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列表

金華有哪些傳說,金華地區的民間傳說

說到金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當然是金華火腿。你們知道關於金華的民間故事嗎?不只有金華火腿,還有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你們想了解那些關於金華地區的地區故事麼?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述,讓大家更深的瞭解金華的歷史文化。

金華地區的民間傳說,金華有哪些傳說

【金華火腿】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當時有位抗金名將叫宗澤,他是婺州義烏縣人,在家鄉招了一支軍隊,人人臉上刺了“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又稱“八字軍”。八字軍開到前方,三日攻一城,七日打一府,仗仗都打贏。金兵聽到八字軍便都怕得發抖。誰知,奸臣老賊張邦昌等人從中搗鬼,私下截扣八字軍士兵的家書,把信上宗澤打敗金兵的訊息改作宗澤投降了金兵,天天酒肉,夜夜美女。這些信寄到金華、義烏,八字軍士兵爺孃讀了以後,心裡亂糟糟。

宗澤有個表哥是金華縣人,他聽到了這個訊息後,對鄉親們說:“我家宗澤素來正直仗義,現在說他投敵變節,我可不信。大家備好冬衣、糧食,我親自走一趟。要是他真的那樣子,我就同他拼掉這六斤四兩的頭!”大家聽了都說好。按照當地的風俗,殺豬宰鵝,由他帶著探親的人馬,挑著全鵝和一隻只豬腿上路了。

三日雨,九日風,過了三州六縣。大家看看豬腿日晒雨淋,怕壞了,就擦上一層鹽,像醃鹹菜蘿蔔一樣。這樣走了九九八十一日,被鹽醃過的豬肉發出陣陣奇異的香氣,薰得人人流口水,又捨不得吃。他們一路上聽到許多八字軍英勇善戰的傳說和稱讚宗元帥的話,心裡甜滋滋的。

過了朱仙鎮,剛好是新春元宵佳節,汴梁城放燈五日。八字軍士兵看見家鄉來了親人,高高興興陪到宗澤元帥的帳下。宗澤的表哥一把拉住宗澤,講了家信的情由。八字軍吃著鄉親送來的“色、香、味、形”四絕的豬肉腿,個個樂得流下喜淚。

以後,金華百姓照著這個樣子把豬腿醃起來,過一段時間再吃,果然味道蠻好。再後來,豬腿越醃越講究,色、香、味、形俱佳,金華火腿就這樣傳下來了。

【白沙老爺挑石灰】
  早年有個叫盧高明的人(或稱盧植),他替金華南山特別是白沙溪兩岸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這些地方都稱他為:“白沙老爺”,百姓划算造一座廟來報答他的恩德。這件事被白沙老爺曉得了,他就尋來根扁擔,回到祖處幽州范陽去挑石灰給金華百姓用。

白沙老爺來到幽州,那些窯上的人看見親人歸祖處挑石灰,就客客氣氣地招待。白沙老爺問窯上人有多少石灰,窯上人料他挑不了多少,說:“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挑得動。喏,這一窯正燒好,都讓你挑去!”白沙老爺開心啦,一雙鐵簍“噔”地落在窯門口,窯上人把石灰搬到鐵簍裡。講來也稀奇,十擔廿擔,一百擔兩百擔,那雙鐵簍總儲不滿,一窯石灰統統都儲到鐵簍裡。窯上人看得呆起來,肚腸悔烏青,都悔起初不該輕口薄皮。白沙老爺呢,捋起扁擔,把兩隻鐵簍一套,“噔噔噔”挑走了。

一窯石灰,至少有幾百擔,到底勿大好挑。白沙老爺連夜趕路,挑過金華北山,正想一步邁過金華江,“砰”,鐵扁擔斷了,一擔石灰倒落山上,鐵簍裡只剩一點點。白沙老爺想:“少點就少點,不夠用再到北山來挑。”從這時節起,北山就出產石灰,南山人只好到北山買石灰了。

