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列表

一箭下聊城,中華民族故事

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一段分裂動盪的時期,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此時周王室式微,諸侯群雄紛爭,民間也湧現出不少天縱奇才,今天的民族故事就為你講述其中一位的故事——戰國魯仲連一箭下聊城。

中華民族故事:一箭下聊城

魯仲連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擅長於奇特卓異的謀劃與計策,但生性恬淡,不願做官。

在魯仲連生活的年代,燕國有個將軍,率軍攻點了齊國的聊城。聊城人便派人到燕國去施離間計,在燕王面前散佈這位將軍的謠言,說他心懷不軌,擁兵自重,企圖謀反。讒言讓燕王對這位燕將產生了疑心,於是,這位燕將害怕回國被殺,就堅守在聊城,不敢回燕國。

齊國的田單率軍欲奪回聊城。但攻了一年多,士兵傷亡了不少,聊城還是攻不下。魯仲連知道此事後,來到城下,給據守聊城的燕將寫了一封信,拴在箭上,射進城去。

這封信裡說:“我聽說過,明智的人不會違背時勢而放棄有利的機會,勇敢的人不會逃避死亡而埋沒名聲,忠貞的臣子不會只顧自己而不管君主。現在您逞著一時的氣憤,絲毫不念及燕王,這是不忠;失去聊城自己也會遭殺身之禍,威名無法伸張於齊國,這是不勇;身敗名裂,後世對您無所稱頌,這是不智……”魯仲連在信中旁徵博引,以古論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向燕將陳述利害。

燕將讀完信後,感到此信正擊中了他的要害,於是一連哭了好幾天,不知究竟該如柯是好。要是回燕國,自己在燕王面前已經失去了信任,難免被殺;要是投降齊國,齊軍中有不少自己的仇人,難免會受其侮辱。最後,燕將長嘆一聲,說:“與其讓別人殺我,不如我自殺了吧!”隨之舉劍自刎。燕將自殺,聊城便大亂了。田單率軍趁機進攻,輕而易舉地攻進了聊城。

齊軍取勝後,齊王欲封魯仲連官職。但魯仲連聽說後,逃出齊國,隱居海上。他說。“我幹什麼要去做官呢?我覺得,與其富貴而屈節於人,不如貧賤而自由自在。”

此事傳開,人們都稱讚魯仲連智謀超群而又不圖名爵,隱居避世的高潔品格。後來,“一箭下聊城”這一典故,就被人們用來形容謀略高超,以智克敵,而“魯連箭”、“魯連書”則用來比喻以文克敵,不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