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每個人一生也就這一次,而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結婚的習俗也各不相同,雖然歷史在變遷,但是一些傳承卻不會更改。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民族的婚俗文化都與該民族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關,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而發生變化。藏族婚俗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在新時期社會變革和文化變遷的大潮中,傳統的婚俗文化正發生著改變,呈現出傳統與現代交織混融、多姿多彩的風貌。

藏族婚俗文化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早在遠古時代,藏族先民就按一定的婚姻規則組建家庭,聚族而居,並形成了一套相關的禮儀習俗。吐蕃時期,藏族的婚姻儀禮便已基本定型。一部名叫《擇偶七善業儀軌》的本教禮儀文獻,詳細描述了藏族古代婚姻的過程和各種儀式,有八個方面的內容:請神靈來至新娘身邊驅魔,洗去汙穢不祥,為新娘鋪設地毯迎進家門,獻給新娘三種奶製品,為新娘取一新名,祈求眾神保護,招福,頌祝吉祥。

其中,在洋洋灑灑的新婚慶典的祝辭中,還提到新郎的靈魂金,新娘的靈魂玉;新郎的登天繩,新娘的吉祥繩;新郎的生命箭,新娘的金紡錘,祝禱它們的結合永不分離,將新郎、新娘託付給神,祈禱神靈保護新人的婚姻和生命。從《擇偶七善業儀軌》可知當時婚俗之豐富、禮儀之繁縛、內涵之深厚。藏族古代的這一婚儀特點,在今天藏族婚俗文化中還較多地儲存著。藏族的婚戀禮俗,從擇親選偶、訂親迎娶到婚後習俗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與地域特點,同時,又帶著厚重的時代印跡,呈現出傳統與現代交織混融、多姿多彩的風貌。

一、通婚範圍與擇偶標準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社會是等級森嚴的封建農奴制社會,貴族與平民被分為三等九級,社會地位懸殊,表現在婚姻的締結上是嚴格的“等級內婚制”。不僅貴族與平民、領主同農奴之間不允許婚配,大小貴族之間、平民的不同等級之間婚配都有許多限制。擇婚時看重對方的血統、地位、門第和財富,追求的是“門當戶對”的婚姻。其實,擇偶時看重財富和門第,在藏族古代就已有之。敦煌藏文寫卷P·T·1283號和內容相同的P·T·2111號,即《儀禮問答寫卷》中,明確記有吐蕃人的擇偶標準:“娶妻要選有財富與智慧者,若兩者不兼備,應挑選有財富者,選婿要選有智慧而富裕者”。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2張

除等級的限制外,婚姻締結中一個最大的禁忌就是近親結婚。有父系血緣關係的人無論相隔多少代一律不得婚配,有母系親屬關係的人原則上亦不得婚配,若婚配,至少應隔五代或八、九代人方可通婚,總之是婚姻雙方的血緣越遠越好。因此,在藏族社會上難見姑舅表婚和姨表婚等其他民族中常見的婚配現象。

在藏北牧區,人們是以“骨系”來確定通婚的範圍。骨系多以父系的血緣來計算,同一骨系的後代屬永久禁婚之列,嚴禁發生性關係,一旦違禁,社會輿論會給以強烈譴責,甚至予以嚴厲的處罰。有時也有這種情況,由於年代的久遠,人們已不清楚婚配雙方是否存在親戚關係,但只要知道過去曾是親戚關係,不管隔了多少代,人們會自覺洛守禁婚規則。

在人們的觀念中,近親通婚是最不吉利的事,會生下畸形兒,會給家庭、村莊帶來災難。在山南地區,如果四方鄰居知道了某人是親戚通婚會不依不饒,輿論會說:“青草要乾枯水源要枯竭,老天都不下雨”,人們還要告官懲辦,近親通婚者會被處以裝入牛皮口袋沉江的死刑。在藏北牧區,人們將近親通婚或發生性關係看得非常嚴重,認為這種人婚後全身會變黑,成為黑人,影子照到誰誰就會生病,平時不能讓這種人坐到自己面前,這種人死了也不能送天葬場,他們生下的孩子會變成傻瓜、長成畸形,還會長尾巴。除人們輿論譴責和歧視外,有的還會受到嚴厲的處罰,輕者被鞭打一頓,重的用牛皮包裹扔到河裡雙雙淹死。

