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說似唱、唱似說的北京琴書

在源遠流長的北京文化裡,北京戲曲是不可或缺的一塊,作為曾經的王朝古都,和如今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各種戲曲都極具代表性,囊括了北方大部分的劇種,可以說是北方曲藝的集中地,每一個都膾炙人口。

說似唱、唱似說的北京琴書

北京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其歷史源遠流長。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北京曲藝,具有京城地方色彩的說唱藝術,兼具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可以說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京城百姓喜歡曲藝的人很多,尤其是老北京人。北京的曲藝品種多,影響最大的有大鼓書、單絃、快板書、評書、相聲和琴書等,這些都是京城膾炙人口的曲藝形式,所以,北京也是北方曲藝的集中地。

北京琴書,屬於中國北方曲藝曲種。北京琴書形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種之一。北京琴書源於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區的五音大鼓,又名單琴大鼓、揚琴大鼓。以三絃、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唱腔借鑑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技巧,旋律簡潔,創造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藝術特點。

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擊鐵片,右手執鼓楗擊扁鼓,伴奏樂器為揚琴和四胡。它是“說似唱、唱似說”,唱腔中夾用說白,突出表現北京土言土語,板式有快、慢、架、散,極大豐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眾喜愛,並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早期的曲目以長篇大書為主,後來北京琴書大師關學曾與琴師吳長寶多年合作,唱腔借鑑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與技巧對北京琴書進行了改進,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調,有疾有緩。其曲目轉為短段,多以現實題材為主。

北京琴書的曲調接近平谷調,只是板式全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說唱長篇大書為主,有《七國演義》、《回龍傳》等十餘部;短篇唱段有《楊八姐遊春》、《鞭打蘆花》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以《考神婆》、《一鍋粥》較為有名。

TAG標籤:說似 琴書 唱似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