【進四公剃頭】
  羅埠上章村有個進四公。他能一腳踏金,一腳踏銀,從來未碰到過為難的事情,人家都說他是“半個神仙”。

有一日,進四公到剃頭店去剃頭,剃頭師傅看他衣裳破零零,總料他身上沒銅鈿,捋起剃刀“沙沙沙”刮幾刀便算了。進四公摸摸頭皮,走到店門口,腳一踢翻開一塊大石板,石板下出現兩個大元寶,拿出一個,又把石板照樣鋪平,把元寶遞給剃頭師傅作工鈿。剃頭師傅看得靈靈清清。他忖:“石板下面還有個元寶,總歸我得了。”天未黑,剃頭師傅連忙翻開那塊石板,一看,元寶不見了。又拿鋤頭掘了一通,哪裡還有影子!

第兩回進四公又來剃頭了,剃頭師傅那種巴結便甭講了,只欠個端腳過門檻。剃頭師傅把進四公請到剃頭凳上,洗頭湯換了三四趟,鬍鬚、面孔颳得清清爽爽,挖耳朵、敲背脊、撮筋、花頭用盡,足足花了兩個時辰。剃頭師傅忖了:“這回總該有兩個元寶了……”哪曉得,進四公只遞他兩個銅板,弄得剃頭師傅手腳冰冰冷:“進四公,就這麼點?”“哎,今日給你的是頭回的工鈿,頭回給你的是這回的工鈿!”

【白沙溪和橫山手掌印】
  琅琊南面,有座小山,人稱做橫山。山的石壁上,清楚地印著五個手指印。傳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有一個村莊,百姓們在這裡安居樂業,蠻興旺。可是有一年整整一連下了七七四十九日大雨,山洪暴發,洪水淹沒莊稼、衝倒房屋……

百姓們躲在一條已經沖掉一個缺口的河壩上,向老天求拜。這時節,山洪挾著一塊黑壓壓的大石頭向河壩衝來,百姓們生命十分危險!忽地,一個叫白沙的後生挺身而出,猛吼一聲,伸手撐住飛滾而來的巨大石頭。

大石塊被頂住了,百姓們齊心協力加固了河壩,而白沙卻被大石頭壓死了!洪水改道從巨石兩側流下,後來變成了清甜的泉水,匯成一條小溪。那一尊巨石立在那裡成了一座小山,上面留下了清楚的手掌印痕。

人們為了紀念白沙後生的功德,便把小溪取名為白沙溪,並在鄰近建造了一座白沙殿。

【 紅心帚起早五更】
  “紅心帚起早五更”是一句民間俗語,流傳在湯溪、羅埠一帶。傳說早年有一個名叫“紅心帚”的人,一向很懶,別人田裡的麥長得蠻大了,他還沒有落種,他的老婆日夜催他,他講:“種麥有啥難咯,起個早五更便得了,急啥西?”

第二日,他真當起了早五更,倒出一罈麥種出門去了,未到天大亮,便收工歸家了。老婆高興地講他是“懶漢回頭”,還特意煮了兩隻雞蛋給他配粥吃。隔了四五天,紅心帚到地裡去看看,麥沒長出來,再隔兩日去看看,還是沒有出來。

十幾日過去,不見麥秧。紅心帚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婆。老婆聽了,也覺得奇怪,到田裡看個究竟。扒開土一看,啊,原來把米胖(炒米)當麥種種下地裡去了。她帶些米胖歸家,一肚子火地對老公講:“你這個懶骨頭,睜開眼睛來看看,種的是啥東西!”從那時起,“紅心帚起早五更”這句話便在民間流傳開了。形容做了那種吃力勿討好的人和事。