婚姻是否締結,還要看男女雙方生肖的五行和紀年的十二屬相的生辰是否相剋或相沖,人們十分忌諱生肖和屬相相剋相沖,認為生肖相剋婚姻不會幸福,夫妻間會吵架、打架或離婚。這一禁婚原則並不十分嚴格,城鎮、農村和牧區以及不同的地方在遵行時也有鬆和緊的差異,有時生辰屬相不合還可請僧人或咒師做法事以求化解。

在不違背近親通婚和等級內婚的前提下,藏族青年男女的婚戀有著較大的自由,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各種社交場合可以自由交往和談情說愛。但這並不是說青年男女就能自主婚配。傳統的藏族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辦婚姻,貴族上層的婚嫁尤其如此,子女毫無婚戀自由可言。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3張

貴族間的聯姻多是一種政治行為,考慮的是家族的利益,包括家庭的政治地位,財產繼承和社會地位,借聯姻擴大自己的地位和聲望,因此不會也不可能考慮子女的情感。平民的情況則不同,雖然婚嫁與否的最終決定權在父母,但子女在選擇配偶時有較大的自由,家長會充分尊重子女的選擇。

事實上許多情況都是子女自由戀愛後,將自己的意願告訴家長,由家長出面請人提親和訂婚,最後安排婚嫁。也有的情況是家長相中了某男或某女,事先並不告訴子女和徵求意見,直到成婚前才通知子女。但這種完全由父母包辦作主的情況較少,多數情況是由父母作主決定婚嫁,但事先會徵求子女的意見,如果子女不同意這門婚事,家長會考慮孩子的意見。當然,藏族人對長者十分尊重,子女一般會聽父母的安排。

如果說“門當戶對”是家長開親時的一條擇偶標準,那麼年輕人在選擇物件時更看重的是對方的個人條件,包括身體是否健康,長相是否英俊漂亮,品行是否端莊以及是否能幹有本事等。在牧區,男子的本事主要表現在搬遷牧場、捻繩子、打獵、屠宰和做買賣等方面,女子的本事則表現在擠奶、做酸奶、放牧、織氆氌等方面。

農區的情況亦相似,在耕地、修渠、建房和買賣等方面可看出男子的本事,女子則表現在種田、擠奶、釀酒、織布等方面。配偶是否能幹,成為農牧區擇偶的一個重要標準。將配偶的能幹和本事作為一個重要條件是不難理解的,因婚姻不僅僅是男女兩性個人的結合,由婚姻的締結組建的家庭承擔著人的生存、繁衍和發展的重任,“能幹”和本事則是維繫家庭生計的最基本因素。在氣候條件差、生產力水平低的西藏農牧區,沒有相當的勞動生產技能的“本事”,沒有“能幹”的素質,不要說發展和致富,連維持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

如今,人們的擇偶觀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伴隨著社會的變革,過去嚴格的“等級內婚制”已不復存在,在不違背近親婚姻禁忌的前提下,人們的婚戀更加自由,通婚範圍不斷擴大,藏族同其他民族、藏族同外國人的通婚不受限制。

包辦婚在城鎮已基本絕跡,在偏遠的農牧區雖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子女在婚配上有著更大的自主權。無論在城鎮還是農牧區,一個人的品質和德行(尤其強調“誠實”)是人們擇偶的重要條件。職業和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人們亦較看重。城鎮人在今天仍關注對方家庭的地位和條件,農牧區則看重對方的本事與能幹程度,呈現出城鄉不同的特點。然而,無論城鎮和農牧區,“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已是西藏婚戀的主流。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4張

二、提親與訂婚儀禮
  說親或提親是整個婚姻締結過程中第一個帶程式化的儀禮,各地在習俗禮儀的細節上略有不同。提親人一般不由家人充任,而多由男家親朋中或村中有較高威望的人充當。如果男女青年感情好,兩家關係又熟悉,也可由男方家長直接去提親。“巴米”(媒人)或男方家長擇吉日帶酥油茶、青稞酒和哈達去女家,向女方家長攤牌說明來意,如果女家同意結親,會接受男家敬獻的酒、茶或哈達,反之則表示拒絕這門親事。雙方同意後,便要請人卜卦擇算男女的生辰屬相是否相合,預測婚後禍福吉凶。吉利便確定,不吉時則有兩種選擇,一是就此罷休另擇佳偶,一是請喇嘛做法事驅邪消災。

