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傳統服飾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豐厚的寶藏,中華歷史泱泱數千年,各個朝代不同的民族都各有不同的服飾,它們各具特色,充分展現了歷朝歷代身處不同環境下人們的審美觀念,十分具有歷史與美學的研究價值。那麼今天就為你介紹,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歷史。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禮服
  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夏商周三代服制是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各有變革和發展。夏代稱冕冠為收,殷代名為,周代名為爵弁,夏代的冕冠純黑而赤,前小後大,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後小,周代黑而赤,如爵頭之色,前小後大。國王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六冕的內容如下: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禮服):為冕與中單、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黃赤色,玄即青黑色,玄與纁象徵天與地的色彩,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

兗冕(王之吉服):為冕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九章。
  鷩冕(王祭先公與饗射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七章。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紋,裳繡黼、黻二章花紋,共五章。
  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繡粉米一章花紋,裳繡黼、黻二章花紋。希是繡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繡。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飾,裳繡黻一章花紋。

此外,六冕還與大帶、革帶、韍、佩綬、赤舄等相配,並因服用者身份地位高低,在花紋等方面加以區別。而周代國王的禮服除以上6種冕服之外,還有4種弁服,即用於視朝時的皮弁、兵事的韋弁、田獵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

皮弁形如覆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頂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動時所戴。韋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晉代韋弁如皮弁,為尖頂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稱皮冠,配緇布衣素裳。爵弁為無旒,無前低之勢的冕冠,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採。

周代王后的禮服與國王的禮服相配襯,也和國王冕服那樣分成6種規格。《周禮·天官》下:“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一作翟)、闕狄、鞠衣、展衣、祿衣、素紗。”其中前3種為祭服,褘衣是玄色加彩繪的衣服,揄狄青色,闕狄赤色,鞠衣桑黃色,展衣白色,祿衣黑色。揄狄和闕狄是用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縫於衣上作裝飾。6種衣服都用素紗內衣為配。女性的禮服採用上衣與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婦女貴情感專一。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2張

一般服裝之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廟,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諸侯的玄端與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黃裳,下士配前玄後黃的雜裳,並用緇(黑)帶佩系如裳之色的鷩。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3張

一般服裝之深衣
  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據《深衣篇》記載,深衣是君王、諸侯、文臣、武將、士大夫都能穿的,諸侯在參加夕祭時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論上,說深衣的袖圓似規,領方似矩,背後垂直如繩,下襬平衡似權,符合規、矩、繩、權、衡五種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裝。庶人則用它當作“吉服”來穿。

後世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縫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為二,共裁成12幅,以應每年有12個月的含義。這12幅有的是斜角對裁的,裁片一頭寬、一頭窄,窄的一頭叫做“有殺”。在裳的右後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縫接,接出一個斜三角形,穿的時候圍繞於後腰上,稱為“續衽鉤邊”。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4張

一般服裝之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服,但有夾層,夾層裡裝有禦寒的舊棉絮。如果夾層所裝的是新棉絮,則稱為“繭”。若裝的是劣質的絮頭或細碎枲麻充數的,稱之為“縕”在周代,袍是作為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的。軍隊戰士也穿袍。《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描寫秦國軍隊在供應困難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詩篇。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5張

一般服裝之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質料很粗陋的襦衣,則稱為“褐”。褐是勞動人民的服裝。《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6張

一般服裝之
  《說文解字》說:“裘之制毛在外,故像毛。”中華祖先最早用來禦寒的衣服就是獸皮,使用獸皮做衣已有幾十萬年的歷史。原始的獸皮未經硝化處理,皮質發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時不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而且懂得各種獸皮的性質。例如天子的大裘採用黑羔皮來做。天子、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飾,下卿、大夫則以豹皮飾作袖端。此類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錦,諸侯、卿大夫上朝時要再穿朝服。士以下需人無裼衣。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7張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體現服飾等級的重要標誌,換句話說周代服飾的色彩可以彰顯穿著者的身份、階層與地位。周代以青、赤、黃、白、黑的正色為貴,以正色相雜而生的間色為卑。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禮制的日益崩壞,服裝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壞。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齊桓公“好紫”。由於一國之君喜歡紫色,以致齊國的百姓爭相效仿,最終一國盡紫服。紫色作為周代服飾色彩的“間色”,也就是所謂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賤。齊國尚紫的風氣是對周代原有服飾規制的破壞,同時也是對周禮的挑戰。對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於對周禮的維護,都表示過強烈的不滿甚至厭惡。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導致了不同地域國家的服飾各具特色。而這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也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漸繁多。

