主要內容。傳唱於民間,經久不衰。

甲子歌--瑤族情歌的一種,以天干地支和五行相間。又名甲子散花歌。在每首詩歌中,將“甲子”冠於歌的首句而得名。為七言,30句。前四句由天干地支相配,五六字是與五行有關的詞語,第七字是五行中的一個詞。如: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庚丁卯爐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由於五行涉及事物廣泛,為詩作提供廣闊天地,顯得意境高遠,生活氣息濃郁,獨具瑤山風情。

嘹歌--壯歌的一種形式。壯族稱“歡嘹”。由於歌句尾常用“嘹――嘹”為襯詞拖腔而得名,亦含“廣傳”、“聞名”之意。流傳於桂西江和紅水河流域,以田東、平果縣最為盛行,並在特定的歌圩中傳唱。今存《嘹歌》是壯族民間著名嘹歌的彙編,有古壯字抄本及口頭承傳。全歌分為《夜歌》和《日歌》兩大部分,各有數套長歌和幾首短歌。

為五言四句體,4000多首,1600多行。是唐宋至明清桂西民歌發展的彙集,內容極為豐富,山川景物、農耕工藝、民情世俗、戀情婚嫁、事件人物等均有包涵,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抒發了壯族人民的生活情感,被認為是壯族古代原生態百科全書,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自50年代開始蒐集,其中的部分長歌,如《唱離亂》(又稱《賊歌》、《路歌》、《三月歌》、《建房歌》等曾有壯文及漢譯刊發。全部原唱本經過全面整理,用古壯字、壯文、漢文3種文字對照的形式,作為《壯族民歌古籍整合》第一卷,已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排歌--壯歌的一種形式,壯語稱“歡排”。屬自由體詩,流行於百色地區。特點是句不定字,段不定行(句),首不定段(章),押韻寬鬆,中間也可變韻,一排接一排連唱,頗有氣勢。廣西民族出版社和廣西人民出版社分別出版何承文、李和慶、覃建真等蒐集整理的壯文版《右江排歌》、《凌雲排歌》和漢文版《壯族排歌》。《壯族排歌》是男女對唱的情歌集,分為初會、試章。

貫穿著反對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表現壯族青年男女熱愛生活,追求個性解放的美好心靈。

TAG標籤:民歌 廣西 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