提親之事大功告成後,雙方父母便會商定擇吉日良辰舉行“隆羌冬”的訂婚禮。訂婚之日,男家帶來青稞酒和酥油茶,給女家父母敬獻求親酒(“隆羌”意為“求親酒”),還給女家的每一位成員送禮物。禮物的大小和多少視男家的經濟條件而定,大的可送衣物乃至首飾,小的送一條哈達亦可。但是,無論男家的家境如何,有一件禮物必不可少,這就是給女家母親送的“奴仁”(奶錢),以感謝母親哺育女兒的養育之恩。

有時女孩的母親已亡故,但“奶錢”仍必須送。農區贈送的“奶錢”多是一條“邦典”彩裙,牧區則多是送一頭奶牛。這天,女家備酒備飯,招待男家客人和參加訂婚的女方親屬。過去城鎮和部分農區在訂婚儀式上還要寫婚約,貴族之間訂婚時出示婚約更是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約一式兩份,由證人在儀式上高聲宣讀,核對無誤後由雙方家長當眾蓋上家族印章各自保管一份。訂婚儀式後,男女雙方不得輕易毀約,否則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和眾人的恥笑。如果男方毀約,贈送給女方的財物不得索回,還要追加一定的錢物;女方毀約要如數退還財物,同樣還要給男方一些錢物以作補償。訂婚禮之後,雙方便商定結婚日期籌辦結婚事宜。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5張

三、迎親與婚禮
  藏族迎親和婚禮的禮俗繁褥,活動甚多,各地在禮俗上不盡相同。

婚期經男女雙方商定並由喇嘛卜卦擇吉日舉行,過去農村結婚多安排在冬天農閒季節。婚禮前一天,男家派出迎親人去女家迎親。迎親人員的組成有二人,四人、六人不等,其中一般有男家的一名至親、一名能說會道之人(有時專門請民間說唱藝人),一名為新娘牽馬的人,帶上禮物,包括給新娘的全套衣飾、給新娘乘騎的打扮漂亮的馬(懷有小駒的白馬為佳)以及五色彩箭等到女家。

婚慶大典之日,根據卜算確定的時間迎新娘出門。新娘穿戴著從男家帶來的全套衣飾,在伴娘的陪護下,緩緩走出家門。出門時,迎親人在前面邊走邊揮動手中的哈達高喊:“招納福扯羅,招納福社羅”,而女方家人(多是父親或長兄)則站在自家屋頂上用右手朝迎親隊伍走過的方向揮舞哈達(有的地方手舉彩箭和羊腿在空中環繞),邊揮邊喊“留下福扯,留下福扯”。這個儀式藏語稱之為“央固”,意為招財引福儀式。人們認為,姑娘出嫁,往往會把家中的財運帶走,為了留住家中的財氣,需要舉行“央固”儀式。用彩箭和環繞羊腿舉行招財引福的習俗產生年代久遠。是古代苯教盛行時期舉行的儀式。

迎親時過去一般都是騎馬,每匹馬都精心打扮裝飾。現在迎親時路途近仍騎馬,路途遠則是用汽車或拖拉機。城鎮的婚禮都是用裝飾一新的婚車迎接新娘。

迎親途中,遇見背滿水或背東西的人視為吉祥,迎親人會向這些人獻哈達,如遇見背空筐、抬病人、倒垃圾的人則認為是不吉利,這些人看到迎親隊伍過來一般都會自覺迴避,如果不巧碰上,主家在婚後會請僧人唸經消災。迎親途中,道吉祥者還會對沿途的風光即興進行描繪和讚美。

當迎親隊伍快到男家村口時,男家安排有敬酒人在村口迎候,人們一一下馬,接受敬酒人敬獻的“切瑪”和酒。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6張

迎親隊伍到達男家大門外時,此時大門、院落內外已裝飾一新,在大門兩側立放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大石,安放好專為新娘準備的下馬墊,其墊內裝有青稞、小麥和鹽巴,上鋪五彩錦緞,緞上用麥粒擺放或麵粉畫“雍仲”吉祥圖案。男家的主要親屬在門前迎候。西藏各地從新娘下馬、進門、入座都有一系列禮俗,大致活動為下馬後繞轉祭祀象徵吉樣神靈的白石,踢翻表示不吉邪魔的黑石,送親人中的能說會道者依次讚頌男家的下馬墊、大門、看家狗、樓梯等然後新娘才進門入座。各地禮俗大同小異,具有地方特點。

