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華麗精美的烏孜別克族服飾文化

服飾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物品,每個民族的服飾都體現出他們的與眾不同。烏茲別克族的服飾有著獨特的審美觀點,他們通過勤勞的雙手和智慧,讓服飾變得更加的華麗精美,也為中國的服飾文化增添了寶貴的一筆。下面的烏孜別克族文化為您帶來華麗精美的服飾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華麗精美的烏孜別克族服飾文化

一、民族概況
  烏孜別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的一個民族,現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有人口12453人。烏孜別克族的名稱,來源於14世紀時的金帳汗國烏孜別克汗,烏孜別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領袖”。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其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人絕大多數人從事商業、手工業,少數居住在新疆北部的烏孜別克人從事畜牧業。

烏孜別克族的住房多為庭院式。但無論是樓房,還是平房,都喜歡在屋頂上修建一層帶阿拉伯伊斯蘭風格的圓形拱式頂樓。又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們室內牆壁上的拱形壁龕周圍、室內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樣具有伊斯蘭特色的非常美麗的花草圖案。

二、特色文化
  烏孜別克族注重禮節,尊重長者,說話行路均讓長者先。騎馬外出時若二人同行,則長者在前,幼者在後,男在前女在後。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後握手;婦女相見,手放胸前鞠躬後可擁抱。用餐時,長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還分席用餐,一般情況下孩子和婦女要另設一席。

過去許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飯前飯後都要洗手,用毛巾擦乾,不能亂甩。現除牧區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烏孜別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調匙。吃飯時嚴禁脫帽,不能當著客人的面咳嗽。

烏孜別克族的家庭,大多數是以夫妻關係為基礎的小家庭,家庭成員一般不超過祖孫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為數也不多,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幾乎沒有。按傳統習慣,男女青年結婚必須遵循先長後幼的原則,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按傳統習慣,烏孜別克婦女從結婚那天開始就必須戴上面紗(烏孜別克語稱之為“赫瓦蘭”或“帕蘭結”,意思是將全身遮蓋)。這種面紗的臉部那一塊是用馬鬃織的,便於通風、透光。不過,現在揭下面紗的婦女已經越來越多起來了。

烏孜別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樂器有獨它爾和彈布林。民間音樂的曲調婉轉曲折,優美動人。舞蹈以動作輕巧、富於變化而聞名。樂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

華麗精美的烏孜別克族服飾文化 第2張

三、服飾聚焦
  烏孜別克族的服飾五彩繽紛,款式獨特,美觀大方。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喜歡戴花帽。這種花帽烏孜別克語稱為“朵皮”,又分花、素兩種。花“朵皮”用豔麗的五彩絲線精心繡成,圖案別緻,美麗鮮豔。男青年戴上,英姿勃勃;姑娘們戴上,俊美秀麗。素“朵皮”,以墨綠金絲絨為底料,用小珠、亮片鑲出簡樸大方的圖案,老年男女戴上它,更顯凝重端莊、古樸典雅。

男子的傳統服裝是一種長度過膝的長衣,長衣有兩種款式,一種為直領、開襟、無衽,在門襟、領邊、袖口上繡花邊,衣服上有花色圖案,十分美觀;另一種為斜領、右衽的長衣,類似維吾爾族的“袷袢”。腰束三角形的繡花腰帶,一般年輕人的腰帶色彩都很豔麗,所穿衣服的領邊、袖口、前襟開口處都繡著紅、綠、藍相間的彩色花邊圖案,表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

老年人卻愛穿黑色長衣,腰帶的顏色也偏於淡雅。烏孜別克男女,傳統上都愛穿皮靴、皮鞋,長靴外面還常穿膠制淺口套鞋,進屋時脫下套鞋,就可以不把泥土帶進屋內,十分衛生。夏季,青年女子多穿花團錦簇的連衣裙。胸前往往精工繡上各式各樣的花紋和圖案,並綴上五彩珠和亮片。

有時,在連衣裙的外面加上繡花襯衫,西服上衣,下配各式花裙,秀雅不俗,別具風采。相對而言,老年則喜歡寬大,褶多的衣裙,不過都是絲綢製成。婦女的冬裝富有西北風情,除毛衣、毛褲、棉、絨上下衣、呢大衣之外,還喜歡穿價格昂貴的狐皮,羔皮、水獺、早獺等裘皮上衣,配上一雙高筒皮靴,顯得俏美華貴。

烏孜別克族男子夏季喜歡穿綢制的套頭短袖襯衣,襯衣的領口、袖口和前襟開口用紅、綠、藍相間的絲線繡成各種美麗的彩色圖案花邊。春秋兩季,穿長過膝蓋的長裕袢,腰束綢段或棉布製成的三角形繡花腰帶。冬天穿毛衣、毛褲、羊皮襖等。

婦女夏天穿絲綢襯衣、連衣裙等,老年婦女穿的連衣裙一般褶多寬大,顏色單調。青年婦女穿的連衣裙色彩豔麗,胸前繡有各樣的花紋和圖案,並綴上五彩珠和亮片。婦女穿的冬裝除毛衣、毛褲、呢子大衣之外,一般喜歡穿狐皮、裘皮大衣,更顯得氣質高雅,雍榮華貴。烏孜別克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