中原地區,地處黃河中游,為周和三晉所在,服飾雖有繁簡不同,然而西周以來質樸的曲裾交領式服裝始終居於主流。這種衣式,通為上衣下裳連屬,衣長齊膝,曲領右衽。

齊魯地區地處黃河中下游,當地女性好綰偏左高髻。長裙收腰曳地,窄長袖,異於中原三晉地區女式“深衣”,文彩分為紅黃黑褐條紋。

北方地區如中山國和燕國,服飾類似三晉地區。衣著寬大袖口的交領,右衽“深衣”,曲據纏身多層,呈“燕尾”曳地,腰帶用帶鉤和環配系,衣上花紋間填朱、黑色漆,有較寬的“純”,既有齊衣晉帶的特徵,又具有北方格調。

西北秦地服飾,厚實而便用,但遜華麗韻味。當然權貴例外,陝西銅川的春秋晚期秦墓,出土8件泥塑彩俑,衣式均為緊袖右衽束腰長袍,有黑色而領邊及衣襟飾紅點和黑紅色的兩種,衣長或齊膝,或垂至足面;鞋分黑色圓頭履和方頭履兩種。

吳越地處東南隅,位於長江下游,服飾拙而有式,守成而內具機變。當地人長期保持著因地制宜的服飾風格。單以髮式言,當地以剪髮為主且善梳理。所謂吳人“發短”,乃指其髮式是將額頂及兩鬢頭髮剪短,並非為一律髡成短衝式,其餘維持原狀,經梳理盤束腦後為椎髻。

楚國位於江漢地區,勢力跨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楚服素有輕麗之譽。各地楚墓相繼發現的皮手套、皮鞋、麻鞋與大量彩繪木、陶、玉俑,包括“遣策”所記種種衣嫋,無不可領會到楚人衣服的輕盈細巧,冠式巾帽的奇麗,款樣的紛繁華豔。

江淮之間小國林立,受南北大國的掣肘,其服飾時尚亦深受影響。如姬姓曾國,為南部楚國的附庸,服飾鮮中原風格而有濃厚楚服特色。又如地處淮水南的黃國,則與北部大國的服飾風格接近。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期儘管各地區間的服飾形制有互動影響、互有所取之處,但總有其固自的風格品位。從巨集觀看,大概可以說,中原周地和三晉服飾質樸,東方齊魯服飾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飾矜誇,西北秦地服飾厚實,東南吳越服飾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飾輕麗,西南巴蜀滇服飾寬鬆。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8張

漢朝的傳統服飾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漢朝服飾不等於漢服,漢服為漢族傳統服飾。漢朝服飾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

漢代因為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冠: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誌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皁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小吏亦皆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漢代橫跨兩朝四百年,女裝款式豐富,從現有文物來看,最流行的式樣有如下款式: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皁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整體服飾風格可以用“豐富多彩,南北交融”來進行概括。其時由於戰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經濟遭到破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人們的禮法觀念變得淡薄,衣冠服飾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是我國古代服飾的大變動時期。

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卻呈現出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執政者,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薰染,熱心提倡穿著漢族服裝,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漢魏衣冠”的狀況。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環境使得文人士子們空有忠君報國的志向卻無用武之地。因為自身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人生理想無法達到,所以文人士子們他們不再過多地侷限於儒學的條條框框,而是開始強調自我個性解放。