新娘進屋後,與新郎一道坐於主室的正中位置,新娘旁坐伴娘,然後是雙方的親友按輩份長幼圍坐一圈。新人的座墊上用麥粒擺放“雍仲”圖案。入座後,送親人首先起身向佛像(佛龕)、房柱、“切瑪”及酒罈等讚頌之後獻哈達,然後男家向新人及送親人敬獻“切瑪”,哈達、酒和茶,男家的好友鄉鄰也分別向新人及婚嫁雙方家人獻哈達和禮品。如果親朋多,客人多,敬哈達獻禮儀式要進行很長時間,有時獻禮儀式分別安排在幾日內舉行。

此間,道吉祥者會滔滔不絕讚頌新郎、新娘及雙方父母,贊煩房屋、美酒、彩箭等。許多地方還有這樣一個儀式:當新郎新娘受獻哈達和祝福後,在家人的帶領下,一對新人走到屋頂,由喇嘛頌經,祈求家神庇護新娘。這時在屋頂的神垛上要立一根新經幅,立經蟠時,新娘新郎用手摸摸經惜,表示神靈已接納了新娘,從此新娘享有同其他男家成員同等的權利。過去結婚時,在迎親途中和婚禮上,新娘要用稱為“布熱卡支”的紅色徽祖或頭巾遮臉,從頭上一直垂至胸前。有的在婚禮後的第二日取下,有的一直戴到婚禮結束。現在農區部分地方還有這種習俗。

婚禮時間的長短視主家的經濟條件而定,多的有十幾天,一般的有五六天,但最少應舉行三天。婚禮期間,男家準備大量酒、肉、飯、菜款待客人,親朋鄉鄰也會贈送許多禮品。以日喀則江孜班村的婚禮為例,禮品的種類和數量為青棵酒(一般不少於3壇)、酥油(2-5坨)、磚茶(2-3塊)、一整腔羊肉(羊腔內裝1-2斤羊毛)、一袋青稞和一袋小麥(各80-100斤)、禮金以及給主人家每人一件衣服或衣料。

城鎮居民現在以送禮金為主,數量的多少視關係的親疏而定,但哈達是客人蔘加婚禮時必須準備的。西藏一些地方還有“守日”的習俗。所謂“守日”,就是與男家關係密切的摯友承擔婚禮期間某一天的吃喝開銷等一切費用。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7張

舉行婚禮時,最活躍和最出風頭的人是道吉祥的人。他們口若懸河,讚美之辭滔滔不絕,天文地理、海闊天空無所不涉,但又都與婚慶緊密相聯,其讚頌辭優美動聽,常引得眾人的陣陣喝彩。道吉祥者不僅誦唱祝辭,還常常講出一些詼諧幽默、令人捧腹的逗笑語,使婚禮氣氛喜慶而熱烈。

婚禮期間,最忙和最熱情的是稱為“羌瑪”的酒女。她們負責向客人敬酒,來往穿梭於賓客盈門的房屋中。為了使客人喝得滿意稱心,她們唱歌跳舞,勸客人多飲酒。有的客人故意刁難,要同酒女對歌方才喝酒。唱歌跳舞本是酒女們的特長,客人大多佔不了上風。藏族的酒歌和對歌許多是即興而發,很有特點。班丹先生在《崗、巴婚俗拾零》一文中,一口氣記錄了婚禮上的六十餘首對歌,現摘錄兩首。

飲酒者:
  四隻古瓢掛四方,
  你能一一道來否?
  你若不說聽我言,
  此酒當由你來喝。

酒女:
  要說四方四古瓢,
  東頭掛有古銅瓢,
  象徵漢地濃香茶;
  南面掛有長柄瓢,
  象徵甜蜜甘蔗糖;
  西頭掛有福祿瓢,
  象徵藏地陳佳釀;
  北面掛有短柄瓢,
  象徵藏北水晶鹽。

飲酒者:
  東有三種白色物,
  你能一一道來否。
  你若不說聽我言,
  此酒當由你來喝。

酒女:
  東方三種白色物,
  一是太陽暖人間,
  二是月亮耀大地,
  三是金星啟天明。

歌美酒香,人們在婚禮期間痛飲狂歡。

婚禮期間,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外,人們還玩藏牌、擲般子、打麻將等,每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參加活動。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8張

