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婚嫁文化/列表

注意事項,哭嫁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每一個民族都有著他們自己結婚之時的不同特色,也被稱為他們當地的風俗,那麼如何才能夠更好的瞭解到每一個民族之中的風俗對於婚姻的一種影響的過程呢?尤其是哭嫁的存在,我們從哪一個方面才能夠更好的瞭解到他所歸屬的含義呢?

哭嫁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注意事項

 哭嫁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在我國民間哭嫁這種風俗,也被稱為哭出嫁、“哭嫁囡”、“哭轎”等。是漢、土家、藏、彝、壯、撒拉等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即新娘出嫁的時候,需要進行哭泣的一種情況。

 哭嫁的注意事項

1、新娘出嫁的時候,還有就是在出嫁前幾天,母親、姐妹、親屬要陪著一起哭,而且哭得越傷心越好,以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出現嫁而不哭,新娘就會被四鄰認為沒有教養,成為笑柄。

    2、有些地區甚至會把哭嫁當作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要是新娘在出嫁時不哭,就會被認為是才德低劣,被人瞧不起。有的出嫁姑娘不哭還會遭到母親的責打。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就開始哭唱。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對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內容大多是感謝爹媽的養育之恩,兄嫂離別的不捨的感情,但是一定注意當到了新郎家時,需要停止哭泣。

 哭嫁的時間流程

哭嫁的開始時間,一般就在結婚前的一週之內。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洩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介紹的一個痛恨,這幾種感情的互相夾雜。

TAG標籤:民族 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