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化煞

當前位置 /首頁/風水/開運化煞/列表

古代建築風水之黃帝陵風水格局解說

  說到黃帝,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誰吧,而黃帝陵,顧名思義就是埋葬黃帝的墓穴,在文獻中,黃帝陵是“古墓葬第一號”又有華夏第一陵的稱號,那麼這個古代建築風水是如何?一起來跟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建築風水之黃帝陵風水格局解說

古書中說,皇帝死後,葬在了橋山,在陝西皇陵鎮,居於黃土高原之上,是皇帝陵墓的龍脈所在。皇帝陵高3.6米,周長48米,北有五穀六峯,南有七溝八樑。

黃帝陵以萬山之祖崑崙山爲太祖山。南臨拘水,把天地之靈氣聚集中靈山前方。拘水之南是印臺山,是案山;山的左右共有九條溝渠向拘河,彷彿九天龍朝拜黃帝。

印臺山與西邊的南城塔在在一起,背靠南山,並與西邊的南城塔一起,構成了一直虎頭。凌東有鳳凰山,山的形狀就像一直鳳凰。陵西有玉仙山,其形似龜。黃帝的陵墓,龍、龜、虎、鳳四靈俱全,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皇陵聖境,山環水抱,如太極圖一樣負陰抱陽,皇陵和印臺山就是陰陽魚的兩隻眼,拘河就是陰陽魚的分界線。因此,很多人認爲,橋山黃帝陵墓稱中國古代陵枕的典範。

被海內外炎黃子孫視爲中華民族祭祖聖地的黃帝陵橋山,其龍脈源自西北崑崙,近接黃陵縣西部陝甘交界南北綿延千里的子午嶺。

橋山,這條子午嶺東麓向東延伸的餘脈,與同樣源於子午嶺東麓沮源關的沮水形影相伴,來到橋山後龍脈蜿蜒,一峯秀出向南延伸,沮水爲橋山所阻,只好從橋山西麓向南繞,再繞向東、北,迴環到橋山東麓與西麓相對處後,繼續東行。橋山與沮水,在這裏形成一個綠水環繞的“聚氣”的小環境。

橋山四周,山環水抱。橋山之北,是子午嶺繼續向東延伸的山塬,而與橋山龍脈相連的孟家塬塬頭,卻渾圓如龜蓋,龍脈向下延伸,猶如“玄武垂首”;橋山南面,山塬環抱,正南的南城塔,被張三丰稱爲“鳳闕”,山形從南山制高點向東、西兩翼展開,酷似“朱雀翔舞”。

橋山之西10華里,南塬向北延伸的山樑,形如“白虎俯臥”,虎頭、虎腰、虎尾隱約可見,山腳下、沮河旁,有一個村莊的名稱就叫“老虎尾巴村”,與北塬向南延伸的山樑張寨村,共同形成南北包抄之勢。

橋山之東25華里,有一個名叫“龍首”的地方,與橋山之西的“虎尾村”遙相呼應,那自西向東南延伸的山形與沮水彎曲的水道——“龍灣”,形成“青龍蜿蜒”之象。龍首山以東,南塬向北延伸的山樑上,上翟莊村又與“龍首”形成合抱之勢。

古代建築風水之黃帝陵風水格局解說 第2張

橋山龍脈,“祖山”牢靠,後照前案。左“砂山”爲龍首山,右“砂山”爲虎尾山。“案山”自印臺至南城村平闊如臺;南城塔頂,“朝山”高遠,也就是張三丰所說的“巍巍鳳闕”;又有馬山與橋山隔河相望,分別引領南塬與北山迴環合抱,負陰抱陽,形似太極。

黃帝黃城分佈其間,這一座源自龜書圖(洛書圖)與黃帝軒轅氏圖騰——天黿大黽的遠古時代的都城遺址,以黃帝陵橋山爲中宮,周圍八方各布一宮對應八卦,分佈奇門遁甲八門,總體形成一座方圓40平方公里的“九宮八卦連城”。

按照黃帝族圖騰“神龜居中28宿環繞一週”的佈局(見由中國遷徙到北美洲的黃帝族裔——易洛魁人的獸皮畫,《赫赫始祖》彩頁),四靈各領一方(七宿),28宿及12屬相就環繞黃帝陵橋山——黃帝黃城中宮一週。城貌對應天象,體現了先祖“天人合一”的觀念,金、木、水、火、土五行與白、青、黑、紅、黃四季和五方色齊備。

橋山龍脈龍山,舉黃龍旗,充分體現了黃陵“龍鄉”的特徵。四周,東有青色青龍旗,西有白色白虎旗,南有紅色朱雀旗,北有黑色玄武旗,12屬相分佈四面八方,各有旗幟。“五城十二樓”,偉哉!壯哉!黃帝陵和黃帝黃城,是中國古代神祕文化的源頭和集大成者;黃帝黃城是黃帝陵歷史地位的體現。

總之,黃帝陵橋山的風水分佈,四靈齊備,28宿及12屬相環繞一週;黃帝陵橋山負陰抱陽,山環水繞,形同仙島;山川合抱之勢,酷似太極,又有龍鳳傳說與“橋山龍馭”自古流傳,充分體現了華夏遠祖“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哲學思想,是“黃帝問天老(黃帝大臣)事”後,“仰觀天象,俯察地利”,親自選定的最佳風水寶地。用太白山一位老道士的話講:“橋山真乃陰陽之大穴也!”

人們常說:“古老中國一條龍,龍的故鄉在黃陵”,黃陵縣是中華民族的龍鄉聖地;黃帝黃城“九宮連城”,就是神話傳說中的黃帝所作“五城十二樓”。黃陵縣古名“中部”,黃帝陵和黃帝黃城“居天下之中”,上合天象,下應九州,從黃帝陵神祕的風水地貌,就可以得到印證。

【結束語】黃帝陵橋山的風水分佈,四靈齊備,28宿及12屬相環繞一週;黃帝陵橋山負陰抱陽,山環水繞,形同仙島;山川合抱之勢,酷似太極,又有龍鳳傳說與“橋山龍馭”自古流傳,充分體現了華夏遠祖“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哲學思想。

TAG標籤:風水 格局 黃帝陵 解說 #