婚禮結束那天,全體客人蔘加“卓桑”儀式,儀式上爆桑、唱“協欽”(意為“大歌”),拋撒糌粑粉,祈求神靈保佑,祝福主家吉祥安泰。儀式結束後,親朋鄉鄰可以陸續回家,但不能在同一時間告辭,而是分期分批離開,以免有人去樓空之嫌。客人辭別時,主人和留在家中的其他客人送到大門,向他們敬獻“切瑪”和酒,並獻哈達。客人離開時,邊唸誦吉祥的祝辭,邊往主人家方向拋撒青稞或糌粑。

現在農牧區舉行婚禮傳統色彩仍較濃,古樸、風趣、熱鬧而隆重,“儀式”色彩濃厚。城鎮婚禮則不然,已帶著較多的現代色彩,賦予了傳統婚禮以時代的特點,婚禮方式已逐漸從原來的“儀式型”向“娛樂型”轉變,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

婚禮中雖仍有請僧人擇吉日、向門柱獻哈達、請人唱祝辭、結束時舉行“卓桑”儀式等傳統內容,但大都只留其儀式的象徵意味,程式和內容大為簡化。許多繁褥的傳統禮儀已難覓蹤影,而注入的是更多的現代生活內容,拍婚照、用婚車迎新、用錄音機播放歌曲和頌讚辭、用攝像機攝錄婚禮全過程等已是屢見不鮮。更有新潮者,鍾情旅遊結婚,讓自己的新婚蜜月在飽覽異鄉風情和倆人獨守的美好時光中度過。當然,旅遊結婚後大多還要籌辦婚禮請朋友同事吃喜酒才能過關。

四、婚後習俗
  婚後習俗主要有回門和離婚等內容。

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何時回孃家,各地在時間上並無一致,有的是半年以後,有的需3個月,有的在婚後一月左右就可回孃家。藏族過去有一個習俗,就是婚禮期間新娘絕不能回孃家。有時同一村莊或相鄰村莊的兩家聯姻,孃家雖近在咫尺,但新娘也不能回去,否則會遭到人們的恥笑。一般不會發生這種違禁的事,新娘回門必須由丈夫和男家家長陪同,不能一人單獨回。

回門時仍有一些禮俗活動,但較之婚禮大為寬鬆,沒有繁縛禮節,一個主要的活動就是辦回門酒宴,回請那些在新娘出嫁時曾來行禮的女方家的親朋鄉鄰。款待畢,還要給他們每人分送一份肉、烙餅等食物,並在烙餅上擱一塊酥油以示回敬。新娘在孃家住多少時日並無具體規定,住一段時間後回到婆家,開始自己人生旅程中作他人媳婦的生涯。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9張

藏族青年男女婚前有較大的社交自由,婚後男女之間的交往則有所限制,一是社會輿論的顧忌,二是怕傷害夫妻感情影響家庭和睦。離婚是每一個民族都存在的現象,藏族社會亦如此。

因婚後感情不和或其它原因(多因有外遇)常導致離婚。傳統的離婚並無成文的法律手續,一般並不經過官府和頭人,往往經親友勸阻無效便正式分離。只有當分割財產引起糾紛時才由頭人或官府出面調解和裁決,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夫妻分手時,原則上女子的嫁妝要帶走,家庭財產按當時家庭成員人數均分,孩子則多為男孩歸父親,女孩歸母親。婦女離婚和再嫁有較大的自由,並不受輿論的非議。再婚時,一般不再舉行婚禮,即使舉行婚禮也較簡單。

五、幾種特殊婚制
  在傳統藏族社會,除一夫一妻的單偶婚為主要婚姻形式外,還存在一定數量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多偶婚制。在一夫一妻婚的締結過程中,招贅婚也有較大的比例,表現出與其他民族在婚姻制度方面的不同特點。

招贅婚。招贅婚即男“嫁”女家。社會輿論對“娶妻”還是“招婿”並無好壞優劣之分,視同一樣。是女婿入贅還是女兒出嫁由雙方家庭商定,有時還要通過星相師卜卦確定。一般情況是招贅的人家往往沒有兒子,缺乏勞動力,通過招贅解決勞動力問題。也有的是疼愛女兒,不忍心女兒遠嫁而招婿組成家庭。招贅婚的說親、訂婚的婚禮同娶妻婚的儀禮基本一樣,女婿在妻家地位同其家人。

一妻多夫婚。一妻多夫婚在藏族社會是僅次於一夫一妻婚的另一種婚姻形式。在傳統的西藏社會,這種婚姻形式佔的比重較大。“據本世紀五十年代初的調查,舊西藏一妻多夫家庭佔24%,一夫多妻家庭約佔5%,實際情況超過這個比例”。一妻多夫婚在西藏各地都有,但分佈不平衡,昌都地區的比例較大。