於是當時的社會就出現了褒衣博帶的流行時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魏晉風度。男子袒胸露臂,追求輕鬆、自然、隨意的感覺;女子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盡力展示優雅和飄逸的風姿。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9張

漆紗籠冠
  漆紗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極具特色的主要冠式。當時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因為它是使用黑漆細紗製成的,所以得名“漆紗籠冠”。冠的特點是平頂,兩側有耳垂下,下邊用絲帶繫結。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0張

大袖寬衫
  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道教和玄學,因為祈望長生不老,所以煉製丹藥服用的情況較為普遍。服食丹藥後常使身體發熱,不適合穿緊身的衣服,加之當時的人們大多追求“仙風道骨”的風度,所以這一時期的人們喜歡穿寬鬆肥大的衣服,世稱“大袖寬衫”。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1張

褲褶
  褲褶是實際上一種上衣下褲的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褲。褲褶原來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傳統服裝,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服裝開始在漢族地區廣為流行,褲口也越來越大,為了行動方便,人們用1米左右的錦帶將褲腿縛住,稱為“縛褲”。後來衣袖和褲口愈加寬大,時稱“廣袖褶衣”、“大口褲”,一時之間成為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服飾。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2張

雜裾垂髾服
  魏晉時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襬部分要接上重重疊疊的三角形裝飾布,又在腰上系圍裳,從圍裳下面再伸出許多長長的飄帶。由於使用了輕柔飄逸的絲綢材料,所以這兩種裝飾使女子在走動的時候,更加富有動感和韻律感。後來,這兩種裝飾逐漸合二為一,這就是雜裾垂髾服的造型。雜裾垂髾服使魏晉的女子充滿靈動、飄逸的氣質。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3張

衫裙
  衫裙是魏晉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緊身合體,袖子寬肥;下邊的裙子多折襉,裙長拖地,寬鬆舒展。這種上儉下豐的造型,加上豐盛的配飾,能夠展現出魏晉女子瀟灑俊美的風度。這也是中國傳統女裝的經典造型。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4張

裲襠鎧
  南北朝時的主要鎧甲是襠鎧,其材料大多采用堅硬的金屬和皮革,甲片的形狀分為長條形和魚鱗形兩種,在胸背處通常會採用精巧的魚鱗紋小形甲片,以增強鎧甲的機能性。將士一般會在襠甲內襯一件厚實的、布帛製作的裲襠衫,以防止堅硬的甲片擦傷肌膚。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5張

隋唐五代時期服飾
  隋朝於公元589年重新統一中國,秦漢時期的服飾制度得到了逐漸的恢復。隋朝將“日月、星辰”等紋飾放回到皇帝的冕服上,從此“肩挑日月,揹負星辰”成為後世歷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公元618年,唐代建立,它國力強盛、疆域廣大、政令統一、對外交流十分頻繁、文化藝術空前繁榮,服飾文化因此呈現出自信開放、雍容華貴、百美競呈的局面。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使其能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所以,這一時期成為中國古代服飾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襴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並且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這時期袍衫的風格。

半臂仙裙
  公元605年至617年間,隋代的女子流行半臂,這是將短袖衣服套在長袖衣服外面的穿法。與半臂相配的是“仙裙”,又稱“十二破裙”,是一種下襬很大的長裙。穿戴這種服裝外出時,女子要戴紗帽,將面部擋住,這是受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服飾影響的結果。

唐圓領衫、袍
  圓領衫、袍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唐代男子主要的服裝形式。它的前後身採用直裾,在領子、袖口、衣裾邊緣部分都加貼邊。在前後襟的下邊,常各用一幅布橫向拼接,腰部用革帶緊束,上戴襆頭,下穿長靴。圓領衫、袍的衣袖分窄袖和寬袖兩種,窄袖的便於活動,寬袖的則可以表現出瀟灑、華貴的風度。

