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儒家代表人物分別有誰,解析

戰國時期思想呈現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但是歸根到底治國齊家平天下只能有一種思想,儒家文化便是從百家中脫穎而出,經過不斷的發展,改進成為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思想,那麼推動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都有誰呢?

解析:儒家代表人物分別有誰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以好學著稱,並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孔子一生的言行論著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大類: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學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禮”與“仁”。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人道主義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是對於當時的社會秩序和制度來講,體現其秩序的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荀子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荀子思想雖然與孔子、孟子思想都屬於儒家思想範籌,但有其獨特見解,自成一說。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行教化、重禮樂。認為君主的重要職責就是實施教化,而仁、義、禮、樂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聖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都是禮樂教化的功效。由此得知,董仲舒認識到教育作為統治手段的重要作用。

二是興太學、重選舉。董仲舒認為,這兩種具體措施必須統一在一種指導思想下,才能發揮為當時政治服務的作用。他指出當時思想的不統一,會妨礙政治的統一。因此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便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策。

二程指的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顥、程頤的並稱。二程的心理學思想較為豐富,在他們的思想體系中的地位也至關重要,因此後世稱為“身心之學”或“心性之學”。他們的最高哲學範疇是“理”,它作為絕對本體而衍生出宇宙萬物;他們的最高心理範疇是“心”,它作為“理”的等同物而產生人的形體:“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採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範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動靜觀、格物致知論和心理理欲論。

王陽明他的心學提倡解放人的思想,擺脫傳統的束縛,提倡四民平等,第一次把商人提高到與農民一樣的地位。已經有了早期思想啟蒙的雛形,心學的內在結構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構成,在這一結構中,陽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釋心。心(良知)就構成了心學的基石。

TAG標籤:人物 儒家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