“據色扎部落頭人澤丁扎巴回憶,民改前他所管轄的丁青宗色扎部落約500戶,估計一妻多夫家庭超過50%”。“寧靜宗巴窪村(現芒康縣宗溪鄉的一部分)頭人澤仁頓珠回憶,當時村裡一妻多夫家庭比例大大超過一夫一妻家庭”。民主改革至今,一妻多夫家庭在西藏農牧區還有一定數量存在。

據西藏大學1988年的調查,西藏農牧區的一妻多夫家庭佔調查家庭總數(753戶)的13.3%。而昌都地區有關單位1996年對芒康縣二區一鎮23個鄉進行了調查:“全縣總戶數為10875戶,總人口70149人,一夫多妻家庭472戶,佔總戶數的4.34%。1980年以後形成的有157戶佔總戶數的1.44%;全縣一妻多夫的家庭有4579戶,佔總戶數的42.27%,其中1980年以後形成的家庭1715戶,佔總戶數的15.77%。”

1999年4月,對貢覺縣相皮、哈加、漠洛、拉脫、阿旺、則巴六鄉調查顯示:“六鄉共有居民4753戶38515人,其中一妻多夫家庭就有3201戶20245人,分別佔總戶數和總人口的67.3%和52.7%”。一妻多夫婚在昌都的丁青一帶也有較大的數量。

獨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第10張

一妻多夫家庭絕大多數都是兄弟共妻形式,只有極少數是朋友共妻,而父子、叔侄等共妻形式僅是特例,不具普遍性。共妻家庭中,以兩兄弟共妻最為普遍。“丁青縣丁青村一妻多夫共120戶,丈夫275人,平均每戶2.29人。芒康縣莽嶺鄉110戶一妻多夫家庭中丈夫223人,平均每戶2.03人”。

一妻多夫家庭的日常勞作和生活同一夫一妻家庭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在全家的管理方面,一般是長兄當家,各兄弟間在務農、放牧或經商等生產經營活動中有大致的分工,根據每人的特點各有側重,妻子多是操持家務,帶小孩和幹一些農牧活。在日常生活中,妻子處理好兄弟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賢惠是對妻子最主要的要求,關鍵是妻子對兄弟要一視同仁,不能偏心,使家庭團結和睦。如果妻子能搞好兄弟間的團結,一家人和睦相處,則是賢惠的,輿論會稱讚;反之,如果弟兄婚後鬧分家,則認為妻子偏心,輿論會指責。

藏族社會對一妻多夫家庭普遍持肯定和讚揚的態度,尤其在一妻多夫家庭盛行的地區這種婚姻形式深受人們的稱道。人們普遍認為,幾兄弟娶一個妻子能使家庭興旺和富裕,因為兄弟共妻可保證家產不分散,家裡勞動力多,經商、務農、放牧都有人手幹,容易使家庭致富。藏族人十分注重親情和家庭倫理,對那些兄弟不分家、親人團聚、家人和睦的共妻家庭十分讚賞和羨慕。一妻多夫家庭至今在西藏一些地區廣泛存在,除經濟原因外還有更深刻的社會文化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一夫多妻婚。這種婚姻形式較少,民主改革前約佔婚姻總數的5%,民改後則大為減少,主要存在於邊遠的農牧區。多妻婚在過去多是貴族、頭人和富裕戶的特權,他們憑藉權勢和財力娶多妻,藉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或炫耀自己的財力,滿足其奢靡的生活。平民中也有個別多妻婚存在,其形式主要是姐妹共夫,常出現於招贅家庭中,多是姐姐招贅後,妻妹後來加人其中,形成事實上姐妹共夫的一夫多妻家庭。

平民中的姐妹共夫家庭同貴族頭人的多妻家庭有著質的區別,前者為自然形成的無妻妾之分,地位平等;後者則多是封建包辦性質的買賣婚,妻子之間地位相差較大。昌都地區貢覺縣三巖地區存在著較大數量的一夫多妻婚,1999年有關單位調查時多妻婚佔家庭總戶數13。6%。這有著深刻的自然、歷史和社會原因。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落後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強大的父系血緣宗族組織“帕措”的長期存在,使三巖地區出現了畸型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形式。從西藏全區來看,三巖地區的一夫多妻婚是一個特例,不具有普遍性。

TAG標籤:藏族 婚俗 獨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