唐襆頭
  起初,人們用一塊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並使巾布的兩角在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回到頭頂打成結子作裝飾,這就是初期的襆頭。後來,人們又在巾布的四角上接上帶子,使其自然飄垂,裝飾性就更強了;再後來,人們甚至將帶子裁成或圓或闊的各種形狀,並用絲絃或銅絲、鐵絲作骨,放在帶子裡,這就變成了可以任意造型的翹腳襆頭。

冕冠衣裳
  唐代皇帝的服飾,在繼承前代冕冠、冕服的基礎上,又有了更加長足的發展,服飾形態更加豐富、完備,在服飾的細節處理上也更加精細入微。

唐襦裙
  唐代的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領口和袖口有金彩紋繪或刺繡工藝,有的還鑲有綾錦,這些裝飾使服裝的效果更加華美富麗。唐代的裙式大多高腰或束胸,款式貼臀,寬擺齊地,是下襬呈圓弧形的多褶斜裙。

大袖衫
  大袖衫是盛唐時候的女裝,因為它的衣袖往往寬於1.3米,所以這種衣服被稱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輕薄透明的紗料製成,上面還有精美的圖案。女子穿上它,能顯露出華貴而飄逸的氣質。

回鶻裝
  回鶻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回鶻女子的服裝對唐代漢族女子的服裝影響較大。回鶻女裝的基本款是連衣長裙,翻折領、窄袖,衣身比較寬鬆,腰際束帶。一般在翻領和袖口上都有鳳銜折枝花的紋飾。女子在穿這種服裝時要梳椎狀的回鶻髻,上飾珠玉,簪釵雙插,戴金鳳冠,穿笏頭履。

胡服
  唐代的胡服,實際上是指西域地區的少數民族服飾和印度、波斯等外國服飾。比較常見的胡服形式是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透空軟錦靴和錦繡渾脫帽,有的還佩有蹀躞帶。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6張

宋代的傳統服飾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總的來說,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豔,給人以質樸、潔淨、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係。

宋朝“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逐步居於統治地位,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相應發生變化,服飾開始崇尚儉樸,重視沿襲傳統,樸素和理性成為宋朝服飾的主要特徵。

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代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

通天冠服
  宋代的通天冠服包括雲龍紋深紅色紗袍、白紗中單(襯衣)、方心曲領(一種上圓下方、套在項上的鎖形裝飾,用來防止衣領雍起,起壓貼的作用,有天圓地方的寓意)、深紅色紗裙、金玉帶、蔽膝(掛在前邊的斧形飾片)、佩綬、白襪黑鞋、通天冠等。它是僅次於冕服的一種官服。

褘衣
  皇后在受冊封、朝會等重大的禮儀場合穿褘衣。褘衣是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連體式服裝,用以象徵女子在感情上的專一。與之相配套的是華美的九龍四鳳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並在冠的左右各有兩個葉狀飾物,稱為博鬢或掩鬢。

襆頭
  襆頭在宋代非常流行,這時的襆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平整美觀。襆頭腳的形式以直腳居多,即兩腳平直向外伸展的造型。此外也有交腳襆頭和朝天腳襆頭,交腳是兩腳翹起於帽後相互交叉的襆頭;朝天腳是兩腳在帽後兩旁直接翹起而相交的襆頭。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徵是折襉很多。裙子上的紋飾更是豐富多彩,有彩繪的,有染纈的,有作銷金刺繡的,有綴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鬱金香根染的黃色最為高貴;也有紅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豔麗的石榴裙最負盛名。

宋襦裙
  宋代因襲了唐代的襦裙,將其作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飾。由於受少數民族服飾的影響,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間的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製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儀。

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指的是女子纏足後所穿的小鞋。宋代是纏足之風逐漸發展、盛行的時期,三寸金蓮的形式也逐漸豐富起來。

鎧甲
  宋代的鎧甲包括兜鍪、甲衣、披膊、吊腿等幾個部分,其基本形制是繼承了唐代鎧甲的風格而略微有些變化。南宋以後,因為火藥武器的發展,鎧甲逐漸被淘汰。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7張

