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佛教禮儀詳解

說起佛家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今天小編不說這個,小編要說的是佛教禮儀。那麼同學們對於這個佛教的禮儀又是瞭解多少呢?佛教禮儀一般分為三大類,藏傳佛教禮儀、漢傳佛教禮儀還有就是南傳佛教禮儀這三大類,說道這裡小編也就不多廢話直接入正題。本章文章要講的是關於佛教禮儀中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佛教禮儀詳解: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因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功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第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鑑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

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

第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物件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動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

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訊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誦經最關鍵的是要用至誠恭敬之心來念,其方法是把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不要去想經文之義,從頭到尾讀下去即可,這就是在修定,也是斷除妄想的絕妙方法。引幾段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的開示。

凡誦經時,必須息慮忘緣,一心淨念,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稍萌懈怠疏忽之意。久而久之,自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喻如陽春一到,堅冰自消。誠到極處,豁然貫通。此是看經唸佛最妙之法。汝能終身依此而行,其利益有不可名言焉者。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物件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回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親平等”精神的人,才能迴向。所以一念迴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因此,無論修什麼行門,做什麼功德,皆應迴向。

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現前見聞者,歷劫及現世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冤親債主,諸天護法聖眾,本境山神、土地靈祗,無祀男女孤魂、流產墮胎之嬰靈,及日常作務中所誤傷亡之一切眾生,一切地獄眾生、餓鬼眾生、畜牲眾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眾生,仰仗阿彌陀佛威神之力,消除無始劫來之一切業障、罪障、病障,懺除誹謗正法、輕毀三寶之罪業,斷除一切無明煩惱,舍離一切外道邪見,皈敬佛法僧三寶,圓滿諸福慧,圓成勝善根,安住大乘,明心見性,修學種智,自在往生極樂世界,圓證無上正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迴向涉及的面越大越好,而且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中有這樣的經文:“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

【結束語】古德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迴向之妙,能不信乎,“迴向”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的道場裡,每天做過早、晚課誦後,必定要“迴向”

TAG標籤:誦經 禮儀 迴向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