金華地區的民間傳說,金華有哪些傳說 第2張

【麥粉變雪】
  傳說在九峰山上有一副奇怪的石磨,一到冬天便會自動轉動,磨出雪白的麥粉來。那麥粉從高高的山上飄下來,人們便拿回家做成香噴噴的烤餅吃。

這樣一來,九峰山下的老百姓田也不用種了,活也不用幹了。只要一到冬天下麥粉時,拿回家夠吃一年的麥粉,藏放好就行了。

神仙呂洞賓曉得這件事之後,搖身一變,變做一個衣裳破爛的討飯人,走到九峰山的一家門前。這時,從屋裡正好走出這家人的媳婦,“討飯人”說:“我已經好幾日沒吃東西了,聽說你們這裡山上有麥粉落下來,討個麥餅吃吃吧。”那媳婦上下看了“討飯人”幾眼,說:“哪有多餘的麥餅?連小孩子墊屁股都不夠呢!”呂洞賓心想:這裡的人心腸不好,寧願麥餅墊屁股,也不肯施捨討飯人。哼!他一氣之下,蹲身一縱,一直飛到那座石磨邊,對準石磨狠狠地踢了一腳,石磨再也勿動了,麥粉也就沒了。接著他又用討飯棒向天上一揮,天上便降下一片片冷冰冰的大雪來了。

這座石磨至今還留在九峰山上,到九峰巖的遊人都可以看到它。

【鬥鬼】
  清朝年間,湯溪中戴有個姓李的殺豬人,有一日半夜三更,他到龍遊金村一戶人家去殺豬,經過一片墳頭地,看見前面有個白影閃到破廟裡去了。姓李的摸摸殺豬刀,膽也壯了,便想進廟去看個究竟。進廟一看,原來是個年輕女子,就起了疑心,問:“這位姐姐,夜裡烏洞洞一個人在這裡做什麼呀?”那年輕女子說:“不瞞你殺豬哥哥講,我是個吊死鬼,天亮前金村有戶人家的囡要尋死,我去尋她做替身,早日投胎出世。”聽罷此話,姓李的便飛快地來到了金村,聽到一戶人家樓上傳出了女子的哭聲。抬頭一看,見樓上有個女子正在樑上縛裙帶,準備上吊,便趕緊敲門大喊:“你家囡要尋死了,快救救命呀!”這女子的爺孃連忙上樓,把囡救了下來。

第二天,姓李的買了一大捆小鞭炮,半夜來到老地方,只見吊死鬼早就坐在那裡,見到他惡狠狠地說:“你殺你的豬,為啥要壞我的事情?”姓李的說:“救人一命,積點陰德。”“你要救命,就把你的命來抵。”說著把頭一搖變成披頭散髮的惡鬼。姓李的說:“我老婆的頭髮比你長。”吊死鬼又變成七孔流血的樣子,姓李的說:“我殺豬的時候,豬血比這還多。”吊死鬼又把舌頭拖得老長長,姓李的拿起一塊條布,一頭咬在嘴裡,“刷”的一下拖到地。吊死鬼“譁”的一聲,變成無頭鬼。姓李的說:“有頭都不怕,還怕你無頭!”吊死鬼弄得一點沒辦法。殺豬佬拿出掛滿小鞭炮的衣裳,對吊死鬼說:“你也別生氣了,我這件衣裳送給你穿。”吊死鬼一聽很高興,連快穿起來,殺豬佬把小鞭炮點著,“噼裡啪啦”的響聲把吊死鬼嚇得當場變成一堆白骨。

【金華佛手】
  早年,金華北山腳下有一戶獨戶人家,住著孃兒兩個,娘得了一種胸腹脹痛的毛病,兒子小順為了給娘治病,到處求醫請郎中,卻總醫不好。

一日夜裡,孃兒兩人都夢到一位仙女,送他們一隻玉手般的果子,娘只聞聞這個果子,病就好了。

稀奇古怪的夢,使小順子下決心去尋那玉手般的果子。走了三七二十一日,也勿曉得爬了多少山頭,走了多少路。

一日,小順子坐在山路邊岩石上歇力,覺得腳背上癢酥酥的,伸手一搔,一隻小青蛙跳上他的手心,突然說起話來:“咯咯咯,咯咯咯,小順哥哥請聽著;金華山頂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時山門開,大好時機莫錯過!小順哥哥要記著,咯咯咯,咯咯咯!”