遼、金、元時期服飾
  遼、金、蒙古等是與宋朝(分為南宋和北宋)並存的北方政權,也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遼以契丹族為主,元則是以蒙古族為主。它們的服飾均與漢族傳統的服飾有著顯著的區別,帶有自己本民族鮮明的服飾特徵。它們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是有益的補充。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沿襲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

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襉,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襴。領型有右衽交領、方領和盤領。下穿小口褲,腳穿絡縫靴。服色以白、藍、赭為主。此外,元代服飾在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元辮線襖
  元代統治者穿的袍子,一般是交領、窄袖、腰間打成細褶,用紅紫線將細褶橫向縫納固定的樣式,使人們在穿著時腰間緊束,便於騎射,這就是元代的“辮線襖”。此款服裝在明代被稱為“曳撒”,是出外騎乘時常穿的服裝。

元團衫
  元代的蒙古貴族女子袍式寬大,袖身很肥,但袖口收窄,衣長拖地,走路時常需兩個女婢扶拽。這種寬肥的袍式,被稱為“團衫”或“大衣”。其採用的面料多為織金錦、絲絨或毛織品等。,而流行使用紅、黃、綠、茶、胭脂紅、雞冠紫、泥金等色彩。

故故冠
  蒙古族女子時興戴一種很有特色的“故故冠”。這種冠是用樺樹皮或竹子、鐵絲之類的材料作為骨架,從頭頂向上高約70—100釐米,其頂端擴大成平頂帽形;外面以紅絹、金錦或毛氈包裱。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8張

明朝的傳統服飾
  公元1368年,明朝建國。為重新振興中國社會,明朝政府採取了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並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服飾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發展的前提之下,明代的服飾面貌儀態端莊,氣度巨集美,成為中國近世紀服飾藝術的典範。

皇帝服飾
  明代皇帝的日常服裝是龍袍,上面繡著龍紋、翟紋和十二章紋,一般以黃色紗羅製成,配金冠。皇帝禮服則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組成。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袖口、衣襟側邊、裾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黻、黼紋。

皇后服飾
  皇后在受冊、朝會時穿禮服。禮服由鳳冠、霞帔、翟衣、背子和大袖衫組成。鳳冠上飾有龍鳳和珠寶流蘇,配玉革帶,青色加金飾的襪、舄。皇后的常服是穿金繡龍紋的紅色大袖衫、霞帔、紅色長裙、紅背子,配鳳冠。

鳳冠
  明代鳳冠以金、銀、銅等金屬絲網為胎,襯以羅紗,並掛有珠寶流蘇,它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后妃所戴的禮冠,上綴點翠鳳凰、龍等裝飾,龍鳳嘴中常銜著珠花,下垂至肩;另一種是普通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綴龍鳳,僅綴珠翟、花釵等,但習慣上也稱它為鳳冠。

霞帔
  霞帔是一種帔子,因為被人們比喻成美麗的彩霞,所以有了“霞帔”之稱。它的形狀象兩條彩練,繞過頭頸,披掛在胸前,下垂一顆金玉墜子。霞帔的紋樣隨品級的差別而有不同的裝飾:一品、二品命婦霞帔,用蹙金繡雲霞翟鳥紋。三品、四品霞帔,繡雲霞孔雀紋。五品霞帔,繡雲霞鴛鴦紋等。

烏紗帽
  烏紗帽是用烏紗製成的圓頂官帽。它的式樣和晚唐五代的襆頭基本相同,以漆紗做成,兩邊展角,角長40釐米左右。皇帝日常所戴的烏紗折上巾,其樣式與烏紗帽基本相同,只是將左右二角向上折,豎於紗帽之後而已。

文武官服
  明代文武官員一律穿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的袍衫,在重要禮儀場合,不論職位高低,都戴樑冠,穿赤羅衣裳,以冠上樑數及所佩綬帶分別等差。在日常服裝中,都帶烏紗帽或襆頭,並在前胸和後背綴以一方補子,文官用禽、武官用獸作裝飾。官服的顏色、質地、式樣、花紋圖案以及尺寸因級別而異,都有明確的規定。

