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羌族獨特又搞怪的“咂酒”文化

酒在我國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而每個民族對於酒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好比羌族吧,他們的釀酒就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而且各個羌族男人都是海量。他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酒方式,叫做砸酒。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獨特又搞怪的“咂酒”文化

咂酒是羌民族飲用最普遍的一種酒,咂酒其味醇香爽口,是各種場合羌民飲用之佳品。咂酒的歷史悠久,一位遊歷到四川的朝鮮詩人李齊賢在《鷓鴣天·飲麥酒》的詞中寫道:“未用真珠滴夜風,碧筩醇酎氣相同,舌頭金液凝初滿,眼底黃雲險欲空。香不斷,味難窮,更添春露吸長虹,飲中妙訣人如問,會得吹笙便可工。”詞中所敘麥酒的色、味、香以及飲法都與羌族咂酒極為相似。

咂酒的釀造
  羌族的咂酒大多選用本地出產的青稞、小麥,大麥、玉米。釀酒的原料要選上等糧食,釀酒的日子由家中的老人用占卜的方式確定。女性負責原料的篩選、清洗工作,男性則由老人帶領把客廳打掃乾淨,焚香祈禱,用柏香焚薰,意為驅走房中的穢氣,使廳房瀰漫著一股濃郁的柏香味。廳房掃淨晾乾後,把洗淨的糧食裝入大籠中蒸熟,再用簸箕搬到廳房,用竹耙撥平,用竹竿把它圍住以防“走氣”。等酒料晾溫後拌上酒麴,裝入一人高的大肚子壇裡,用麥草和泥封住壇口,置於一旁,然後老人繼續焚香祈禱,祈求人神、祖神、壇神,保佑釀酒成功,許願開壇時請眾神享用。

七天後的開壇是一個大日子,開壇時莊重肅穆,老人帶領全家男丁跪在祖先神像前祭拜,然後用鐵鏟子把泥上鑿開一條縫,一股酒香便撲鼻而來。老人先盛上一罐,添上涼開水,獻給眾神,感謝釀酒成功及他們對羌人的佑護之恩,然後把酒從大罈子中取出,放入裝水罈子裡再和泥封住大罈子口。當天晚上一家老少就可以喝上甜美的咂酒了。

咂酒的特點
  咂酒是糧食酒,酒含於糧食酒料之中,須加水稀釋後方可飲用。喝咂酒不能只顧喝,而要邊喝邊摻開水,加水的目的就是通過開水的溫度使穀物顆粒內的酒精成分充分浸出。倒進去的水浮在上面,經過浸泡後的酒沉壇底,而酒竿是直插壇底的,喝咂酒時千萬記住,莫把酒竿抽出放在酒罈頸部處喝,小心燙傷你的舌頭。咂酒是逐漸從酒罈內酒糟的上部往底部喝的,所以咂酒味美香醇、富含營養,比白酒溫和,微酸有解渴止飢、除乏驅寒、去暑消食的功能。

羌族獨特又搞怪的“咂酒”文化 第2張

咂酒蘊含的文化
  羌民每次飲咂酒都要敬神,咂酒成為一種連線人與神的中介物。羌族以酒敬神,認為神人共飲,酒裡會含有神的力量,人喝完以後就會感到心神俱佳。

咂酒由老人先喝,是因為羌族認為老人能通神,是離神最近的人。他能消除神力中的壓力,然後再由年輕人喝,吸收神力。羌族稱小孩為“鬼娃”,認為小孩還未成人,介於人鬼之間,陽氣不足,不能直接喝敬過神的咂酒,只有等大人吸收了絕大部分神力後,小孩才能接受餘下的神力。

古時各部落之間、各家族之間、各村寨之間發生衝突時,有過錯的一方必須背上一罈咂酒到對方去承認錯誤,屆時雙方圍壇飲酒,邊喝邊剖析自己的過錯,最後達成共識,矛盾通過酒的媒介而得以解決,因而羌人中有“煙散氣,酒結情”之說。

在飲用咂酒的過程中,通過老人將原始宗教經典傳承下來,其中有羌族的歷史傳說、戰爭、生產習俗、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而的內容,成為羌族宗教、歷史、文學、民俗等方而的重要資料。

咂酒是羌族各種禮俗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物,是一種具有禮儀規範的載體,其禮儀性功能遠遠超過了咂酒作為飲品的實用功能。羌族有首山歌這樣唱道:“不唱山歌心不安,不喝咂酒心不寬,不栽林擒那有樑,不推麥子那來面。”由此可知道咂酒在羌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咂酒在現今不僅沒有衰退的跡象,而且還呈現出了不斷深化提高的趨勢,這種發展趨勢,既保留了古羌人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的古羌文明成分,又引進了不少先進的現代文明成分,如飲酒時講究衛生、歌舞中引進現代音樂節奏等。

有理由相信,醇香的咂酒文化將和其他文化一樣,在現代羌人獨具匠心的創作之下將會閃現更加絢麗的光彩,羌族的咂酒文化也將使中華民族的酒文化更加五彩繽紛。

TAG標籤:羌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