第二日半夜,小順爬上了金華山頂。進了山門,只見山坡上金花遍地,金果滿林。花果之中,飄出一位南海觀音一樣的女子。小順揉眼一看,正是夢中見過的那位仙女。

金花仙女把小順領到“天桔園”裡。那些“天橘”的樣子十分奇巧:有的像年輕女子的玉手,有的像小孩子的小拳頭,有的像做戲人的“蘭花指”……皮黃如金,聞聞又很香。

“這種‘天橘’,是早年神農祖師根據玉帝旨意,照觀音娘娘的玉手樣子培育出來的。”金花仙子一邊指點一邊講。臨出園前,仙子又說:“按天宮規矩,這個‘天橘園’是勿讓外人看的,你是我的貴客,自然應當照顧。我還要送你一隻‘天橘’呢,喏,請你自己摘吧!”

可是小順卻說:“我勿想要這‘天橘’果子。我想讓媽媽日日能聞到‘天橘’的香氣,也好讓其他生病人解除病痛,請仙子送我一株‘天橘’苗吧!”

仙子聽了說:“你的想法很好,不過‘天橘’要金風吹,玉露灌,才能結出果子,你拿去也沒有用。”仙子見順子誠心,便說:“辦法倒有一個,這金華山有個山洞,裡面住著一條青龍,一條黃龍,兩條龍噴的水澆灌‘天橘’,倒是可以結出果子來。”“哦,這就好了!”“不過,現在龍嘴裡填滿石頭汙泥,恐怕也難辦呀!”“我一定找到山洞,讓雙龍噴水!”小順子回家後,找到山洞,挖掉汙泥石頭,引水澆灌“天橘”。當年,“天橘”苗就掛滿果子,小順母親日日聞香,那脹痛一日比一日好了。

後來,孃兒倆將仙苗送給大家,傳遍山上山下的村莊。因為“天橘”很像一隻巧手的模樣,治胸腹脹的病特別靈,百姓就稱它為“佛手”了。

【婺劇《僧尼會》】
  早先,羅埠有兩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觀音山,兩山只隔著三十來丈寬。和尚山有個“碧桃寺”,寺裡住著五六個和尚;觀音山上有個“仙桃庵”,庵裡住著五六個尼姑。和尚山上有個小和尚和觀音山上一個小尼姑蠻要好,小尼姑上山種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澆菜;小和尚到塘埠頭洗衣裳褲,小尼姑就趕去幫他洗。日子頭一長,兩人心裡都有點意思啦,就是講勿出口,只好在山上,塘邊沿嬉笑取樂,混混日子。

兩座山的山神爺看見他們兩個日日都是這樣子,也只好“唉”的一下,想神仙都難免思凡,何況兩個凡人動心呢。索性好人做到頭,把兩座山來個日分夜合。從此,這兩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時曾經路過這裡,曉得這兩座山會日分夜合,馬上彈起眼睛烏珠,罵起山神老爺來了:“你們兩個孽畜,竟敢做出傷風敗俗、不成體統的事情來。從今日起,兩山不能合併,中間用溪隔開,不準架橋,違者要抽筋。”山神爺見真命天子發火了,連氣都不敢透一聲,把和尚山往東移,將觀音山向西移,中間隔了一百二十丈,還開了一條五丈寬的溪,真當連獨木橋也不敢搭一根。

哪裡曉得,洪武皇帝能拆開日分夜合的山,卻偏偏拆不開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們心想:“你當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宮,七十二偏宮,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氣,越想越恨這個洪武皇帝。臨近清明那幾天,他們看見村裡一對對夫妻上山祭祖,腦子裡也有了辦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們分別脫去和尚、尼姑衣,扮成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來。到了溪沿,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脫鞋便把小尼姑背過溪。逃出了和尚廟和觀音庵,做了一對夫妻。

【結束語】要了解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首先就要了解那個地區的民間故事。民間故事中包含了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一些小祕密。這些故事代表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是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化。

TAG標籤:民間傳說 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