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
傣族服飾有哪些?男裝女裝都美豔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19張

盤領衣
  盤領衣是繼承唐宋以來的圓領袍衫發展而來的。明代官員服裝大多為高圓領、缺胯的樣式,官服的衣袖多寬袖或大袖,有的在衣裙兩側有插擺;平民的衣服無插擺,袖為窄袖,但60歲以上老者可以穿大袖,袖長也可適當加長至出手挽回至離肘10釐米處。

程子衣
  這種形式與元代以來的辮線襖近似,明朝起初稱為“曳撒”,是君臣外出乘馬時所穿的袍式,後來明代士大夫日常也穿這種形式的服裝,稱其為“程子衣”。它的特點是大襟、右衽、斜領、袖子寬鬆,前襟的腰部有接縫,下面打滿褶襉。

裙子
  明代女子穿裙子比較普遍。裙子的顏色,開始流行淺淡的色彩,以素白居多,雖然上面有紋飾,但並不明顯,即使施繡,也只是在裙襬處繡以花邊,作為壓腳。裙幅開始採用六幅,這也是遵循古訓“裙拖六幅湘江水”。

後來裙幅採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輒如水紋。裙上的紋樣,也更講究。據說有種淺色畫裙,名叫“月華裙”,裙幅共有十幅,腰間每褶各用一色,輕描淡繪,色彩非常淡雅,風動色如月華,因此得名。此外,還有的裙子用綢緞裁剪成大小規則的條子,每條繡以花鳥圖紋,另在兩畔鑲以金線,稱“鳳尾裙”。更有以整緞折以細繾,做成“百褶裙”的。

弓鞋
  明代女子不僅沿襲了前代纏足的風俗,而且使之大勝。纏足後所穿的鞋叫做“弓鞋”,這是一種以香樟木製成的高底鞋。木底露在外邊的叫“外高底”,有“杏葉”、“蓮子”、“荷花”等名稱;木底藏在裡邊的一般叫“裡高底”,又稱“道士冠”。老年婦女大多穿平底鞋,稱為“底而香”。

明光鎧
  明光鎧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鎧甲,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前胸和後背的左右各佩有一塊圓形護鏡,這種護鏡在陽光下能閃爍反光,具有明亮的視覺效果,因而有了“明光鎧”的得名。除護鏡以外,明光鎧在肩上還裝有獸頭形狀的護膊,它既具有保護作用,又能顯示出將士勇猛威武的氣勢。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20張

清代的傳統服飾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政權,因其長期處於遊牧生活和征戰狀態,所以緊身、簡潔、便於騎射是其服飾文化的主要特徵,這與漢族傳統的服飾文化差異較大。清朝統治者一直對自己的民族服飾有著獨特的理解,他們不僅認為民族服飾是祖先的傳統,而且認為這是他們屢戰不敗的重要因素,所以對民族服飾的繼承和發展極其重視。清朝服飾也是中國曆代服飾中最為龐雜和繁縟的,對於近世紀的中國服飾影響較大。

皇帝朝冠
  皇帝朝冠分為冬朝冠和夏朝冠兩種。冬朝冠冠體為圓頂呈斜坡狀,冠周圍有一道上仰的簷邊。用薰貂或黑狐毛皮製作,頂上加金縲絲鏤空金雲龍嵌東珠寶頂,寶頂分為三層,底層為底座,有正龍4條,中間飾有東珠4顆;第二、三兩層各有升龍4條,各飾東珠4顆;每層間各貫東珠一顆;共飾東珠15顆。

頂部再嵌大東珠一顆。夏朝冠冠形作圓錐狀,下簷外敞呈雙層喇叭狀。用玉草或藤絲、竹絲作成,外面裱以羅,以紅紗或紅織金為裡,在兩層喇叭口上鑲織金邊飾;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字首鏤空金佛,金佛周圍飾東珠15顆,冠字尾東珠7顆。冠頂再加鏤空雲龍嵌大東珠金寶頂,寶頂形式與冬朝冠相同。

