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風格迥異的臺灣南管與北管

臺灣每一個城市都充滿了濃厚歷史氣息,他們的城市文化雖然不斷髮展和進步,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傳統文化的影子。臺灣號稱戲曲之鄉,在臺灣民間流傳著兩種風格迥異的音樂:南管與北管。接下來由小編我為大家介紹南管和北管的區別。

風格迥異的臺灣南管與北管

南管
  南管是“南曲管絃樂”的簡稱。它原本是流傳於閩南泉州一帶的古代音樂,清代隨閩南移民傳入臺灣,臺民為把這種音樂與北方系統的音樂加以區別,特稱之為“南管”。使用的樂器主要有琵琶、二絃、三絃、洞簫、笛和拍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拍板”(由五塊黑色檀板連組而成),歌唱者演唱時,按著拍板一個字一個字地拉長音調往下唱,歌詞字數不多,節奏舒緩,如涓涓流水,娓娓道來,正式演奏時分“指”(有詞的曲)、“曲”(有曲有詞)、“譜”(有譜無詞)三部分。樂音幽雅清麗,悠揚婉轉,令人陶醉痴迷。

南管樂起源於元末長江以南,是伴隨著南方經濟文化的開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民間音樂。相傳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適逢皇帝60華誕,清宮舉行萬壽盛典,四海樂師雲集京城,獻技獻藝。當時有位福建安溪籍的大學士叫李光地,想到家鄉的南樂幽雅動聽,別具情趣,必能博得皇上的歡心,於是他選拔了吳志、陳寧、傅延、洪鬆、李義等五位名師,進京獻藝。康熙聽後,果然“龍心大悅”,特賜號南管樂為“御前清曲”,並要賞賜五位樂師官職,可他們思鄉心切,無意為官,康熙只好賜他們為“御前清客”,賞彩傘、宮燈等榮寵之物,戀戀不捨地放他們回鄉。至今,臺灣各地的南管社團在演出時,臺上仍懸掛宮燈、插彩傘,以此為榮傲。

本來,演奏南管的慣例,琵琶師為首席。而如今南管樂演出,領銜的樂器卻往往是洞簫,洞簫師坐首席。據說這一變化也與康熙有關:康熙聽過南管樂後,異常酷愛,情不自禁地拿起洞簫助興,參加合奏。自此,洞簫在南管樂中便身價倍增,被“提升”為領銜樂器了。南管樂傳入臺灣後,很快在城鄉廣為流傳,融入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廣大群眾閒暇之餘彈唱自娛、抒發情感、怡神養性的民間藝術,並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每逢婚喪節慶或廟會祭典,由南管愛好者組成的業餘“子弟團”,必應邀到場演奏,不可或缺。臺灣光復之初,全臺有近百個民間南管團體,其中鹿港的“聚英社”,據說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他們每晚在龍山寺排練,一日不輟。而1900年前後成立於臺南的“南聲社”,則是目前在臺灣曲藝最為精湛、組織最為完備的南管業餘演奏團體。他們曾遠赴東南亞、西歐各國演出,傳揚中華文化,受到熱烈歡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獨具特色的“南國奇葩”-潮劇
  獨具特色的樺樹皮製作技藝文化
  獨特的地方劇中“海域喇叭戲”

風格迥異的臺灣南管與北管 第2張

北管
  “北管”專指大陸北方語系的戲曲音樂。由於它節奏明快、強烈,曲調高亢、激越,是婚喪節慶、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氣氛、振奮人心的一種民俗音樂。
  北管起源於長江以北,據說清乾、嘉年間由安徽傳入臺灣;使用的樂器主要有七音鑼、大小鼓、響盞、古琴、嗩吶、大管絃、二絃、三絃、京胡(“吊規仔”)、椰胡(谷仔弦)、簫、箏、笛等;主要演奏漢、唐、宋歷代名家所作的曲子。單從這些樂器,便可想象北管樂演奏起來必定震天動地,比南管樂要熱鬧得多。南管和北管,風格完全不同,前者體現了南方人的細膩與沉靜,後者則表達了北方大漢豪放、爽朗的性格。

由北管樂器伴奏演唱的戲劇叫“北管戲”,因多數北管戲團是由農村富家子弟組成的業餘戲團,故又稱“子弟戲”。此外,還稱它為“亂彈戲”。這一名稱的由來,出自乾隆時代的花部唱腔。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中說:“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腔,統謂之亂彈。”北管的唱腔和道白,除了丑角為更好地達到幽默、逗笑的藝術效果,不能不使用臺灣方言之外,其餘角色多用帶閩南腔的“官話”(即“湖廣話”),唯獨職業北管戲團在對白上使用正統的閩南語。

北管戲分為“福祿”和“西皮”兩種。前者屬於舊派,以秦腔為主,椰胡是它的主奏樂器,音調低沉渾厚,供奉“西秦王爺”。關於“西秦王爺”的傳說,眾說紛紜,有說是唐玄宗,也有說是後唐莊宗,不過這兩位剛好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喜歡戲曲的皇帝。後者屬於新派,戲曲以皮黃系統為主,京胡是它的主奏樂器,音調較高亢激昂,供奉“田都元帥”。相傳“田都元帥”是唐代樂工雷海青,其母不孕而育,疑為凶兆,故生下來就把他拋棄在水田裡,多虧田裡的青蟹用泡沫餵養他,才活了下來。所以後來田都元帥的神像,臉部都必定繪有一隻小青蟹,西皮派的藝人,也忌食青蟹,以報答它們當初救助田都元帥的大恩大德。“西皮”與“福祿”這兩個名稱的由來也頗有趣。據說它們傳入臺灣之初,臺民十分陌生,人們見京胡的竹筒上裹了一層蛇皮,就稱這種戲曲為“蛇皮”,後來訛音為“西皮”;“福祿”則是因為椰胡的形狀像葫蘆,故稱之為“葫蘆”,後來又訛音為“福祿”或“福路”。

清初以來,北管戲在臺灣民間長期盛行,經久不衰,臺灣諺語云:“豬肉吃三層(即“五花肉”),看戲看亂彈”,可見臺胞對北管戲的喜愛。臺灣光復之初,北管子弟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總數達千團之多。他們活躍在各種民俗活動的喜慶場合,或登臺演唱,或擺場清唱,或遊行演奏戲曲,滿足了人們心靈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寄託,自娛而又娛人,發揮了民間戲曲音樂的重要功能。

你可能也會喜歡:
  唯美的民間玉石雕刻藝術“岫巖玉雕”
  一種自然行為的歌聲“長白山森林號子”
  源遠流長的廣東木偶戲文化
  直爽親和的東北方言文化

TAG標籤:北管 南管 臺灣 迥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