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為什麼中國成為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國家,全球胖子越來越多

說到胖子,小編也是一個胖子,胖子的共同點是什麼呢。一般都是吃貨加上不愛運動,有些人練瑜伽,那是一點效果都沒有,這個只能增加你的柔軟度。最近天又熱,都是喜歡叫外賣的,食堂吃實在是太熱了,木有辦法。本期民族文化,講講全球胖子越來越多。

全球胖子越來越多 為什麼中國成為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國家

中國的胖,吹氣球一樣,胖得大張旗鼓。2016年4月2日,《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份科研報告,倫敦帝國學院的科學家用了40年時間對186個國家和地區的1920萬成年人的體質指數(BMI)進行了趨勢調研後發現,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瘦子。其中,中國在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了全世界胖子最多的國家,全國有8960萬個胖子(男4320萬,女4640萬);美國以8780萬個胖子屈居第二(男4170萬,女4610萬)。

四十多年前,中國還是一個沒有胖子的國家。在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於1972年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裡,人人都是瘦子,男人女人裹在黑藍制服裡,仍可以看出形銷骨立,腰肢細得沒有什麼肉。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部分記憶都與飢餓有關。莫言曾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題目叫做《飢餓和孤獨是我創作的財富》,講座回憶了自己童年時期飢餓的經歷,當時還是孩子的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搞到食物,孩子們像一群飢餓的小狗,在村子中嗅來嗅去,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吃樹上的葉子,葉子吃完了,就吃樹的皮,樹皮吃光後,就啃樹幹。

那時候,莫言的鄰居是一個被打成右派的大學生,兩人經常在勞動的間隙分享對食物的記憶和慾望。大學生說他認識一個作家,白白胖胖的,寫了一本書,得了成千上萬元的稿費,每天吃三頓餃子,肥肉餡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為了每天能吃三頓餃子,莫言決定當一個作家。

那個時代的記憶,是生存的艱難與飢餓考驗、土地的貧瘠與現實的困窘。

中國人為什麼會肥胖?這也和記憶有關。中國人飢餓太久了,對於大饑荒年代的記憶仍然保留著,在大腦裡,在胃裡,在見到食物之後分泌的唾液裡。曾經聽過一個70年代生人形容自己的母親——“無論是吃飯還是買東西,她永遠都在搶,永遠怕輪不到自己,晚了就沒有了,她的人生就是處於一種驚弓之鳥的狀態。”

後來,她母親的“飢餓症”在香港待了三個月就痊癒了,因為發現那裡的人都是有序的,並不會因為排隊或者等待,而沒有了自己那份,這才漸漸放下心來,學會了從容地,像個正常社會的人一樣活著。

中國的肥胖症,一部分是因為食物的富足,一部分是因為縱慾——對食物有種窮凶極惡的熱情,這種熱情,像是對飢餓記憶的一種報復。

全球胖子越來越多 為什麼中國成為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國家 第2張

慾望的解放在中國近十年來是全方位的。觀察當今中國的狂歡與元氣,在歷朝歷代恐怕只有唐朝能夠齊肩。奢侈的慾望、暴露的慾望,愛慾、情慾與食慾之間都有聯絡,解放一個,便是全盤放縱。所以唐代以胖為美,所有塑像的美女乳房都大得驚人,是生殖能力、性慾和食慾赤裸裸的展示。

中國人因為富裕起來,而變得肥胖。可肥胖卻恰恰說明中國還不夠富裕。“肥胖病”在開發中國家尤其常見,2014年全球最“胖”的十個國家,前六名為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墨西哥,只有美國是已開發國家。在這些開發中國家,城市化節奏加快、競爭劇烈、人們壓力變大,對食物的要求變得很低,便宜快捷的快餐成了第一選擇。

中國人變得越來越勤勞,中國人也變得越來越“短”。對於與生存沒有那麼多關係的事情,人們越來越不願意付出時間成本。“送貨上門”貫穿著中國整個服務行業,“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的標語顯得越來越吸引人。人們變得連尋找自己愛情的體力和時間都沒有,“搖一搖手機”就可以選擇方圓三米內的可戀愛物件,如果沒有合適的,那麼就“再搖一搖”,換一批選擇的物件,所有消耗的體力不過是搖晃一下手臂,這大概消耗不到1個焦耳吧。所有的勤勞,都是為了變得再懶一點。

丹麥已經開始徵收脂肪稅,徵稅物件不是胖子,而是所有含飽和脂肪的產品,包括黃油、牛奶、比薩餅、油類和肉類。不免陰謀論地猜想,這是不是隻是地球剿滅胖子的第一步,今年之後,胖子會像菸民一樣,被隔離起來,不受公共場合的歡迎而惶惶如喪家之犬。

對於中國肥胖問題唯一保持樂觀的人,是中國問題專家查爾斯·錢斯,他說,老年退休金制度帶來的壓力會因為肥胖人口的增加,而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因為肥胖的人較健康的人壽命短,所以,可以少領取若干年的退休金。

以上這個原因給了減肥充足的理由:減肥吧胖子,哪怕只是為了不給政府省錢。

TAG標籤:胖子 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