龍袍
  清代只有皇帝才能穿十二章龍袍,龍袍是圓領、大襟、右衽、窄袖加綜袖、馬蹄袖端,四開裾式的長袍,明黃色,用緙絲或妝花、刺繡作金龍九條,再裝飾十二章紋樣,間以五色雲幅紋,下幅裝飾八寶立水。領前後飾正龍各一條,左右及交襟處飾正龍各一條,馬蹄袖端飾正龍各一條。領和袖均用石青色鑲織金緞邊飾。隨季節變換棉、紗、夾、裘等材料。

皇后朝冠
  冬朝冠用薰貂製作,冠體為圓頂呈半圓坡狀,上綴朱緯,周圍有一道冠簷。冠頂呈寶塔形,分三層,每層貫東珠各一顆,每層冠都有金鳳,上飾東珠各3顆,珍珠各17顆,上銜一顆大東珠。朱緯上週綴七隻金鳳凰,每隻鳳凰身上飾東珠9顆,貓睛石一顆,每隻鳳凰的鳳尾裝飾珍珠21顆。

冠後飾金翟(雉鳥),翟鳥下垂珠結,由五行珍珠平排垂掛,每行有64顆珍珠串聯,這種裝飾稱作“五行二就”。冠後從冠簷裡邊下垂倒葫蘆形護領,護領下端垂明黃色絲絛兩條,末綴寶石。冠左右綴青色緞帶。皇后夏朝冠以青絨製作,其它造型與冬朝冠相似。

朝褂
  皇后朝褂均為石青色,用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上繡各種紋飾。領後均垂明黃色絛,絛上綴飾珠寶。朝褂都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時胸前掛彩,領部有鏤金飾寶的領約,頸掛朝珠三盤,頭戴朝冠,腳踏高底鞋,非常華美。

百官冠帽
  百官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原料多為寶石,顏色有紅、藍、白、金等。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用陽文鏤花金。無頂珠者,即無品級。

翎子
  清代戴禮帽時,一般在頂珠之下都裝有一支6—7釐米長的、用白玉或翡翠製作的翎管,這翎管主要是用來安插翎枝的。清朝的翎子有花翎、藍翎之別,以花翎為貴。花翎用孔雀翎毛,有一眼、二眼、三眼之分。所謂“眼”,就是指翎毛尾梢的彩色斑紋。孔雀翎中,又以三眼最貴;藍翎則以鸛羽為之,無眼。清朝翎子的裝法是將翎子拖在腦後。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21張

補服
  清代補服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對明朝官服的直接承襲,補服是清代文武百官的重要官服,也是清代的禮服。補服以裝飾於前胸及後背的補子的不同圖案來區別官位的高低。皇室成員用圓形補子,各級官員均用方形補子。補服的造型特點是:圓領,對襟,平袖,袖與肘齊,衣長至膝下。門襟有五顆鈕釦,是一種寬鬆肥大的石青色外衣,當時也稱之為“外套”。

清代補服的補子紋樣分皇族和百官兩大類。皇族補服紋樣為:五爪金龍或四爪蟒。各品級文武官員紋樣為:文官一品用仙鶴;二品用錦雞;三品用孔雀;四品用雁;五品用白鷳;六品用鷺鷥;七品用鶒鸂;八品用鵪鶉;九品用練雀。武官一品用麒麟;二品用獅子;三品用豹;四品用虎;五品用熊;六品用彪;七品和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馬。

朝珠
  朝珠源於佛教數珠。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因此,清代冠服配飾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數珠有關。按清代冠服制度,穿禮服時必於胸前掛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貫穿而成。每隔27顆穿入一顆材質不同的大珠,稱為“佛頭”,與垂於胸前正中的那顆“佛頭”相對的一顆大珠叫“佛頭塔”,由佛頭塔綴黃絛,中穿背雲,末端墜一葫蘆形佛嘴。

背雲和佛嘴垂於背後。在佛頭塔兩側綴有三串小珠,每串10顆小珠。一側綴兩串,另一側綴一串;男的兩串在左,女的兩串在右。朝珠的質料以產於松花江的東珠為最貴重,此外還有翡翠、瑪瑙、白玉等。

馬褂
  清代男子一般的裝束是長袍或長衫配馬褂、馬甲,腰束長腰帶。馬褂長至肚臍,左右側縫和後中縫開衩,袖口平直(無馬蹄袖端),有的袖長過手,有的袖長僅至手腕,開襟形式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

女式馬褂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長的)、舒袖(袖不及手臂長的)兩類。衣身長短肥瘦的流行變化,與男式馬褂差不多。但女式馬褂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

鎧甲
  清朝的鎧甲分甲衣和圍裳,戴盔帽。清代盔甲中以大閱甲最為精美,它的特點是不用金屬,而用金線在黃緞上繡出金版紋,代替甲上的金屬葉。胄(盔帽)用牛皮製,髹以漆,嵌以東珠,並飾有金梵文。

甲衣的護領、護肩、護腋、前胸後背、前擋、袖端上都繡有串珠繡的龍紋和彩雲、壽山福海紋。下面的兩幅圍裳各飾行龍戲珠,以金版紋間隔,行裳側邊及底邊飾升龍和行龍。護心鏡亦以雲龍紋板圍護。富麗威嚴,精美無比。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全解析(圖文細說) 第22張

民國時期服飾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廢除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民國成立以後,清朝的服飾制度大部分被革除,傳統服飾至此發生了整體上的變化,中西合璧的服飾或純西式的服飾逐漸進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中山裝”和“旗袍”成為這一時期的經典服裝。

20年代女裝
  20世紀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著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襖、背心;款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領、袖、襟、擺等處多鑲滾花邊,或加刺繡紋飾;衣襬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上衣下裙的女裝後來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斷簡化。

20年代男裝
  20世紀20年代,長袍馬褂或西服,中山裝等,都是這一時期男子的流行服飾。開始的時候傳統的痕跡還比較重,後來受西方服飾文化的影響,男子也開始穿著西裝,但並不排斥原來的服飾,長衫、馬褂與西裝革履並行不悖。

禮帽
  禮帽分冬夏兩種款式,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絲葛。它的形狀大多是圓頂,下面有寬闊的帽簷。穿著中式、西式服裝都可以戴禮帽,這是當時男子最莊重的服飾。至於其它便帽,樣式也比較豐富,一般都以各人的身份、地位及職業而定,沒有統一的制度。

褲子
  民國初期的中式褲子,大多比較寬鬆,褲腳用緞帶系扎。20世紀20年代中期,曾一度去除紮帶,褲管也比較寬大。至20年代後期,褲管逐漸收小,並恢復了紮帶的方法,帶子都是以本色質料縫製在褲腳上的。

中山裝
  中山裝是由孫中山先生創導並率先穿著的,故稱中山裝。它綜合了西式服裝和中式服裝的特點,曾被賦予了革命及立國的含義,以衣服的結構寓意“禮、義、廉、恥”,“以文制國”,“五權分立”和“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等等。封閉的衣領顯示了“三省吾身”、嚴謹治身的理念。中山裝穿起來收腰挺胸,舒適自然。中山裝夏用白色,其它季節用黑色;外觀輪廓端正,線條分明,有莊重的美感。

連衣裙
  從20世紀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學生及文藝界、知識界的女士穿著連衣裙,至30年代穿者漸多。連衣裙的特點是上衣和下裙相連,收腰或束腰帶,能夠顯示腰身的纖細;連衣裙多為直開襟;袖子也有長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變化。領有方領、圓領、水兵領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節裙等,款式變化非常豐富。

旗袍
  旗袍本是滿族女子喜愛的服裝,20世紀20年代以後,漢族女子也開始穿著,它經歷了無數次的變化,終於成為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中國女性的主要服裝。旗袍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簡潔;二是具有東方神韻。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襯托,最能體現出東方女性的優雅俊美。

TAG標籤:演變 圖文 服飾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